AI最可怕的是让人不相信看到的是真照片
太依赖「眼见为实」,不仅会伤害感情,还会伤害钱包啊。于是就出现了反向操作:一律打成 AI。
这样做的背后,起码有一个原因是成立的:躲开平台的推送。
Meta 是明确表示要高举 AI 大旗,扎克伯格认为,有必要专门加一个版块给 AI 生成或者辅助生成的内容,他说,「我非常有信心,在未来几年里,这将成为重要的趋势之一和重要的应用之一」。
Meta 旗下有 Facebook 和 Instagram 两个重要的内容平台,而在前者上,AI 生成内容越来越多见,因为它的激励政策很诱人:每个超过 1000 赞的帖子,最高可以获得 10 美元的曝光奖励。
有一说一,如果能坚定执行「一律打成 AI」的路线,有效打击假消息的传播,倒逼平台不再给这些内容推流量、给补贴,说不定是个走得通的路子。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然而,这种真假难辨的情况,可能会让真正的伤害,消失在互联网的信息海洋中。
互联网观察基金会 IWF 报告,在过去六个月里,由人工智能制作的非法内容数量已经超过了前一年的总量。而且都是在社交平台、公共图库等公开平台上发现的。
这些非法内容包括 AI 生成的儿童色情图片、视频;融合了明星名人的照片的 Deepfake 视频;生成的儿童性虐待裸照等等。
更严重的问题是,很多 AI 生成的内容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由于过于逼真,工作人员不能轻易确定假图里面是不是有真人,是不是真的有儿童遭到虐待、需要介入。
作为非营利组织,IMF 这样的机构只能是收集证据、与平台交涉要求删除。而真正有能力进行更深一步调查的,只有警方和其他执法人员。
当海量的生成照片需要他们来处理,而这些照片都逼真的无人能辨别时,「一律打成 AI」会导致真照片混杂其中,没法被辨识出来,从而错过干预的机会。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