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無限商機,北美中文網與您共同前進
推薦車行
Signature Mazda
最新新聞
導演陳可辛出車禍,現場畫面曝...
撞車後致電"中南海領導下屬" ...
特斯拉10月在中國銷量降至3年...
美媒稱特斯拉FSD存在"雙重標准...
瞬間致命,美汽車駕駛闖鐵道口...
小鵬和特斯拉,誰是"物理AI"的...
特斯拉Model Y新車型上市:CLTC...
10號高速致命車禍印度司機 被...
加國各地開電動車一年能省多少...
全網都吵瘋了!小鵬的人形機器...
盡早更換 加國今年冬胎又要漲價了
特斯拉撞死突闖國道的野豬,車...
特斯拉在美被訴"存致命風險":...
Model S事故致5人死亡 特斯拉...
BC發生嚴重車禍 18歲乘客不幸身亡
選擇語言:  
English | 簡體 | 繁體
會員區  
no avatar
歡迎您 游客
登錄
免費注冊

[特朗普] "有人調侃 特朗普幹一輩子 對中國科研是大好事"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今年6月,35歲的美國紐約人斯蒂芬·弗格森走進深圳的一間會議室時,驚訝地發現來自中國頂尖科研機構——中國科學院的50名代表正迫切想聽他分享在此工作的經歷。這些代表希望打造一流的科研環境,想從弗格森那裡獲取有用的建議。

弗格森此前只來過中國一次,但在2023年被招募為生物學研究員來華工作。

弗格森認為,代表們願意傾聽“一個來自美國的普通人”的意見,意義重大。他說:“我感覺自己身處一個真正推動科學發展的環境,這裡科研事業蓬勃發展,吸引了大量人才。他們讓說‘願意’變得很容易。”事實也是如此,弗格森並非唯一接受邀請的美國科學家。


“為什麼特朗普削減科研經費對中國來說是一場大勝?”11月6日,美國華盛頓郵報》刊文稱,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削減資金、限制移民美國學者紛紛出走;與此同時,中國正吸引在美人才,尤其是在STEM(四個字母分別代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

美國學者提到,他在華訪問工作時,曾聽到有人調侃稱:“我們希望特朗普永遠當美國總統,因為這對中國科學是最好的事情。”



離美華裔學者的科研領域分布,STEM占主要比例 《華盛頓郵報》制圖

文章提及,過去十年,許多學者,尤其是有中國家庭背景的學者,紛紛跨越太平洋,從美國出走至中國。特朗普重返白宮進一步加速了這一趨勢。他削減數十億美元的科研經費,取消一些美國頂尖大學的資助,撤銷國際學生簽證,並大幅提高了高技能H-1B簽證的費用。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統計數據,僅今年上半年,就有約50名華裔終身教職或准終身教職學者返回中國,而2011年至今,已有超過850名學者離開美國

數據還顯示,超過70%的離美學者從事STEM領域工作,工程和生命科學領域的流失最為顯著。


兩國科學家一致認為,這種科學人才遷移將對全球科研生態和中美科技競爭產生重大影響,削弱美國的競爭優勢,下一代疫苗或人工智能模型更可能出自中國。加州大學學者吉米·古德裡奇表示:“美國對科學的懷疑態度日益加劇……而在中國,科學被視為推動國家未來的關鍵解決方案。”

文章稱,美國科研經費的削減以及對華裔科學家的嚴格審查,助推了中國吸引頂尖人才、鞏固全球科學中心地位的努力。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趙永升指出:“誰掌控了人才,最終就掌控了世界的未來。”

華盛頓郵報》介紹道,盡管美國作為長期的全球科研中心仍具吸引力,但中國正迅速迎頭趕上。

美國科學促進會數據,20年前,美國的研發支出幾乎是中國的四倍;但到2023年,美國政府和私營部門的研發總支出為9560億美元,僅略高於中國的9170億美元。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頁面生成: 0.0365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0 秒
    Powered by https://www.westca.com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