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虎的聊齋
空間首頁 | 博客 | 好友分享 | 相冊 | 存檔 | 朋友和群組 | 個人資料

讓人欲罷不能的《延禧攻略》 背後還藏著這些匠心! 轉帖 

2018-08-16 20:10:17
>>文章內容
作者:新浪娛樂


警匪劇導演+歷史系編劇操刀,“別有用心”的鏡頭、美術、服化道,這部“於正劇”有些不一樣。

​​  八月過半,處暑將至,這個夏天的“爆款”電視劇《延禧攻略》亦進入了矛盾沖突高潮迭起的後半程。有人對爾晴恨得牙癢癢,有人為瓔珞擊節贊賞,也有人念及逝去的白月光富察皇後,望著口嫌體正直的乾隆,感歎“男人都是大豬蹄子”。



  如此令人欲罷不能的劇集,背後藏著怎樣的匠心呢?

不一樣的於正出品!警匪劇導演入主清宮 歷史系研究生擔正編劇

  《延禧攻略》最初出現在人們視線范圍時,打著鮮明的於正標簽。但幾集追下來,觀眾們發現,不管是肉眼可見的色彩搭配,還是清一色的演技派陣容,似乎都與過去的於正劇不大一樣。

  以編劇立身的於正,在這部劇裡沒有擔任編劇工作,而是由還在歷史系讀研的周末執筆。從2014年開始,於正減產至每年只寫一個劇本,主力帶新人,最初給他們寫好分場,讓他們來填補台詞,逐漸地,師徒的合作方式成長到,於正講一個想表達的東西,然後他們去寫。

  幾個小徒弟之中,周末成長得很快。最初是於正有一次做劇本做到一半犯了痛風,感覺自己需要助手了,就請了歷史系的周末來幫忙。後來於正發現周末成長很快,整個人也不浮躁,盡管她參與劇本創作的《鳳囚凰》頗受爭議,但依然腳踏實地,於是開始對她委以重任。

  2015年,於正在朋友圈看見了電視劇《花開如夢》的片花,通過裡面的一位演員,他認識了當時還在上海拍這部戲的導演惠楷棟。通過這一小段片花,於正似乎找到了他想做的不同的東西。



  惠楷棟做導演十年,很多作品都是警匪劇。他說男人心裡都有點兒英雄情懷,再加上平時愛看美劇,就給公安部金盾影視拍了幾部這類題材的劇,除此之外,他也拍了不少生活化的劇,《花開如夢》就是這樣一部。

  從上海回到北京後,惠楷棟與於正見了一面,接到了《延禧攻略》的劇本。但因為演員的檔期問題,當時沒有成行。一年半以後,於正再次找到惠楷棟,雙方一拍即合。

  定下惠楷棟執導之後,出品方決定分組拍攝,就找來了導演溫德光,兩人此前互相都不認識,但做導演之前都是攝影出身,在光影上都有較高的要求,溝通起來也甚為合拍。拍攝之前,兩人會到攝影棚裡做各種光效下的試拍,經過各方面的處理,統一了風格後,再由惠楷棟負責a組,溫德光負責b組,最終惠楷棟來統籌。

  兩位攝影師出身的導演,使得《延禧攻略》的鏡頭語言相當出色。

  不同的人物出場,手法也不一樣。像是人淡如菊的皇後,惠楷棟就運用了高速攝影的手法,集中展現皇後轉身之間的氣質。



  而高貴妃亮相時,惠楷棟是讓攝影師從後背開始拍攝的,看到她耀武揚威的背影,然後慢慢地切換到正臉。



  秦嵐[微博]有一場重場戲,劇情講述她飾演的富察皇後因兒子被燒死而痛苦,皇上去她的寢殿看她。拍攝之前,惠楷棟就與秦嵐交流,他們都知道,這場戲是非常好看也非常重要的一場戲。惠楷棟和攝影師商量,要用靈活的拍法,保演員的戲。

  這是一次反常規的拍攝手法,惠楷棟沒有設置固定的機位,而是讓演員走到哪裡,攝影師再跟著去哪裡,不控制演員的走位,讓他們自由發揮。



  拍第一條的時候,惠楷棟自己上陣扛著攝像機拍,拍著拍著眼淚都流出來了,等到第二條的時候,他看到所有在場的演員、工作人員也是眼淚汪汪。拍完這場戲,秦嵐幾乎都虛弱了。甚至最後到了剪輯台上,惠楷棟也是淚流不止。

  除了最大限度地還原劇本,兩位導演還臨場設計了許多。
maohu | 點擊: 0 | 評論: 2 | 分類: 缺省 | 論壇: 視聽世界 | 論壇帖子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評論

maohu
無題
  佘詩曼黑化以後,她會有剪油燈的習慣。這個就是導演的設計,他們認為每盞燈代表了一個人,殺掉一個人,就會去剪滅一盞燈。



  還有劇中皇上和大太監李玉的一些踢屁股的小橋段,也是導演和演員溝通而來的,他們希望兩人的奴仆關系顯得好玩一些,也表現出李玉對皇上心思的把握程度。



莫蘭迪色?性冷淡風?黑白灰的影像基調才是考驗美術功底

  《延禧攻略》上線之後,人們最意外的是,於正代表性的阿寶色呢?

  “說實話,我以前的色彩美學,是因為中國當時的色彩是一片灰蒙蒙的,我把色彩帶過來,而且把它的配比帶過來。所以《宮》和《陸貞傳奇》,你們回過頭去看,還是很漂亮的,但是這種色彩飽和度強的,容易被模仿。”於正總結說,他後來就想做一些大家來不及模仿的東西。

  從《朝歌》開始,於正開始嘗試不同的風格。只是大量後期還沒做完,市面上又出現了《海上牧雲記》,於是於正又覺得要找不一樣的,《鳳囚凰》就用了淡雅的風格。

  在於正看來,清朝是一個最好的時代,“找一個奇怪的時代,觀眾會有適應的過程。而清朝的視覺,除了我們現有的電視劇,比如《蒼穹之昴》之外,或是電影《末代皇帝》,我都在想可以做出不一樣的東西。經過很多測試和嘗試,我做出了一種舊照片的優雅感覺,但是我不知道為什麼有人形容它是高級灰。”

  除了“高級灰”,《延禧攻略》的色調在觀眾間還有好多名字,“性冷淡風”、“莫蘭迪色”等等。



  美術指導欒賀鑫是於正的老搭檔了,說起過去於正劇的艷麗色彩,他認為那是不同的劇適合不同的風格。在他看來,艷麗的顏色是很具時代感的,例如日本電影《惡女花魁》,艷麗至極,但無論什麼時候拿出來看都很美。而相比艷麗的配色,黑白灰的影像基調,才是對美術師功底的真正考驗,“把黑白灰做出時代感和美感,對美術師來說是更難的。”

  《延禧攻略》美術組共有十八個人,開機前的一個月就已經定下方案。



  前期籌備近4個月的時間,欒賀鑫查閱了大量的色彩搭配和撞色。“很多人對故宮都有了解,但真正的還原設計達不到我們的戲劇表現力。”於是很多設計更多是為劇情服務。

  東暖閣的U型炕,西暖閣不再是靠近南窗的設定,而是離南窗設計內廊,目的是為了增加景深和光效的空氣層次感,每個宮殿隨人物性格走,力求讓每位演員進入環境時有帶入感,儀式感。整體影像中堅持鬼魅和香火氣息。

  皇後的宮殿采用了墨玉鑲嵌的工藝,刺繡的主背景隔斷和不對稱式東西暖閣的陳設布局,凸顯華貴的同時展現小道具的精巧和雅致,營造祥和溫暖的氣氛。



  高貴妃的宮殿彰顯戲劇氣息,酒紅和墨綠的配色用暗金線條過渡,西暖閣的布局和構圖設計則體現高貴妃的人生像戲曲中的人物,悲情而又飄渺。她的環境有抽離感,像舞台,所以牆面上都是通景畫,那些雲石雕刻花了近兩個月的時間排版。



  其實美術組總在給自己出難題,欒賀鑫也在嘗試一些新的材料和工藝。在長春宮,他們用了墨玉鑲嵌隔斷的方式,因為天氣炎熱,他們擔心材料可能會變形,於是去嘗試新的材料,保證打光以後的通透感,同時在上面印刻一些經文,做鑲嵌的處理。

  瓔珞的場景設定最早令欒賀鑫很困惑,他一直在想找尋一種“希望感”,因為瓔珞的自由是皇後的希望,很想在環境中尋找皇後的影子,最後設定延禧宮為明式建築布局和直線條的門窗內飾,簡約而不簡單的方式也很符合瓔珞的性格。內景十字通廊的設計則是“反希望為迷宮”的設定,身懸深宮,在迷宮中尋找希望。



  欒賀鑫還提醒觀眾注意,延禧宮內的植物都是皇後喜歡的植物和花卉,這代表魏瓔珞帶著皇後的希望活著。

  除此之外,怎麼展現魏瓔珞的復仇和借刀殺人,也要從小的道具去給人物提供戲劇矛盾,這都需要美術組去完成。

  欒賀鑫不僅擔任《延禧攻略》、《軍師聯盟》等電視劇的美術指導,最早也是各大電影的美術師。他坦言電影不同於電視劇,會為了幾個鏡頭花大量的時間,以求做出做理想的美術設計。不過,欒賀鑫也感覺到,現在電視劇的制作時間和成本都上來了,美術指導也能有更多的空間去創作一些細節上的東西。

一耳三鉗!包頭燕尾!造型師制表分好品級 也有明知故犯的設計

  播出以來,《延禧攻略》的細節為很多觀眾所津津樂道。與於正的每部制作相似,劇中的設計是否符合事實都是焦點的話題,但這一次,對該劇的肯定聲音比質疑要大。

  造型指導宋曉濤其實也是於正的老搭檔了,當年也曾一起扛過不少爭議。他認為爭議都是正常的事,“的確當年的華麗色彩,是之前在電視這一行沒有出現過的,因為大家都做一些非常保守安全的顏色,很少有人會用這麼激烈的顏色。”



  在宋曉濤看來,自己的每次造型設計,都是根據不同的項目和不同的需要作出的調整。即使都是“宮”系列,《宮3》也與前作有些不同,已經走回寫實的感覺,“因為《宮3》是發生在民間的大宅院裡,我有做過那種很華麗很浮誇的東西,所以那次就做個比較寫實生活的,質感加強了,顏色也比較暗。”

  到了《延禧攻略》,造型已經直接跳躍到古畫的風格。

  於正給了一個提示,他想做還原性比較高的寫實風,但又不能過於傳統,也就是不能像傳統清裝劇那種多少有些過時的感覺,還是希望裡面有精致和細巧的部分。

  所以造型設計基本上都是來源於乾隆時期的古畫,很多古畫裡面的生活方式,都是很雅致的。宋曉濤是香港人,又有在海外求學的經歷,很多古畫的鑒賞經驗,都是來自於以往到處游歷的見聞,還有書店、博物館和網絡上的資料。



  “我會參考那個年代的原有的顏色圖案和配搭,還要貼近這邊的變化。但我覺得萬變不離其宗吧,不能跳躍的太太遙遠,不然就會看得不是很舒服。”

  造型設計的定位都是基於人物本身。富察皇後是個婉約的形象,所以她的衣服都很素淨淡雅。而高貴妃囂張自私,相對不願意守舊,造所以在造型設計上比較有沖擊感,沒有節制其豪華、浮誇的感覺。

  魏瓔珞的進擊之路,在宋曉濤看來也不過是個規范的步驟,從小宮女到最後成為令妃,每一個階段都是根據身份轉換來變更造型。



  從繡花到飾品,宋曉濤都是根據他們的身份和品級來定的,為了防止出錯,宋曉濤還自己畫了一個表格,哪個品級應該戴什麼,衣服上的繡花圖案有幾個,“這個其實並沒有嚴格的歷史規定,但是我覺得你在戲劇裡總是要分清晰一點。這是我自己定下來的規矩,所以就照著我的這個方式,去加他們的飾品和感覺。”

  比如皇後剛開始就戴了很多飾品,後來她都是用通草絨花,因為有根據的東西是不能太改的。小宮女佩戴的都是些品質不會非常好的絨花。妃子也會配一點點小玉石的飾品,根據段位增加頭上的飾品。



  開播之後備受關注的一耳三鉗,實際上是滿人的傳統,但通常不太好表現。這次為了劇情,一耳三鉗有重要的戲份,但又不可能讓所有演員都去打三個耳洞,因為還涉及到恢復的時間,這樣很不現實。所以宋曉濤和她的團隊只能去尋找合適的材料,參照故宮的古物,做出像真度較高的一耳三鉗。



  雖然並不用打三個耳洞,但宋曉濤覺得她們還是挺辛苦的:“如果你被一個夾子夾在耳朵上,下面還吊著一串真材實料的珠子,你覺得會不痛嗎?其實所有人都很辛苦,只不過大家都很配合。”

  包括咬唇妝,其實也是宋曉濤在古畫裡看到的,“只是說剛好有個流行的咬唇妝存在,其實它們之間沒有多大關系。”



  還有一些是明知道錯誤也要做的造型。很多歷史博主肯定了《延禧攻略》中演員梳的包頭,但是卻覺得不該加上個燕尾,因為燕尾要到道光、嘉慶年間才出現。但是於正和宋曉濤還是選擇了包頭加燕尾的設計,因為他們覺得後面的頭發直接梳上去很難看,所以還是要追求視覺美觀。



  如果讓宋曉濤選擇,她認為《延禧攻略》至少應該給她一年多的時間去做造型的准備。但劇組只給了她三個月時間,開機前出了一些狀況之後,造型設計組的籌備時間又少了一些。之後,造型還不斷地在改。裁縫師傅總是連夜趕工到崩潰,然後繼續再趕。

  之所以與於正合作這麼久,宋曉濤說,因為兩人都對創作有非常非常大的熱情,“他沒有考慮賺不賺錢,就是單純地喜歡。”(阿輝/文)

2018-08-16 20:11:05 | 引用
無題
帶夾耳朵的耳環,好痛

2018-08-16 21:08:22 | 引用
SabinLive

發表評論

文章分類
缺省  

Our Sponsors

快速導航
首頁
論壇
Classified Search Engine
黃頁/二手
北美個人空間
免費注冊
登錄

統計
點擊: 8533906
帖子數量: 89027
開辟個人空間: 2013-03-28
最後更新: 2022-06-02

RSS訂閱
 
 
 
 
 

   https://www.westca.com/Space/u=maohu/lang=tchinese.html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