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無限商機,北美中文網與您共同前進
推薦車行
Signature Mazda
最新新聞
導演陳可辛出車禍,現場畫面曝...
撞車後致電"中南海領導下屬" ...
特斯拉10月在中國銷量降至3年...
美媒稱特斯拉FSD存在"雙重標准...
瞬間致命,美汽車駕駛闖鐵道口...
小鵬和特斯拉,誰是"物理AI"的...
特斯拉Model Y新車型上市:CLTC...
10號高速致命車禍印度司機 被...
加國各地開電動車一年能省多少...
全網都吵瘋了!小鵬的人形機器...
盡早更換 加國今年冬胎又要漲價了
特斯拉撞死突闖國道的野豬,車...
特斯拉在美被訴"存致命風險":...
Model S事故致5人死亡 特斯拉...
BC發生嚴重車禍 18歲乘客不幸身亡
選擇語言:  
English | 簡體 | 繁體
會員區  
no avatar
歡迎您 游客
登錄
免費注冊

中國以算法推動"正能量": 算出來的"好心情"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德語媒體:算出來的“好心情”】

《南德意志報》報道稱,中國以算法語言推動“正能量”傳播,其實只是操控網絡輿論的新手段而已。《商報》評論指出,關鍵原材料領域對中國的嚴重依賴,德國經濟界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https://t.co/oIm4ZiRIaw— DW 中文- 德國之聲 (@dw_chinese) November 10, 2025

《南德意志報》報道稱,中國以算法語言推動“正能量”傳播的嘗試,其實只是操控網絡輿論的新手段而已。《商報》評論指出,關鍵原材料領域對中國的嚴重依賴,德國經濟界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南德意志報》報道稱,中國網絡巨頭騰訊宣布,將在微信平台上調整推薦算法,讓充滿“正能量”的內容被推送到用戶首頁。《南德意志報》寫道,這一切聽上去似乎平淡無奇,然而,“正能量”在中國卻是一個政治術語,是對公共輿論有針對性的管控。這篇題為《中國的“好心情”算法語言》的報道寫道:

“凡是政府不喜歡的內容,將失去傳播機會。而政府喜歡的內容,則是在傳播正能量。也就是說,政府正試圖讓算法語言同官方宣傳保持一致。而大型網絡公司則在主動配合。

這場行動由‘國家網信辦’主導。過去幾個月來,這一監控網絡的最高機構一直在推動一場名為‘網絡和諧’的運動,目的是要打破所謂‘信息繭房’,而其實際目的卻在於:熱搜榜單上減少花邊新聞和敏感詞匯,信息內容要少一點刺激,多一些撫慰,微信將推出‘繭房檢測’或‘打破信息繭房’等功能。這表面上看起來非常多元,實際目的則是加強監控。算法不再推薦點擊量最高的內容,而是會推薦那些被定義為社會需要的內容。

據媒體報道,政府也將對網紅采取同樣的措施。今後誰要想就敏感話題發表觀點,必須先證明自己擁有相關資質,例如提供大學畢業證或職業證書等等。也就是說,沒有醫學學位證書就不准討論疫苗問題,沒有相關證書也不得發布理財建議等。各平台將嚴格審查發言者的資質,違規者將受到嚴懲。”

《南德意志報》報道稱,上述舉措尚未正式發布實施,但已在中國網絡中引發了熱烈爭議。支持者稱,此舉將打擊“虛假信息”,而批評者則認為,這種做法將徹底扼殺公開討論的網絡空間。


”對於那些因特網平台來說,他們並不擔心政府的這些舉措。因為‘和諧’早已成了他們的一種生財之道。中國的網絡平台紛紛投資設立‘內容安全’部門、公布推薦算法的邏輯,以營造表面上的多樣化,實際則是在防止有爭議話題的升級。

TikTok的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雇傭了數千人負責‘算法治理’。騰訊則設立了正能量算法工作組(Positive Energy Algorithm Task Force)。短期內,這將導致流量的減少,畢竟一個沒有丑聞的網絡點擊量會明顯下降。但從長遠來看,卻是一筆賺錢的生意,因為提前主動審核,會贏得政府的信任,也會吸引更多的廣告,並會避免遭到政府的公開批評。遵守政府的規矩本身就是一種貨幣。

很多中國網民對這些新措施保持務實的態度。微博上一條點擊量很大的貼文寫道:‘只要他們只強迫我閱讀快樂的內容,而不是強迫我必須快樂,我就知足了。’”


“原材料依賴 經濟界責任重大”

《商報》發表評論寫道,在關鍵原材料嚴重依賴中國的問題上,德國經濟界自身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評論寫道:

“在關鍵原材料領域,中國的市場份額在不斷攀升。德國經濟對一個日益封閉的制度性對手的依賴與日俱增,在許多原材料方面,依賴程度已經達到60%、70%、80%,有些甚至已經達到100%。

這些原材料的供應本身並不是問題,問題在於應如何獲取這些原材料。這些原材料資源遍布世界各地,南美、非洲、亞洲、甚至德國都有相應的礦產資源,例如鋰。但既然如此,德國企業為何不設法從中國以外的地區獲取這些原材料呢?為何一遇到困難,就要求政府出面解決呢?因為這些企業總是不能認清形勢。對企業來說,提高短期利潤天經地義。只要能獲取,這些企業就會進口來自中國的原材料,因為來自中國的原材料價格低廉。這些企業並不會考慮地緣政治風險,不會考慮因原材料而受到勒索的問題。

過去幾周以來,中國對稀土出口實施的管制,已經充分顯示了勒索是如何運作的。現在所有人都在討論原材料問題,但卻沒有人采取具體行動。我們不能指望只考慮短期運作的企業會主動提升自己供應鏈的韌性。這只是一廂情願,大多數企業毫無采取相應行動的跡象,這無疑是一個慘痛的現實。”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頁面生成: 0.031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8 秒
    Powered by https://www.westca.com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