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持槍法、槍牌考試及打獵規矩
2014-07-08 02:26:11 來源網站:滄月居士的好基友
加拿大平民可以擁有哪些槍支?
先說大概的。在加拿大,私人是可以擁有槍支的,在這個國土世界第二大,人口卻只有三千萬左右的這麼一個國家,一共有一千一百萬支私人槍械(數據來源:NFA國家槍支協會),也就是說,平均3個人就有一支槍。因為地處北美洲,也受世界超級大國美國的影響,加拿大人的槍文化十分濃厚,IPSC比賽,還有狩獵是加拿大人的傳統。
那在加拿大,平民如何擁有槍支呢?
ok,在加拿大,人們可以報名考持槍證,就像考駕照一樣,找一個網點(一般槍店會提供),報名就可以考了。費用大概在$300刀左右
本人的持槍證
街上的槍店(google攝於安大略省漢密爾頓市)
持槍證分為非限制(non-restricted),限制(restricted),和禁止類(prohibited)。
前兩類武器都需要持槍證(PAL)來買,禁止類呢,就只有軍警,或者爺爺輩(grandfathered)才能擁有,什麼叫爺爺輩之後會講到。
非限制武器包括大部分的長槍,
包括雷鳴頓870噴子
雷鳴頓700狙擊
塔沃爾21短突
97式
XCR突擊步槍
莫斯博格噴子
SIG550突擊步槍
五六半
AWP
50口徑巴雷特
還有好多好多好多好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購買非限制武器,只需要去槍店出示持槍證付錢就可以帶回家了,就像買煙買酒一樣方便。
而且非限制武器擁有最大的自由,你可以帶它去野營,打獵,放後車廂旅游,防身。我這個暑假和一個朋友去野營,遠足,看盡大山大水,晚上幾個人圍著營火,我抱著我的雷鳴頓870噴子,喝啤酒,吹水。很開心的一個晚上。
抱歉偏題了..... 因為現在長槍登記令取消了,也就是說,購買非限制武器不需要登記買家檔案,就像我說的,買槍跟買煙一樣。這給我們這些槍友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也是zf對我們的信任(加拿大是槍支犯罪率很低的一個國家)。
而限制武器呢,就是指大部分手槍,還有總長小於19英寸的長槍。
手槍如
格洛克17,19,22.........
貝雷塔92f,px4暴風
沙鷹
史密斯威森左輪
1911系列
勃郎寧大威力
好多好多好多不舉例了
長槍包括:
AR15全系列
SIG556
CZ858短突
P90單兵自衛武器
F2000
還有一些想不起來了
購買限制武器就不如非限制武器那麼方便了,具體購買流程比較像美國的FFL流程。
首先在店裡看中一把限制級槍支,然後交錢買了它,不過還暫時不能帶回家,要等槍店跟條子局登記你的資料,一般要等一個星期左右...搞定後槍店會打電話給你,叫你來拿槍,然後你就會興奮的拖鞋都忘記換就跑到槍店去了,然後槍店會發給你一張ATT(限制武器運輸許可證),然後你就可以把槍帶回家了。
不過蛋疼的是,限制武器只能在靶場內使用,或者你家有2英畝以上的地。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我們這邊的槍友經常做的就是跟北邊的農場主交朋友(普遍都超過4畝地),然後用他家的地來燒槍,這是最自由最爽的,只要注意安全就行。
農場主也得利,免費嘗遍各種槍,雙贏嘛!
好了,說到蛋疼的禁止類武器了。這類武器包括所有的全自動槍械,.32口徑的手槍(不知道為什麼跟.32這麼過不去),還有,唉.....AK47類武器。禁止類武器一般**得不到,只有軍警和爺爺輩才能有。
軍警就好說啦,哪個軍警部門的沒有全自動槍mp5什麼的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而爺爺輩(grandfathered)呢,就是指少部分幸運的**。
因為禁止類武器是在1995年定義的,在1995年之前——史稱“美好的舊時光”(the nice old days)——加拿大的所有槍支都像買煙一般簡單,無論你買的是ak47,還是Ar15,還是各種手槍噴子大殺器,都是直接進商店就買回家。後來,1995年,可能是受米國克林頓法案的影響,加拿大當官的覺得是時候治治這幫槍癡了,於是,發布了禁止類武器名單。
名單發布後,有一大類的槍被列為禁止類,著名的AK47也不幸中招。但是呢,政府沒有沒收民間的禁止類武器,而是發明了爺爺輩特權。也就是說,如果民眾在1995年以前擁有禁止類武器的,名單生效後,可以繼續持有此類武器,如果持有者逝世了,該槍持有權歸其家屬所有。
所以如果你家有這麼個爺爺當年入手了禁止類武器,那恭喜你!你可以繼續肆無忌憚的玩了,然後對著眼紅的普通槍證持有者說“suck it losers”,然後舉起手中的Ak47再掃個30發全自動。
像我等普通**,就不要想著擁有禁止類武器了。
加拿大平民可以報名的射擊培訓班
哦對,這裡再說說在加拿大平民可以報名的射擊培訓班。
之前怎麼給忘了說....
首先是IPSC,國際實用射擊比賽
在加拿大,IPSC實用射擊比賽很受歡迎,它有分區域內,省內,國內,和國際四個階段,也分Open division,production,classic,standard,modified等等分類,讓選手可以面對不同層次的對手和挑戰。
IPSC訓練在各射擊俱樂部都會有提供,像在樓主家附近就有Target Sports Canada還有Burlington Gun Club兩家提供此類訓練。
一般想玩IPSC,首先要是某槍會的會員(槍會就像教堂,去慣一家了就不想換了),成為會員6個月之後,就可以得到槍會的Club Level Holster Permit了,也就是允許你用槍套做拔槍射擊,在這兒之前只能把槍放在平台上,再拿起來射擊。
再之後,你就可以申請Black Badge了。這是IPSC協會給你的許可,然後你就可以跟其它會員一起玩實戰射擊了。我們叫Scenario Shooting,情景射擊,顧名思義就是模擬被劫機,家裡進了賊,喪屍爆發,散彈槍破門入屋掃蕩等等,很多情景,很多樂趣。我見過最搞笑的情景是你劈腿被女朋友發現了,她“哥哥”帶了一幫“人”來找你麻煩,然後你要在10秒內把“他們”都幹掉.....
還有就是有一些槍會是跟當地警方合作的,所以警茶也用槍會的設施做訓練,包括解款員訓練也在槍會裡進行。所以會員可以和這些專業射手做交流,甚至交朋友。
當你覺得你的專業水准達標了,你就可以通過槍會,或者私人的方式報名參加IPSC射擊賽。
(樓主也想玩,不過不夠厲害)
最近的比賽
加拿大的IPSC還提供手槍,噴子,和步槍的比賽,有分開比的,也有一場比賽(三槍賽)
一個IPSC魁北克賽區的選手
然後說說散彈槍訓練
市面上有很多槍會或者機構提供這種訓練,有的要自己帶槍,有的他們提供。
內容有熟悉散彈槍,如何打得准,相關法規,故障排除,隊形,基本彈道和穿透(鹿彈,獨頭彈,鳥彈的不同),戰術上彈,弱手訓練,清理保養,快速持槍和背槍,還有CQB近戰,野外自衛等等。
這些掌握了基本上就玩轉散彈槍了
還有就是對於加拿大的青少年(12到17歲)還說,他們可以報名參加各種步槍訓練(rifle and marksmanship)
說到這個Marksmanship,最近跟女朋友逛商場,見到一個廣告牌,推銷你的兒女加入Monticle青少年領導能力訓練營的,12到17歲的青少年可以參加,這個應該是收費的,不過他們的活動很多彩,野營,爬山,涉水,開船,等等,然而吸引我的是他們有青少年射擊訓練,而且還是用SIG550,還有TRG42做精准步槍訓練,還用USP手槍做射擊訓練。
除此之外,加拿大軍隊提供的童子軍(Cadet),還有中學生的Military Co-op(等於中國的軍訓)也是可以青少年培育軍事素養的好去處,不但免費,而且還有錢拿($70/星期)。
青少年軍訓每周4天,在當地兵營進行。
每天早上跑步,體能訓練,然後文化課語數英科。下午field exercise野外生存訓練,包括使用槍支武器,地圖指南針等等,還有跨越障礙等等,晚飯後自由活動+作業時間,晚上睡覺前還要保養自己的武器裝備,有時候教官回來檢查內務,locker整不整齊等等。
這樣的生活持續一個學期,你會在兵營裡修夠普通學生一樣多甚至更多的學分,並且有薪水拿,還有一份不同尋常的人生閱歷。
當然如果你是19歲以上的大人那就去正規軍吧,運氣好的話可以遇到黑水雇傭兵哦,哈哈。
在阿富汗的加拿大士兵
一個朋友家的收藏。他們一家三口人,全是射擊發燒友。
買槍的口徑問題
哦對,再說說,買槍的時候,經常會考慮到口徑的問題。我的主張就是,只買主流口徑的槍支。
像我的收藏,都是9毫米,556,12號,762,.22LR都是主流口徑。
為什麼呢,第一是彈藥好找,主流彈藥幾乎不會缺貨,而什麼7mm,792,.30-06,6.8,5.7之類的有可能有時候買不到。如果你家手槍.32的那麼非主流,那就蛋疼了,有可能逛好幾家槍店都跟你說缺貨。
加拿大不同美國,在美國市場大,所以幾乎哪兒都能找到想要的子彈。而加拿大這裡一般店家只會庫存主流口徑的彈藥。非主流的有是有,但很快被人買光。
第二就是主流口徑的彈藥花樣多。
就拿9mm帕彈來說吧,市面上有賣的就有鋼芯全被甲,空尖彈,空包彈,甚至還有殺蟲彈(pest contorl)。556除了普通fmj還有什麼拽光彈,喪屍彈,易碎彈,12號還有數不清的鹿彈鳥蛋獨頭彈。網上還有個變態拿12號裝圖釘啊巧克力啊牙簽啊什麼的打槍。多好玩!給了什麼.410號的偏門彈就沒這番樂趣了吧?
第三,賣主流子彈的地方還多,專業的槍店幾乎都會有各種口徑的子彈,但問題是如果陪女朋友去逛超市,順便捎上兩盒自己想要的子彈呢?沃爾瑪,Canadian Tires之類超市一般都只有主流子彈。
我上次跟一槍友去沃爾瑪買子彈,我要762NATO的,店員立馬給我拿來了。他要30-06的,告知沒貨。看著我哼著小調去買單的他真有一屁股糊我臉上的沖動。
第三,這個情況比較難得啊,就是萬一,我是說萬一,爆發喪屍危機的話,你需要拿武器自衛。如果跟我一樣拿著12號的噴子,9毫米的手槍,再背一支556的AR,萬一沒子彈了,大丈夫,找個被咬了的條子叔叔要啊,他的配槍就是9毫米,車裡也肯定有12號噴子,軍警部門也肯定堆著小山一般高的556彈藥。如果拿個什麼7mm REM的武器,那就蛋疼了,打完了只能當燒火棍用了,上哪兒找這麼偏門的彈藥啊?!!
就算世界無童話,就算喪屍不爆發,萬一有什麼險情的話,主流口徑的槍支依然更有優勢。
我這樣說,肯定有人噴我,一些偏門的子彈精度好啊,什麼貝奧武夫6.8的200碼多少多少MOA雲雲。
那又不去看看軍警狙擊手用的為什麼都是308,50cal?洛杉磯SWAT那個狙擊撲克牌的訓練,夠牛吧,依然用308口徑的雷鳴頓700來打的。那個世界最遠狙殺紀錄的加拿大狙擊手,夠牛吧?也是用50cal打的啊。去看看世界狙擊錦標賽那些高手都用什麼口徑?
沒有優秀的武器和刻苦的訓練,都是白搭。如果給我選狙擊槍,我肯定要主流口徑比如說762NATO,就算日後我自己裝彈藥,配出能跟槍完美配合的彈藥,我也不會碰那些偏門的子彈。
呼,好久沒說那麼多話了,總之,信我的,主流彈藥會給你更大的方便,和射擊樂趣。
經典款AWP,CS玩家的回憶
AX50炮狙,反裝甲步槍
持槍證及ATT限制武器運輸許可證
哦對,再說說這個ATT(Authorized To Transport 限制武器運輸許可證)的問題。
這個許可證只適用於限制類武器(手槍,AR突擊步槍,沖鋒手槍等等)。
非限制類武器不需要任何許可證就可以隨便帶出門。
如果你准備帶限制類武器去燒槍,把槍放上車同時,一定要准備好ATT, 這個ATT是一頁A4紙,有了它你才可以把限制類的槍帶上街。
ATT分兩種,長期ATT(long term ATT)和一次性ATT(one time ATT)
一般有限制類武器的人都屬於某槍會的會員,所以槍會會發給你長期ATT,這個ATT允許你在會員到期之前無限次的帶限制類的槍出門。
一次性ATT呢,就是給那些不屬於任何槍會的人,當他們買了限制類的槍之後,得帶回家啊是不是?所以給他們發一次性的ATT, 讓你這一次合法的把槍運回家。不過一旦到家之後,你的槍就得留在家裡不許帶出門,直到你有新的ATT為止。
不過也有兩種人可以不用ATT就隨身佩槍,一種是職業涉及到武器的,比如說運鈔員,條子,保鏢,護林員,軍人。還有一種是條子局認為你生命受到威脅,卻無能為力日夜呵護你的,就同意讓你自己佩槍,這種情況比較特殊,我到目前沒見過有人因此佩槍的。
而南方的鄰居美國呢,他們平民有CCW(Concealed Carry Weapon 佩槍證),這個證允許你帶著槍想去哪去哪,只要隱蔽持槍。
所以說,加拿大的持槍法較美國的要嚴。
說說如何考持槍證吧。在加拿大的朋友們有意向的可以照著這個攻略一步步做下去。
絕對比你的駕照容易考。
首先說說在加拿大平民可以有兩種持槍證,分別是非限制(Non Restricted)和限制級(Restricted)。平民最高可以拿到限制級持槍證。
限制級可以買非限制級的武器
但是非限制級不能買限制級武器
not vice versa
當然有的爺爺輩和軍警有禁止級(prohibited), 不過他們不是正常人,咱們只講正常人的
限制級持槍證會把“non Restricted”和“Restricted”寫明,也就是說明法律允許你購買這兩種等級的槍支,就像圖裡樓主這張
而非限制級持槍證上面只會寫“non Restricted”
在槍店裡,如果你看中一把槍,想叫店員拿來給你仔細瞧瞧,店員會問你“may I see your PAL...eh?”這個PAL(Possession Acquisition License)就是我所講的持槍證, 沒有持槍證店員是不能給你碰槍的。
看了我這篇攻略後,當你順利拿到持槍證,你就可以自豪的掏出來給店員說“here you are”
首先,當你有這個意向要考,就去谷歌一下離你最近的考點,一般射擊俱樂部/戶外用品店都有的上課加考試。
課名叫Canadian Firearm Safety Course(CFSC)
當你考過了CFSC, 你就可以上課並且考非限制級和限制級持槍證了。
有人問我是學生狗啊不用上我一個學期吧?答案是放心,從你上CFSC到考完限制級槍牌考試一共只要三天!對,三天就行。 而且這三天都是安排在周五,六,日,所以不會耽誤你的正常時間。
有朋友問機槍怎麼賣?像這種改為半自動的機槍,平民是可以買的,而且是非限制武器
接下來我會說說,當你找到這個考點報名了,去上的這三天課都去幹些什麼…
周五晚上,你會去上CFSC的課,這個課會教你:
1)槍支的歷史---從火繩槍到SCAR
槍由哪些大部件組成---槍托槍機組槍管等
槍有哪些種類和工作方式---自動,半自動,bolt action, lever action, pump action等等。
2)基本槍支操作,這裡要講的是整個環節最重要的ACT-PROVE, 這是一個口訣,說的是槍指向安全方向,手指放板機圈外,摸槍先確定沒彈等等。
3)彈藥---這裡會跟你講在地球上有哪兒幾種子彈,包括火帽鉛球彈(percussion cap),中心發火子彈(center fire),邊緣發火子彈(rim fire),獵槍彈等等,還有哪種子彈能飛多遠動能多大等等
4)不同種類的槍支如何操作---bolt action打一槍拉一次槍銓,半自動只管扣板機就是,不同的槍不同操作。
但是教官也不會只跟你講怎麼操作卻不給你實際操作一次,否則那感覺就像太監在聊SM一樣蛋疼。
所以呢,教練就會拿出一堆的槍,給你實際學操作了。
各種工作原理的槍都有,不過都是deactivated的,所以不用擔心安全問題。
都學會了之後呢,就要開始考試了。
考的內容就是我上面提到的內容。一般及格率是99%。
至少我考槍牌期間沒有見過有人掛科的。
pass了之後,就回家安心睡大覺,等待明天的到來吧。
第二天,周六
昨天的CFSC課程已經把非限制武器(以長槍為主)要學的東西都學完了。
今天會學到限制級武器的知識(以手槍為主)。
當然也會像昨天講長槍那樣,把手槍的歷史神馬的講出來,從以前的火繩手槍到整體彈藥手槍到柯爾特發明轉輪槍到勃郎寧發明1911自動手槍..........到現在。
還會講到現代手槍的工作原理。
現代手槍的工作原理大體上分為單動,雙動兩種。
單動就是指不搬下擊捶,扣扳機是沒用的。代表必須是1911。
雙動就是指不搬下擊捶,直接扣扳機,扳機會帶動擊捶撞機擊針。這種原理的手槍打第一槍的時候扳機力很重,不過之後扳機力就會變小。你也可以像單動那樣把擊捶扳下來再開槍。代表必須是伯萊塔92f。
其實我在想,格洛克應該算單動手槍吧?
轉輪手槍也分單動雙動,其原理跟上面講的一樣。
然後也會講到手槍彈的分類。
從.22到.38/.357到9毫米到.40到.44到.45再到.50AE。
然後還會實際操作手槍。跟之前一樣,桌子上一堆的槍,每一把你都要會操作。
然後就是考試了。
這裡考持槍證他們不需要知道你射擊多准什麼的,他們考的是“安全”二字。所以關於安全性的知識一定要掌握。比如說ACTS-PROVE
考試通過後,回家睡覺吧。你離槍牌很近了。
第三天,周日
有的機構考試只有兩天,有的有第三天。
我學的時候(在王子島)他們提供三天課程,像我之前說的,第一天非限制武器,第二天限制武器,第三天是獵牌。
所以這個第三天這個獵牌跟槍支關系不大,我就放到後面再講。
先講起經過前面兩天,已經考完了非限制武器和限制武器兩種等級了。成績單是即考即有的,機構的人也會給你一張申請表,准備好了之後就可以向CFP(Canadian Firearm Program槍管所)寄申請了。
寄申請表的信封裡包含3樣東西:
1)申請表
2)成績單
3)無犯罪紀錄證明
填申請表很簡單,把那些姓名住址之類的填好就行,還要有一張大頭照。這裡要注意的是,你要提供3個聯系人的電話,這3個聯系人是你認識10年或以上的故交/朋友。槍管所的人會打電話給他們,從側面了解你的性格,為人。
成績單,這個沒什麼好說的,原封不動放信封裡就好了
無犯罪紀錄證明,這個也很簡單,去你當地的條子局叫他們幫你印一張,費用是$20
這三樣准備好了放信封裡就可以寄出去了。
寄申請的費用是$75刀。一般提供這種三天課程的收費都在$300刀左右,其中已經包括那$75塊錢了。
他們大概會處理1~2個月(辦事效率低啊),然後就會把持槍證寄到你家來了!
然後你就樂吧!
獵牌及打獵的一些注意事項
好,現在講講這個獵牌。
很多人都幻想過這樣的場景:跟幾個朋友一起,背著背包,扛著獵槍,走遍一望無際的大自然,領略它的壯麗,在密林裡追蹤一只獵物,把它獵殺。
晚上,幾個朋友扎好帳篷,圍著火爐喝著啤酒吃著烤肉,暢快的聊天。
上面是樓主今年9月份跟朋友去打獵時的照片,盡管那次我們運氣很差什麼都沒打到,不過就當游山玩水了,哈哈。(手機渣畫質,請見諒)
這樣的幻想在加拿大是垂手可得的,因為這個世界第二大國土卻只有三千萬人的國家,提供給你無限的戶外樂趣。
只要懂得保護自己,保護生態,這整片地方都是你的游樂場。
好吧,扯遠了。說回獵牌的事兒。
打獵是加拿大人的傳統。這個世界第二大國土的國家給了獵人們數不盡用不完的自然資源,從落基山脈環繞的英屬哥倫比亞,到愛爾博塔,曼尼托巴,薩省的大草原,到素有“獵鹿天堂”之稱的安大略省,到比鄰大西洋的三省,再到世界第一大漁場之稱的紐芬蘭,總之這裡是狩獵的天堂,加拿大也是全球最佳的獵場之一(非洲坦桑尼亞,北美洲加拿大/阿拉斯加,亞洲尼泊爾)。
加拿大的野生動物多到泛濫的程度,滿街亂跑的麋鹿,野鵝,小松鼠小兔子,浣熊,各位去過加拿大的朋友都深有體會吧?
據統計,加拿大的野生動物飽和度是300%,也就是說一個地方本來只能有一只動物的現在有3只。比如一個窩裡本來只能裝一只兔子的現在有3只。
於是加拿大人開玩笑說:“當你過了海關進入加拿大國境的時候,你也進入了全球最大的動物王國。”
於是,為了保護生態,獵人們紛紛拿起手上的獵槍,力求把那多余的200%消滅掉。
但是,打獵也得講規矩,於是只有獵牌的人才算懂規矩,才可以打獵。
這個狩獵的規矩,大致講究兩點。
第一:人與人,個人的安全。
第二:人與大自然,既享受到打獵的樂趣,又不破壞生態的平衡。
先講第一點,首先,人與人:在這麼一片林子裡,有這麼幾個獵人,每個人都有槍,萬一他們互相以為對方是獵物開槍了,那他們就倒霉的背上殺人的罪名了。這不是危言聳聽,真的發生過這樣的事兒。
所以獵牌裡面規定,槍口不要指向你不想殺害的東西(do not engage anything you are notintent to kill),也就是說,你百分百確定你的目標是獵物了有意欲將它殺死了,你才瞄准(engage)它。而獵牌規定,只有當你要瞄准獵物的時候,子彈才能上膛。
而獵人們在滿眼綠色的林子裡,一定要帶有醒目的標識,才不會讓別人以為你是什麼野生動物。比如說樓主那頂橙色的帽子,或者橙色背心,外套。那種讓人一眼看出來你是個人類的服飾。
個人的安全:
這點講的有點偏向野外求生的范疇了,比如說如何用日光/手表/指南針(咳咳)辨認方向,如何保暖,獲取水源,食物,如何看雲識天氣(小學課文?),急救常識等等。這些不用我多講,大家去看看貝爺的節目即可。不過希望大家不要學貝爺那樣,淪落到要吃雞肉味卡嘎脆才能活下來的田地。
在講第二點,人與自然:大自然母親給了我們土壤和水源,給了我們火種和食物,給了我們一掌拍死丫的灰熊,我們要怎麼回報大自然呢?
我們在為大自然清理門戶的同時,也要注意不要傷害到生態。
為此加拿大的森林警茶(Wildlife Agency)制定了狩獵季度表,上面詳細列出了哪些時間只能打哪些動物的規矩。
比如說樓主9月份去的是Varmint Hunting season,就是小動物季度,在這期間你可以打兔子浣熊松鼠之類的小動物。這段期間也是野外郊游的旺季,因為熊紛紛進入冬眠時節了。
還有就是打動物要先去戶外用品店買卡的,這個卡就是給你打某一項動物的權力。
比如說買一張鹿卡,你就有權力去殺死一只鹿,你不能拿著鹿卡去打熊,也不能拿著熊卡去打鹿。
釣魚也同樣需要魚卡。
獵牌給你打獵的權力,卡給你獵取某一種動物的權力,琢磨一下吧。
看來盡管動物很多,但是為了保證生態的平衡,還是給我們這些獵人制定了很多條條框框。
只要了解這些規矩,森林局就放心給你發獵牌,拿到獵牌後,打獵也要時刻遵守這些規矩。
加拿大zf給民眾持槍,狩獵,駕駛飛機等等很大限度的自由,而這些自由都是建立在守法精神上的。
打獵的地點
加拿大能打獵的地點一般都叫Crown Land,中文可以譯為“皇家地皮”。
因為加拿大是英聯邦國家,所以最高元首是伊麗莎白女王,而加拿大70%的地名義上歸她所有。聽起來很威風的皇家地皮,實際上zf怎麼開采人們怎麼去玩女王都管不著。
於是這些個地方就變成了狩獵勝地。
crown land占全國幾乎89%的國土,也就是說,在這八百八十萬平方公裡,大約是68個英國這麼大的一片壯麗的土地上,人們可以打獵,郊游,野餐,聽起來很幸福吧?
聽起來很幸福,但實際上也存在著危險,如果不具備良好的素質,危險還是會找上門來。
一望無際的crown land
加拿大除了crown land外,也有不計其數的國家公園(National Park)對大眾開放,這些國家公園同crown land一樣漂亮壯觀,也有遠足,野餐,野營,劃船,釣魚等等活動,跟crown land不同的是,國家公園的景點都是精挑細選的,所以不單風景壯麗,而且還極其安全,沒有灰熊群狼之類的猛獸,相反卻有很多工作人員的照料。所以是一家老少的好處去。不過國家公園大部分不允許你打獵。
班夫國家公園
Jasper National Park
國家公園一般默許你帶武器進入的,有很多人一家人去游玩,後車廂裡都有武器,不過不能把武器拿出來,暴露在公眾的視野裡,因為要知道,還是有那麼些人認為槍支是罪惡的,給人帶來緊張,危險的情緒。所以為了給大家營造一個舒適快樂的環境,就讓你的噴子乖乖的待在後車廂裡吧。
我個人認為,Crownland比較危險,適合自己或者跟朋友去(前提是朋友都有武裝,大家有自救能力)。
國家公園非常安全,適合一家人去,老人小孩老婆都能盡情玩樂。
經常有人問我留學生能不能考槍證的問題,我今天特地問了一個槍牌教官,他說只有永久居民和公民才能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