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无限商机,北美中文网与您共同前进
推荐车行
Signature Mazda
最新新闻
航天员在天上等 飞船不能乱动 ...
路怒失控 大温司机当街自撞翻车
737MAX空难 波音被判向一死者...
特斯拉加速去中化:全面替换中...
美媒: 波音E-7预警机又传噩耗 ...
特斯拉AI高管警告:2026年将是...
黄仁勋访台"要产能"后,台积电...
一家五口被杀,庭审披露案件细...
等了6年!737 MAX坠机罹难者家...
波音被判向埃塞航空737 MAX坠...
中年山姆配送员,驮着洗衣机寻...
少年持枪!警方迅速包围大温天车站
马上评|张颂文救人,看点不只...
身为昂贵跑车公司CEO 为何开丰...
小小冷却液,是如何重伤1700亿...
选择语言:  
English | 简体 | 繁体
会员区  
no avatar
欢迎您 游客
登录
免费注册

话题: 欧洲
被列入"极右翼组织"后,"德选择党40人将访美"
2025-11-15

据“政客新闻网”14日报道,美国国会共和党籍众议员安娜·保利娜·卢纳( Anna Paulina Luna)透露,应众议院共和党人的邀请,德国极右翼政党“选择党”(AfD)的几十名政客将于12月访问华盛顿。

关税降至15%,瑞士也被美国敲了2000亿美元
2025-11-15

在美国最高法院正审议总统特朗普(专题)全面关税政策之际,美媒消息显示,白宫正加紧推进与贸易伙伴的关税谈判。本周,瑞士联邦委员兼经济、教研部长帕姆兰率团赴美,与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举行会谈,寻求将美国关税降至15%。

默茨执政步履蹒跚,外界猜测其政府可能提前垮台
2025-11-15

德国总理默茨今年上任时,曾承诺重振疲软的经济,重建长期被忽视的国家基础设施,并让德国重新在全球舞台上发挥影响力。

首次曝光!恒星临终最后一刻影像
2025-11-15

超新星爆炸(Supernova)是大质量恒星演化到末期的死亡模式,名列最剧烈天文事件之一,但是其发生过程模样一直是个谜。现在天文学家首度观测到非常初期的超新星爆炸,一颗大质量恒星以独特的橄榄形爆炸,罕见一窥恒星爆炸“婴儿期”的形态。

两线同时开战!北京接连遭遇挫败 怒气爆表
2025-11-15

就在台湾副总统萧美琴与前总统蔡英文先后访问欧洲之际,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公开发表“台湾有事”谈话。中共立即强烈反弹,宣布自17日至19日在黄海进行实弹演习,明显针对日本而来。与此同时,北京同步发动台湾特定政坛人物及亲中名嘴、组织等,发表反日言论。台湾安人士分析,北京的主要目的之一,应是为了转移萧美琴与蔡英文成功出访。

亲信卷入能源腐败,泽连斯基大厦将倾?
2025-11-15

◆外界认为,受损的乌克兰能源系统今年冬季很可能无法为全国提供充足的电力。

太怕死,普京森林官邸曝光,带14套防空系统
2025-11-15

从12世纪的木造堡垒到如今震慑欧洲的政治地标,历经八个世纪风雨侵蚀的克里姆林宫,早已将“防御”二字刻进了砖石肌理。作为俄罗斯的权力中枢,更是俄总统普京的核心办公区域,其每一寸空间都被层层叠叠的安全屏障包裹。

官方示警无效!中国飞日航班柜台大排人龙
2025-11-15

外交部提醒公民近期避免赴日本3大航企推中日航线免费退改签

中国怒怼荷兰 安世半导体风暴升级 全球芯片链岌岌可危!
2025-11-15

9月末,荷兰政府接管了由中国资本控股、但总部设在荷兰的安世半导体

荷兰发动"安世之乱",竟然把自己逼得没有生路?
2025-11-15

在中方表示同意荷兰经济部派员赴华磋商的请求后,安世事件似乎迎来了转机。但怎么说呢,转机确实有,只是方向不太对。

美股动荡未完?联邦政府停摆"后遗症" 或逐步显现
2025-11-14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法案结束停摆后,美股开始了新一轮波动行情。

中国西部一望无际的太阳能板"海洋"让外媒吃惊
2025-11-14

法国世界报近日刊出一篇文章,关注中国西部的一望无际的太阳能板“海洋”。该报首先写道,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些地方的地貌已经因安装的太阳能板而变了样。

中国顶尖教授,涌向一个"非主流"城市
2025-11-14

上世纪30年代,爱因斯坦、冯·诺依曼、费米等享誉全球的科学家选择离开战火纷飞的欧洲,前往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任职。

费加罗报:安世大战 中国一记反手给欧洲上了堂工业课
2025-11-14

《费加罗报》科技版本周四登出文章称,荷兰政府在十月初重新掌控了安世(Nexperia)这间由一家中国集团持有的半导体公司,此举激怒了北京。尽管近几周的局势有所缓和,但这一事件还是凸显了欧盟的无力。

中国"最诡异"出口激增:各国争相购买"这些产品"
2025-11-14

一名中国游客在一篇由中国警察大学发布的文章中写道,在塞尔维亚街头“遇到了最可爱的人,中国警察”,并称“感到无比高兴、安全和自豪”。

一战崩了四个帝国,为什么只有它烟消云散?
2025-11-14

第一次世界大战,曾经打崩了4个帝国,分别是俄罗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德意志第二帝国以及奥匈帝国。

波兰吃草也要继续打 宣称普京还能再撑三年
2025-11-14

据《EADaily》11月13日报道,波兰外长西科尔斯基表示,乌克兰正在为又一场三年的战争做准备,而这种“殖民战争”通常会持续大约十年,不认为普京还能再撑3年。西科尔斯基称,希望美国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情报,当然,波兰正在为星链终端买单,为美制防空和远程打击武器提供弹药也同样重要。他还表示,华沙确信,如果俄罗斯能够夺取乌克兰,那么其他邻国,特别是波兰,将是俄军的下一个目标。正因如此,过去二十年里波兰始终将国防开支维持在GDP的至少2%,而现在已达到4.7%,并且社会对此是支持的。

普京两大心病,最后一个,中国爱莫能助
2025-11-14

墙内自媒体赤角文章:西方加码制裁,俄罗斯经济一天不如一天,普京的“心病”曝光了,“聚宝盆”什么时候能变现?中国会伸出援手吗?

金融时报:中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伦敦
2025-11-14

科伊尔表示,伦敦对中国投资持非常开放的态度,企业可以在充分了解伦敦商业环境的基础上,有效地在伦敦建立自身的存在。

照护失智妻子11年的哈佛教授:生活没有胜利可言
2025-11-14

2020年初冬,《照护》中译本出版,我买来看了,那是我第一次听说凯博文的名字。此前,他在中国大陆出版的书已有《道德的重量》《苦痛和疾病的社会根源:现代中国的抑郁、神经衰弱和病痛》《疾痛的故事》《重新想象全球健康:导论》,在他出版的四十多本英文著作和编著中,占比不到十分之一,有的署名是中文名凯博文,有的是英文名直译阿瑟·克莱曼。后来他告诉我,八十年代初期,他在上海的旧书摊看见自己那本研究台湾的书被译成了简体中文,封面上作者的名字是别人。凯博文是国际医学人类学界和精神卫生领域的代表人物,作为精神病学与医学人类学教授,他在哈佛大学任教逾四十年,近十多年来,他更多地以一名家庭照护者的身份出现在公共视野,讲述他照护阿尔茨海默病妻子十年所遭遇的私人痛苦,以及一种普遍的越来越严峻的制度性困境。2025年春天,在义乌,我无意中听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的张乐天教授说起,他和人类学系的潘天舒教授主编了一套人类学丛书,其中有一本是凯博文的《道德的重量》。2007年,凯博文携病情较重的妻子琼来上海,在同道们的帮助下,不可思议地完成了十几场讲演和授课。张乐天教授的夫人沈老师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琼已经失明,也不能与人交流互动了,但凯博文会低声地给她解释来到面前的很多东西。沈老师见过一些轻视农村妻子的名教授,她问凯博文,你为什么要这样照顾她?凯博文说,妻子这样照顾了他36年,她生病了,他才有机会照顾她。我还没有见过凯博文,但已经听人说起他的不少事情。那种赞许或敬重的语气,自然有智识上的成就和社会层面的影响力,但更多的,只能是出自人格层面的魅力。有两个星期,那本《道德的重量》(What Really Matters)作为睡前读物,我仔仔细细地读了两遍。我知道这里的“道德”不是离我们的脑子更近的鲁迅讲的“仁义道德”,而是更接近康德讲的“道德律”,是那种人必须严肃对待的东西,是决定一个人本质性存在的东西。读这本书的过程,是凝视不同的人的道德深海的过程。两个月后,我有了随访凯博文的机会,他在深圳出席第九届亚洲医学人文菁英训练营,给医学人文领域的青年人才做培训。在深圳的一个星期,我基本上跟着他的车跑完每个疯狂的行程。他对任何问题有问必答,即使问题犀利,或者不吉利,他也是心平静气地给出从不敷衍的答案。回看对谈录音、视频、讲演材料,以及能找到的他的书,这个过程持续了挺长时间。我听见自己那些天已经像他身边的学生们一样,习惯了称呼他为阿瑟,而不是凯博文教授。为了维护这种心理上的亲近感,等到写稿时,我也采用了阿瑟·克莱曼。在琢磨和理解的过程中,我产生了这种感受:阿瑟·克莱曼是硬汉海明威所赞许的“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那种人。至爱突然患上不治之症,这当然是人生的无常本质给予他的一记重拳。他一开始就知道,这场投入整个后半生的较量,没有任何胜利可言。这蕴含着人性光辉的照护精神,就是他十年反抗的拳法。越是深入了解这个人,我越是相信,不管无常的生存本质在他那儿幻化出何种残酷的外在表现,他都会调动自己的一切人性特质,积极而有为。他没有被打败,还走到了公共空间,勇敢地讲述私人痛苦,他每年自费来中国,通过言说和行动活跃在一个个公共空间,以此为契机,寻求制度性的改善,为身处同样困境的人群提供理性的认知和心灵的抚慰。我甚至想象过,如果他无常的危机不是阿尔兹海默病,而是失业,失独,是抚养自闭症子女,是在非洲工作时感染了艾滋病,是被驱逐出自己的国家……那么,他研究和写作的这本书就不会是《照护》,而是关于那些困境的。他面向讲演和对答的人群,大量访谈和联结的人群,也不会是目前这些人,而是在那些困境中挣扎的人。阿瑟·克莱曼八十多年的生命是一片浩瀚的深海。我尝试舀出一瓢,从可能的逻辑的层面,回答他何以成为他。同时,我也希望提供些许改善人的境况的智慧闪光。

页面生成: 0.0216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170 秒
Powered by https://www.westca.com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