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经历] 你们都移民了但我回国 因为中文
一群世界的异乡人,浪游在「别处」,谈论生活、人类以及美
每个曾在国外生活过的人,可能都经历过这样的挣扎:要不要回国?
回不回国背后有太多的考量:大的方面包括职业前景、长远规划、生活品质、家庭因素,小的则可以细节到像食物、空气和交通……
但无论回与不回,都各有坚实的理由和结合自身经验的个体故事。
有位在美国结束本科生涯后回国的女孩,刚回来时每个人都问她:为什么不留在美国呢?她一般会用「我中文说得这么好,留在美国不是亏了吗」的调侃来回答。
但是,她自己心里清楚,对语言的执念,并不是用来打发好奇心的托辞,而恰恰是她选择回国的最真实理由。
融入一种新文化的第一步,是能够娴熟地使用另一种语言。但我用了几年才逐渐认清:即使我的英文再「娴熟」,也永远不可能比得上我的中文。
也许某些同时使用中英文的人会觉得无所谓——语言不过只是个工具,能表达自己、能与人沟通就够用了,何必这么在意两者的不同。但在我这里,就是不行。语言转换过程中最微妙的差别,都可能构成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撕裂感。
美国很好,但它始终无法成为那个能让我完全沉浸、与之水乳交融的国家。是不是真正「融入」了异乡这件事,你没法骗自己的。我选择回国,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我无法对英语妥协。而这种隔阂的种子,可能从我刚到美国时就埋下了。
还记得,我到美国的第一晚就被拽去party。当时我正处于困倦和时差带来的晕眩中,觉得自己简直在睁着眼睛说梦话,但仍假装兴致勃勃地和面前的美国男生谈笑风生。结果,聊了没一会儿,他突然说:「哎对了,你去过澳大利亚吗?你口音很像澳大利亚人。」
我一个激灵就醒了,一边忙不迭摆手表明自己没去过,一边困惑:一个美国人评价我的口音像澳大利亚人,这正常吗?这什么意思?这在夸我?还是觉得我很滑稽?


分享: |
Note: | _VIEW_NEWS_FU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