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的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裡面,有種叫做“七傷拳”的厲害武功。
書上說:七傷拳是崆峒派傳世武功。此拳法出拳時聲勢煊赫,一拳中有七股不同的勁力,或剛猛、或陰柔、或剛中有柔,或柔中有剛,或橫出,或直送,或內縮,若敵人抵擋不住這變化多端的勁力,便會深受內傷。
但這七傷拳倘由內力未臻化境的人來練,對自己便有極大傷害。人體內有陰陽二氣、金木水火土五行,一練七傷,七者皆傷。所以所謂“七傷”,乃是先傷己,再傷人。因此,七傷拳並不是不能練,只是練七傷拳有一個先訣條件,那就是自身內功一定要非常高。
最近我看了澳洲天才青年球員Bernard Tomic 的球。可以說,他的腦子非常靈活,打的球非常好看,球路變化多端,殺傷力很強。特別是昨天他在澳網第三輪和費德勒打的那場球,十分精彩。但是在看他苦戰費德勒仍然失敗之後,我不禁想起“七傷拳”來。
Tomic 的底線打法,大約是可以這樣總結:
1. 以精准控制落點為主,力量與速度為輔。
他打的球的力量普遍都不大,反手還常常有削球。對手打的大力球,Tomic 往往借力但減速把球打回去,目標是控制好回球的落點。
2. 盡量每一球都打在對手不舒服或者想不到的地方。
這就是Tomic 的球的厲害和好看之處,也是他讓對手頭疼/疲勞的原因。譬如,在調動對手跑到了左邊的情況下,普通的打法就是把球打到右邊,讓對手疲於奔命。但是Tomic 喜歡在對手開始往右邊補位的時候,突然再打一拍左邊的球,令對手措手不及。另外,長短結合,以及破網,他都不喜歡往“傳統”的地方打,而是突襲對手想不到的地方。
3. 球打出去之前,善於隱蔽和偽裝自己的動作。
在Tomic 出手前的半秒鍾,對手會完全看不出他想把球打到哪裡去,或者會被他的“傾向”給騙了。他的正手和反手的動作都具有隱蔽性,就是說,打對角還是打直線,他的身體姿勢和准備動作都是一樣的,可以在最後臨擊球前的刹那才決定打向哪裡。這樣,給對手的反應時間就短了很多。
4. 步法是不可忽視的基礎。
這樣的打法,腳步的支持非常重要。Tomic 的步法不象費德勒的那麼豪華,但是很簡單實用。而且他也很能夠努力移動自己,盡量打每一個球的時候都移動到位,人能來到球的後面,確保准確打落點的基礎。
5. 七傷拳。
為什麼說他的打法是七傷拳呢?因為網球的普通打法是有道理的,要隨意改變並不容易。譬如,對角線是最安全的打法,因為不但動作最容易,而且網最低,而且球場最長,而且角度最大,對手要跑的距離也就更遠。因此,對角線是大多數情況下最有效的打法。
但是Tomic 往往就是要在對手以為他要打對角線的時候,突然來一個直線球。這對他自己來說就是一種本來沒有必要冒的險。畢竟直線網最高,而且就算是職業運動員,直線總是最難打的球。
經常打這種低成功率的球的話,自己難免常會先失誤。這就是七傷拳裡面的未傷人,先傷己了。而且,技術越不扎實,自傷的比例就會越大。這樣,對手不用打球,你自己就已經自殺身亡了。
6. 啟示:
業余水平下,打球如果線路太單調,太容易被對手預測(譬如反手總是打對角,不敢打直線),那麼對手會打得輕松很多,也會更快找到克制你的方法。另外,如果對手的腳步和移動很快,體力很好,那麼要在底線相持中打敗他就很不容易。需要想辦法。
Tomic 對我們的啟示就是:球路要豐富一點,要培養自己在球場的不同位置都能在最後一刻選擇打到對面左、中、右三個點。在底線相持的時候,只要球不是太難打,那麼我們就可以試試看,看能不能把腳步移動到位,然後在最後關頭才決定:我打你那邊!
但是,這是七傷拳,需要慎重。在腳步不到位或者劣勢的情況下,打安全的對角球才是正路。不要在對手還沒動手的時候,自己就先自殺了。這個平衡,要靠大家自己把握了。
7. 練習:
一種三個人的“一對二”練習,我很喜歡玩。一個人的那邊,無論球落到那裡,無論多麼難打,都必須強迫自己左邊打一個,右邊打一個。球短就上網,仍然不能亂了次序。這個練習很累,但是對培養打落點非常有幫助,也適合三缺一的情況下練球。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