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虎的聊齋
空間首頁 | 博客 | 好友分享 | 相冊 | 存檔 | 朋友和群組 | 個人資料

網友:去了趟大英博物館,我氣死了 

2021-04-21 23:26:36
>>文章內容
@視覺志

作者 | 小恐龍

博物館,是記載文明和歷史的地方。

人對自然和古老有種本能的敬意,在博物館這裡體現的淋漓盡致。

它承載著往昔,讓文物被保存下來之後,在時間橫流中,能有歸所,使得人們相隔幾千年歲月,依然可以跟以往相望。

博物館就是一個國家的靈魂所在,也是民族精神的顯化,博物館裡的每一件文物,都是歷史的見證者。

而博物館這個詞匯,在英國大英博物館這裡,卻成為了歷史恥辱的代表。



大英博物館 圖源:視覺中國

如果是博物館是歷史的幸運,

而大英博物館,則是歷史的罪證。

「01」
恥辱從何而來?

大英博物館開放於1759年,被西方媒體稱為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

它位於英國倫敦,其中最為出名的卻不是本地的風情文化,

而是東方博物館和埃及藝術館。

但在這兩所藏館裡的展品無一不是,殺燒搶掠和販賣得來的。



火燒圓明園

從15世紀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後,便開始了大航海時代,

從此打開了新的世界局面,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經濟。

19世紀以大英帝國為首的殖民主義在全世界內擴張,權力的爭斗,掀起了世界范圍內的戰爭與沖突。

歐洲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利用先進的技術,發起各種手段將其他地區變成殖民地,

去侵略,占領,和洗劫。

在1840年前,英國為了打開中國的市場,將鴉片毒品販賣到中國,不知有多少人為此,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正在吸食鴉片的人

後來林則徐虎門銷煙,中國開始禁毒,此番舉動威脅到了英國的利益,出於這個原因,英國發動了鴉片戰爭,

這次侵華最終以中國失敗告終,割地賠款,

讓中國開始了半殖民地的屈辱歷史。

在這段期間,英國湧現出來一批探險家和考古學家,他們打著保護文物的名號,從世界各地搜刮奇珍異寶。

通過盜挖和劫掠,這群人帶著到手的文物漂洋過海,輾轉到歐洲送回英國,亞非地區被洗劫一空。

這讓英國倫敦至今仍是全球最大的文物交易黑市。



宋羅漢三彩像 現存大英博物館 圖源:網絡

河北省易縣的宋羅漢三彩像,一經出世就引起世界的轟動,其藝術分量不亞於羅馬雕像,屬於十分罕見的寫實佛像。

但在民國軍閥混戰的時期,國外的古董商人四處搜刮,德國人帕金斯得知三彩像的存在後,

便立即前往中國河北,名為“考察”,實則有八尊佛像由他盜賣至歐洲。

而在盜運出境的過程中,至少毀棄了三尊佛像,

經後來調查,河北省易縣羅漢像原來總計16尊,

現如今能查到的只有10尊,

沒有一尊現存於國內。

大英博物館內有一個“斯坦因密室”,裡面堆滿的敦煌畫卷和經卷,數以萬計。

一千年前各國文化在此交匯,佛教的傳播,絲綢之路商人之間的來往,都避不開敦煌。

敦煌文化是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歐亞非三大陸之間碰撞促生的產物。

這裡的壁畫、彩塑、和絹畫正如敦煌的名字,輝煌,繁華,而又盛大,這些極具美感的藝術品,原本應該在敦煌一座藏經洞裡面,現在為何在大英博物館內?



敦煌藏經洞流失海外的繪畫珍品(經變)唐(9世紀)

這就要提一下英國人斯坦因,這個在國人眼裡手段卑劣的盜賊,敦煌文化的破壞者。



馬爾克·奧萊爾·斯坦因(1862-1943年)

斯坦因從1900到1915前後三次到亞洲探險,接近瘋狂的尋找古跡,四處挖掘和偷取文物。

斯坦因僅在新疆和田大規模的發掘遺址,就收獲了1500件文物,

運送回英國之後,鑒於他的學術建樹,英國皇室賜予了他爵位,而這些獲得的成果,都是建立在竊取中國文物之上。

斯坦因的三次探險,最著名的便是敦煌之行,他先是在敦煌附近挖出大量漢簡,後來得知藏經洞後產生極大的興趣。



藏經洞流失海外的珍品
maohu | 點擊: 0 | 評論: 10 | 分類: 缺省 | 論壇: 玩玩樂樂 | 論壇帖子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評論

maohu
無題
當時看守藏經洞的是一名道士,雖然並不知道那些經文的價值,卻也不輕易讓人接近。
在打探到王道士推崇唐僧之後,為了取得信任,斯坦因哄騙王道士,說自己是“玄奘的崇拜者和追隨者”,遠道而來就是要將這批經文重新送往印度。
之後便給了王道士500兩銀子修建道觀,斯坦因前後兩次搜刮走上萬的經卷和五百多幅佛像絹畫,其中包括現在已知最古老的木質印刷書籍《金剛經》。


斯坦因拍攝的敦煌莫高窟 圖源:網絡

斯坦因此行,讓敦煌聲名海外,不少人帶著狼子野心而來,最終導致敦煌文物的大量流失。
據統計:
1907、1914年英國的斯坦因兩次掠走遺書、文物一萬多件
1908年法國人伯希和從藏經洞中揀選文書中的精品,掠走約5000件
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從王道士處,掠走約600件經卷
1914年俄國人奧爾登堡又從敦煌拿走一批經卷寫本,並進行洞窟測繪,
盜走了第263窟的壁畫。
1924年美國人華爾納用特制的化學膠液,
強行剝離盜走莫高窟壁畫26塊
並拿走一尊唐代彩塑。
中國流失在外的文物,總共高達164萬件


被華爾納強行剝離26塊壁畫後的牆面


竊取的飛天佛像

這個觸目驚心的數字,對中國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對此,英國不僅沒有內疚之心,相反的更加肆虐,悲劇就是將美的東西毀滅,
除了中華文明遭受厄運,歐洲文明的源頭,希臘也未能免遭毒手。
希臘的帕特農神廟是人類文明的遺珠,希臘作為歐洲文明的起源,古代建築群壯美而有節奏感,一切都是積極的,昂揚向上的,
古希臘人說“人類是唯一向上看的動物,因為他們能仰望眾神。”
他們的精神明亮,坦蕩,藝術品很明媚,在經歷過戰爭爆炸都未能摧毀的神廟,
卻在19世紀初迎來了至暗時刻。


帕特農神廟的廢墟

英國大使額爾金爵士自稱得到奧斯曼帝國的批准,陸續將僅存的半數雕像運回英國,
這是對神廟毀壞最為嚴重的一次。
等希臘自己的博物館建立起來之後,因為英國政府一直拒絕歸還雕塑,
博物館裡面空空蕩蕩,希臘政府束手無策,只好將殘片收集,用石膏代替被搶走的雕像。
而現在藏於大英博物館的原件,對外展出的 就是希臘不能愈合的傷口。
02
如今屈辱依然存在
英國的血腥行為,不止於掠奪文物,這份傷害一直存在,從未消失。
文物對外部環境的要求極為嚴格,幾經顛沛流離,這些文物在大英博物館有被妥善保存嗎?
事實是沒有。
除了運送過程的損壞,由於對當地文物的陌生,維護技術的缺乏,只能任由成箱珍品的破損日益嚴重。
如果現在去往倫敦,去大英博物館看修復的敦煌壁畫,看到的將會是人物發綠的壁畫。
大英博物館所說的修復,是用化學溶劑去進行浸泡,結果讓原本的壁畫發生變色。


大英博物館內的敦煌壁畫

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唐摹本。
是當今世界現存最早的中國絹畫,
據說之前一直掛在乾隆的書房裡,是他的珍愛之物。
這幅畫作後來被英法聯軍從圓明園搶走,現在成為了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顧愷之《女史箴圖》

《女史箴圖》在修復的過程中曾被攔腰切割成三部分,明清時期的題跋也給殘忍地裁剪丟棄,形成了歷史空白。
對於不容樂觀的畫作,大英博物館內的兩名古畫師,嘗試去用對待日本古畫一樣的方式去修復,
卻讓情況變得更加糟糕,畫作的表面愈加脆弱,並且出現了掉渣現象。
後來大英博物館只能聯系國內的裝裱師,邱錦仙和上海的同事們一起前往英國,看到那些沒有經過修復的文物,
只能像垃圾一樣放在條件欠佳的博物館儲藏室裡,敦煌的絹畫皺成團,有些已經殘碎不堪,甚至破的只剩下幾厘米。
邱錦仙不忍離去,看著這些中國文物,無比心疼,她最終決定留在大英博物館裡修復中國古畫,現如今已有20年。
在國內修復師心裡,對文物的感情,更加深沉,在他們看來,
文物為的是讓精神文明得以傳承,文化能夠傳播,他們肩負著歷史責任,
在日復一日的修補工作中,為的就是能保留住幾千年前的生活歲月,讓器物重新變回最美的樣子。
這樣的保護才是對歷史的尊重,他們愛惜每一樣文物視如己出,
而大英博物館由於不是自己的民族文化,對文物缺少歷史情感,他們做的只是將美獨占。
在這期間中國的裝裱師,不僅修復了《女史箴圖》,還有明代畫家吳偉的《鳳凰仕女圖》與朱邦的《北京宮城圖》。
相比之下,修復師苦苦想要留住的東西,大英博物館的行為更像是抹殺,
在20世紀,大英博物館為了滿足贊助人對古希臘雕塑的想象,將掠奪的古希臘雕塑進行打磨,刮去表面,使其變白,變得和古羅馬雕塑一樣。

實際上的古希臘並非“白色文明”
真正的古希臘雕塑是五彩斑斕的,異常華麗,


古希臘青銅御者 圖源:網絡

在雕塑身上的藍色被稱為“古埃及藍”,是從古埃及傳到了希臘,還有一些顏色則是來源於波斯。
雕塑原本整體流光溢彩,眼睛有寶石嵌入,顯得典雅又雄渾。
許多雕像殘留下的歷史細節和顏色就這樣消失了。
大英博物館一直在持續這種傷害,是因為他們把錯誤看得理所應當,
在他們眼裡,只有他們才配擁有世界上無價的珍寶,
也只有他們有欣賞藝術品的能力。
他們熱衷於把別人的痛苦,當作勳章掛在胸前。
03
屈辱不能被遺忘

大英博物館幾乎包括了地球上所有古老的文明,如此洋洋可觀的藏品,
正是源於英國強盜式的行為。
大英博物館曾公開支持,反對殖民主義,反對種族歧視,但面對要求歸還文物的聲音,
大英博物館捂住雙耳,用一貫的說辭遮掩自己的虛偽。
“你們國家沒有良好的保存設備,還回去會損壞文物。”
“如果東西都還給你們了,我們大英博物館就空了。”
這樣的回答,只能彰顯所謂的西方文明,也不過就是偷竊者的表演,
因為這些東西本來就不是他們自己的。
強占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別人說出真相,自己就只能心虛的沉默和狡辯。
利用戰爭竊取他國文物不僅沒有正當性,也違背了國際法。
而這些文物真正的故土,才應該是它們的歸屬。
隨著四月份德國歸還了尼日利亞的青銅器,對英國歸還“殖民戰利品”的呼聲越來越高,英國約翰遜卻撒謊聲稱帕特農神廟的雕塑是“合法獲得”。
近日,香港警務處副處長郭蔭庶接受西方媒體訪問時,對於之前香港效忠英國法律,現在卻效忠中國法律時,
他說:“作為中國人,我的忠誠從未改變。”
並且他用了一個絕妙的比喻,諷刺了大英博物館的行為。
“一個賊人不會因為好好保護偷回來的文物,就代表他的本意都是良好的。”
英國先是偷走我們的土地,接著又想偷走我們的文明。


圖片來源:網絡視頻
無論大英博物館出於怎樣的動機,在所謂的“保護”之下,都不能掩蓋這些文物是被掠奪的事實。
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吸食其他國家的血液,一直都是英國的本性,
而大英博物館就是最好的鐵證。
文學家雨果曾經寫過這樣一封信,信裡說:
“有一天,兩個來自歐洲的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洗劫財物,另一個強盜放火,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今天,帝國居然還天真地以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圓明園富麗堂皇的破爛拿來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會把這份戰利品歸還給被掠奪的中國,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試想若幹年後,英國父母帶著自己的孩子,站在大英博物館裡,
面對無法回到故鄉的文物,他們是否敢直視那段歷史?
將自己國家過去的卑劣講述給自己的孩子們說:
這些東西都是偷來的。
他們沒有勇氣去接受時間的審判,只會去編造一個又一個謊言。
繼續霸占本就不屬於他們的一切。
但這些文物,它們原本就是屬於我們的,歸還理所應當,
而當我們再看這段歷史這些傷害,
所能做的 就是不要讓它們再次被遺忘。

參考資料:

《相隔千年宛如初見 夢你千萬遍》央視新聞

《在大英博物館修中國古畫》三聯生活周刊

《國寶檔案》

《大英博物館文物來源之爭:後殖民時代,西方博物館如何重塑合法性?》界面文化

2021-04-21 23:26:56 | 引用
無題
留在中國現在也可能沒了

2021-04-21 23:37:56 | 引用
pws07
pws07
無題
文革時期有多少文物燒了

2021-04-21 23:38:26 | 引用
無題
說這話的人不知道破四舊和文革吧?

2021-04-22 14:49:00 | 引用
guokybh
春月
Re: 網友:去了趟大英博物館,我氣死了
如果人傻被氣死也活該。 文化不分國界。 放在大英博物館起碼現在還能看到, 要留在國內早就灰飛湮滅了。

敦煌的王道士就後悔當初沒有把更多的文物給英國人。王道士在洞裡清出來交給大清政府的文物就遺失很多, 或者被各級官員貪污了。但交給英國人的就全部保存完好。

2021-04-22 15:04:59 | 引用
Re: 網友:去了趟大英博物館,我氣死了
那就直接氣死唄

2021-04-22 15:15:01 | 引用
Dura
福大豬
無題
有華人巨款買下送回國

2021-04-27 07:29:04 | 引用
無題
除非想拿來買賣,不然就是人類的遺產。

2021-04-29 22:52:05 | 引用
Billydoo
cayenne
無題
毛虎在加西也呆了快10年了吧?怎麼心智和拳民沒啥區別呢……

2021-04-29 22:54:31 | 引用
無題
都得以保存,萬幸

2021-04-30 09:22:54 | 引用
smschat

發表評論

文章分類
缺省  

Our Sponsors

快速導航
首頁
論壇
Classified Search Engine
黃頁/二手
北美個人空間
免費注冊
登錄

統計
點擊: 8536670
帖子數量: 89027
開辟個人空間: 2013-03-28
最後更新: 2022-06-02

RSS訂閱
 
 
 
 
 

   https://www.westca.com/Space/u=maohu/lang=tchinese.html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