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首頁 | 博客 | 好友分享 | 日記 | 相冊 | 書簽 | 存檔 | 朋友和群組 | 個人資料 | 留言
Caterpillar
 

Emirato

 
文章分類
 
吃-吸納  
穿-展示  
住-靈魂  
行-作為  
 
標題搜索
 
 
 
最新帖子
 
我去城裡轉了一圈
無聊
濕版攝影 2021
濕版攝影
首次手沖電影卷
Polaroid 110A 到 4x5的改造
xpan
Vancouver
街拍
照片的裁剪
 
Our Sponsors
 
 
快速導航
 
首頁
論壇
Classified Search Engine
黃頁/二手
北美個人空間
免費注冊
登錄
 
友情鏈接
 
更多...
 
統計
 
點擊: 1139287
帖子數量: 865
開辟個人空間: 2008-10-12
最後更新: 2022-03-26
 
RSS訂閱
 
 
 
 
 
 
 
 

遠逝的輝煌――Voigtlander經典機型回顧 zt 

文章內容
  2011-10-19 14:08:41  
  Cosina與Voigtlander

  我不知道壇子裡大多數朋友是不是通過Cosina才開始注意Voigtlander這個牌子,但至少我自己是這樣。那還是幾年前的一個下午,偶然在一家相機店的櫥窗裡看到一台模樣怪怪的相機。當時引起我注意的是從設計上看這明顯是一台新機子,不是什麼老古董,但是居然連取景器都沒有。另外就是相機的牌子“Voigtlander”似乎在什麼地方曾經見過,但又沒什麼深刻的印象。實在很難想象一個新的品牌會取一個如此難記的名字,那麼應該是有些什麼歷史上的淵源吧。而從古典的商標設計風格上,我似乎又嗅到了一點歐洲沒落貴族的氣息。這到底是一台什麼相機?Voigtlander到底又是一個什麼樣的牌子?我的心中不由得湧出一串疑問。

  這是一部什麼相機很快就清楚了,因為後來到處都是關於這部相機的介紹。而Voigtlander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牌子就不是那麼容易弄清楚的了。零零星星的資料不少,系統性的介紹卻不多見,只好靠自己一點一點去找。漸漸的,當我發現自己對Voigtlander了解的越多,就越是覺得裡面世界的豐富和精彩,也越是癡迷於她無窮的魅力。

  Voigtlander的歷史

  Voigtlander是歐洲歷史最悠久、產品種類最豐富、技術水平最高的照相機和鏡頭生產廠家之一,產品覆蓋了從大畫幅、120到135的幾乎所有相機和鏡頭產品領域,擁有好幾項世界第一的技術創新。毫不誇張的說,從整體實力上講當時除了Zeiss Ikon這位超級巨人以外無出其右。

  Voigtlander最吸引我的地方還在於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其設計上的獨創性。如果說Leica、Zeiss這樣的廠家就象武俠小說裡的名門正派,那麼Voigtlander就多多少少有些魔教邪派的味道,武功招數不那麼循規蹈矩,但又往往有其奇妙之處,讓你驚訝之余又贊歎不已。

  二是其工藝的一貫精湛。歐洲相機廠家產品一般檔次劃分的很清楚:象Leica、Alpa的產品跟Agfa、Balda的產品不管是價錢還是工藝都相差甚遠。Zeiss的高檔機型可以說是不惜工本,低檔機型則經常是粗制濫造。極少有廠家象Voigtlander這樣即使在很多中低檔產品中也能保持很高的工藝水平。

  可惜無情的市場從來都不是適合那些有個性的品牌生長的沃土。如今大多數的德國牌子已經不知蹤影,即使日本廠家中比較有個性的Olympus、Konica等也早就退出了主流市場,恐怕Pentax也為期不遠了。Voigtlander在50年代被Zeiss收購,後來又被賣給了Rollei,命運也頗多曲折。雖說能夠經受住市場殘酷考驗的品牌無疑是最優秀的,但作為器材發燒友來說,往往是那些並不那麼完美但卻充滿個性的機器更加值得回味。今天CMNP的很多產品就象是從同一個模子裡倒出來再貼上不同的商標,有時不免讓人感到太單調乏味。回顧半個多世紀以前那個上百個相機廠家群雄割據的年代,讓人感覺就象回到了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戰國時期,最光輝燦爛的文化往往要在這樣一種環境裡才能夠誕生出來。

  本文試圖對Voigtlander歷史上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機型加以介紹,但重點不是放在相機具體的性能指標上.這主要是基於兩個原因:一是同一型號的機器往往鏡頭、快門等有多種組合,一一列舉不僅繁瑣而且枯燥;二是性能指標等數據也很容易從網絡等各種途徑進行了解。所以我更注重的是介紹每款相機的背景、特點以及個人的一些主觀感受。有幾款相機實在太少見,就只能根據一些資料紙上談兵了。一部分參考書籍我在另一個帖子裡談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另外本人寫下此文純粹憑一時之興趣,考證上有疏漏之處,還望各位DX批評指正,在此感激不盡。

  Voigtlander早期的相機

  Daguerreotype“cannon”:這部相機在攝影史上可謂舉足輕重。她擁有第一支經過科學計算設計出來的相機鏡頭,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全金屬相機。鏡頭的光圈達到了f3.7,現在看來可能不覺得什麼,但那還是在1840年!當時其它相機鏡頭的光圈只有這支鏡頭的十幾分之一而已。 這部相機的照片出現在Mckeown那本書最新版的封面上,和Leica M6擺在一起,由此也可看出其在歷史上的顯赫地位。

  

  120折疊相機Prominent:1932年推出,是當時功能最多,結構也最復雜的120折疊相機。畫幅可以在6X4.5或者6X9之間切換,同時取景器也有相應變化。機身帶有一個精度很高的裂像測距儀和一個消光法測光表(extinction meter),那個時候在機身上集成測光表的機器還非常少見。

  可以看出當時Voigtlander的設計思想是把所有能想到的功能都集中到一個機身裡,結果出來的是這樣一部功能強大而又造型奇特的機器。這部相機讓Zeiss感受到了很大的威脅,第二年便推出了一個新機型進行還擊。Zeiss針對Prominent的一個弱點,那就是取景器和測距儀分開的太遠,使用很不方便,設計出一套全新的測距裝置,結果證明非常成功.在後續機型上一直沿用了下去,後來還移植到了135的機器上。這就是著名的,被很多人視為世界上最好的120折疊相機Super Ikonta系列的問世。不管怎麼說,Prominent能比Super Ikonta早一年出來搶到風頭還是很不容易的。

  

  Bessa IIicon_razz.gifrominent不管是在當時還是現在看起來都是一個另類(當然這樣的另類在Voigtlander的產品裡並不算少見),Bessa系列才是Voigtlander120折疊相機的主打機型,生產時間從30年代一直延續到50年代。模樣也規矩多了,比較符合名門正派的審美標准。特別是到了1950年,Voigtlander在以前的Bessa RF機型上加以改進,推出了這部Bessa II,不但成為Bessa系列的顛峰之作,也是當時唯一能在機身功能、鏡頭成像和制造工藝上可以和雄霸天下的Super Ikonta一與爭鋒的機器。

  Bessa II的機身保持了Bessa系列一貫的流線型設計,與Bessa RF最大的不同是機身由黑色改成了白色,我個人覺得這樣造型顯得更加優雅。值得一提的是Bessa II有少量型號配備的是Apo-Lanthar鏡頭.帶這種鏡頭的Bessa II價格極為昂貴,於是有很多人幹起了偷梁換柱的勾當,把其它Voigtlander機器上的Apo-Lanthar鏡頭拆下來裝到Bessa II上去。買的時候可要睜大眼睛看清楚,至於具體怎麼區分McKeown那本書裡有講。

  

  120雙反相機Superb:Superb是Voigtlander在120雙反這個領域裡非常著名的但也是唯一的傑作,除此以外Voigtlander在這個領域裡沒有什麼建樹。推出的時間是1933年,當時Rolleiflex出來時間還不長,在市場上還沒來得及形成絕對統治地位,所以象Superb這樣的另類還有一些生存空間。等到了二戰以後,全世界的120雙反都變著法子想扮成Rollei的孿生兄弟,Superb這樣的另類估計就很難出來了。

  

  Superb其實遠看著也挺象部普通的“Rolleiflex流”雙反的,走近一看才發現這家伙肚子裡名堂多多。首先過片方式是橫走而不是象其它雙反那樣縱走,所以打開後蓋的方式也跟別人不一樣,是左右水平打開。Superb最獨特的是那套所有雙反裡最復雜的視差校正機構,整個取景鏡頭居然會隨著焦距的調整向下轉動而不是始終保持與拍攝鏡頭平行!估計也只有V的工程師能想出如此毫不妥協的解決方案了,也難怪他們要在產品宣傳手冊裡大吹特吹。

  另外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如果你仔細觀察Superb的快門速度轉盤,會發現所有的數字都是反過來刻的。因為有一個小鏡子把快門速度反射到機身上方,這樣攝影師在俯視取景的同時就可以觀察到快門速度而不用把專門頭湊到機身前面去看。怎麼樣,絕吧!

  135旁軸相機:啊,終於說到135旁軸了。這是讓我最興奮的一部分,也是Voigtlander的風格表現的最淋漓盡致的一個領域。有趣的是,不知出於什麼原因,135旁軸相機長期以來一直是Voigtlander龐大的產品家族裡的一塊空白。等到Voigtlander真正進入135旁軸相機市場的時候,已經是在40年代末50年代初了。這時市場的劃分已經頗為明朗:在高檔的可更換鏡頭旁軸相機領域,Leica和Zeiss兩大高手打得難解難分,沒有第三個廠家能提供可以與之相匹敵的產品。在中檔的折疊相機領域,最威風八面的是Kodak的Retina系列,幾乎已經成為這個領域的代名詞。在這種阻力重重的情況下,Voigtlander仍然奮力突破,而且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在幾乎同一時間高、中、低檔全線出擊,推出Prominent、Vitessa 、Vito三個系列,在135旁軸相機這塊沃土上綻放出最絢麗的花朵。

  Prominent:對,我沒打錯,就是Prominent。Voigtlander把以前的那款120旁軸的名字又用在了這款135旁軸上,不知是不是因為覺得這個名字夠威猛。類似的事情Zeiss也幹過,Contaflex這個名字就被用過兩次。不過相比之下Voigtlander還稍微象樣一些,至少兩個Prominent都算是頂級機型,而Zeiss的後一個Contaflex從檔次上講跟前一個就差的太多了。

  Voigtlander推出Prominent的時候可謂雄心勃勃,力爭在Leica和Contax兩大頂級系列的夾縫中打出一片天地。為實現這個目的Voigtlander在Prominent身上沒少下功夫。Prominent制造工藝的精湛是很多人都認可的。要說超過Leica當然太誇張了,但我個人覺得比Contax要高出那麼一點點,我是一直覺得Contax粗獷有余,精致不足。從35mm到150mm的幾支配套鏡頭也是好評如潮,尤其那支50/1.5 Nokton更是被譽為50年代最好的大口徑標頭之一。Voigtlander還專門生產了Leica M39的版本,擺明了要跟Leica一較高下。這支頭在二手市場上很是搶手,比Prominent卡口的版本再加一個Prominent機身還要貴出好多。在功能上,Prominent和競爭對手最大的區別在於其使用的是鏡間快門,可以提供在所有快門速度范圍內的閃光同步,對專業攝影師來說確實有一定的吸引力。

  遺憾的是Prominent在市場上並沒有取得預期的成功。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鏡間快門雖然提供了閃光攝影上的優勢,但由於其結構上的先天缺陷,也嚴重限制了配套鏡頭的范圍。跟Leica和Contax多年苦心經營發展起來的龐大鏡頭群相比,Prominent那幾支鏡頭實在顯得太弱小了。另外Prominent的機身操作性實在是讓人吐血,比如調焦是由轉動機身左上方那個一般是用來倒片的旋鈕來完成,既不方便又影響了握持的穩定性,可以說這是我見過的最愚蠢的調焦方式了。取景目鏡的位置也很不合理,居然會靠近機身右側,象我這種左眼對焦的人幾乎就沒辦法用了,甚至讓我懷疑那個設計師是不是左撇子。不客氣的說,Prominent簡直可以作為相機人機工程設計的經典反面教材,失敗的命運幾乎是無可避免的。

  盡管如此,作為Voigtlander沖擊135高端市場的排頭兵,再加上其自身的獨特個性,Prominent還是很讓人懷念的.至少我是很懷念自己出掉的那台的,以後有機會還是要再買一部回來。

  

  Vitessa:雖說Voigtlander生產的另類機器不少見,但是Vitessa絕對可以穩居另類排行榜三甲之列。在Voigtlander於同一時期推出的Vito、Prominent兩個系列中,可以看出不同型號在設計上的相互影響。比如Vito III身上可以找到Prominent的影子,而Vito IIa明顯又跟Vito B有血緣關系。但是Vitessa實在是太獨一無二了!真不知是哪一個怪才天馬行空的設計,居然又能得到主管的同意把她變成了實實在在的產品。要是在其它廠家,估計多數是會胎死腹中的。在Vitessa身上,可以充分領略到Voigtlander對獨創精神的包容和支持,雖然這也讓他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從外型上講,簡單的說就一句話:Vitessa是所有Voigtlander的機器裡最為漂亮的一款!很多人都認為它簡直就是一件藝術品。從制造工藝上講它也屬於Voigtlander裡的頂級產品,Kodak 的Retina與之相比可以說差距是明顯的(後期的幾款好一些),Zeiss曾經寄予厚望的Contessa也略顯粗糙(所以我比較下來還是把Contessa出掉了)。但是從操作性上講,雖然Voigtlander在宣傳手冊裡吹的天花亂墜,我卻個人以為與其說這部機器適合專業記者使用,倒不如說更適合被器材發燒友拿在手裡玩弄。

  

  Vitessa平時像一位嫻靜的少女,渾身上下圓滑的線條顯得收斂而含蓄。但是一旦鏡頭蓋打開,頓時就變成了一架張牙舞爪的作戰武器。雙開門的鏡頭蓋是它的一大特點,但是我不得不承認這個鏡頭蓋不論是打開還是關閉都不如其它單開門設計的機器來的方便,不但兩支手都要抓,而且兩只手還都要硬。頭頂上那根天線杆是Vitessa的招牌設計。天線杆平時是縮在機身裡的,拍攝時才拉出來。把這根天線杆按到底再彈回原位,過片和上緊快門就同時完成了。Voigtlander對此項設計甚是得意,號稱專業記者在連續拍攝時右手可以紋絲不動,僅靠左手食指就能完成過片和上緊快門。看上去似乎看美,但是實際操作起來你會發現其實用左手還是沒有右手方便,反正我自己是這樣覺得。而且這根天線杆也是它一個命門,由於裡面機械傳動機構很復雜,變成了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最常見的就是怎麼也縮不回去,只能直直的挺在外面,變成了一根名副其實的天線杆。不過Vitessa確實是最適合拿在手裡擺弄的一部機器。不光是鏡頭蓋和天線杆,機身後蓋、倒片旋鈕、測光表(Vitessa L才有)、調焦旋鈕都很有特色,娛樂指數沒有其它機器可以比的上。

  Voigtlander後來還推出了Vitessa T系列,把折疊鏡頭改成了固定式的,同時還加了幾個可更換鏡頭。不過我覺得這樣一來Vitessa機身線條的美感就被完全破壞了,實在是得不償失。

  Vito:與Prominent和Vitessa相比,Vito系列的檔次是最低的,絕大部分型號連測距儀都沒有。但實際上,Vito才是這三個系列中V真正在商業上取得巨大成功的產品。Vito摒棄了Prominent和Vitessa身上那些充滿創意卻不切實際的東西,造型簡潔流暢,最難得的是工藝仍然非常之精湛,使之與競爭對手相比顯示出明顯的優勢。Vito系列的生產時間一直延續到70年代,並在其基礎上衍生出Vitomatic、Vitoret、Vitrona等多個系列機型,可以說為Voigtlander在135旁軸相機領域打下了大半座江山。

  Vito其實包括兩個相差很大的子系列,一個是折疊機型,包括Vito、Vito II、Vito IIa、Vito III;另一個是非折疊機型,這個系列型號太多,就不一一列舉了。折疊機型裡可以說每款都值得一提。最早的型號Vito(為避免混亂,經常被叫做Vito I)在1939年就出來了,是Voigtlander的第一款35mm相機。但由於二戰的影響,這個型號在戰爭期間產量很小,到了40年代末才開始大量投產。Vito I有一些質量問題,並不算成功,只能算是Voigtlander在35mm相機領域的一塊探路石。著名的Color-Skopar鏡頭就是最先裝備在這個型號上的。到了1949年,Vito II出來了。外型上與Vito I相比變化並不大,但是可靠性有了很大提高。Vito II成為第一款成功的Vito系列機型。

  

  緊接著Voigtlander又推出了Vito III,這個型號在所有Vito系列裡是很特別的,因為她已經不再是一個中低檔的機型,從設計上講Vito III與Prominent而不是前面的兩個Vito更相似。Vito III配備的鏡頭也是Vito系列裡最好的,著名的Ultron 50/2是當時的經典名頭之一。了解Cosina後來推出的Voigtlander Bessa系列鏡頭的朋友應該對Color-Skopar、Ultron、Nokton這些名字應該都耳熟能詳了吧,現在知道來歷了。由於Vito III特殊的地位再加上其不大的產量,其收藏價格遠遠超出Vito系列其它型號,甚至比Prominent還要貴不少。

  

  Vito IIa是Vito折疊機型裡的最後一款,也被很多人認為是外型最漂亮的一款。在這部機器身上我們可以很容易看出Vito B(下面馬上就要介紹)的風格,由此也可見Vito B的影響有多麼深遠。非折疊機型雖然型號眾多,但都是源自最早的Vito B這一經典設計。

  

  Vito B實在是一部很小巧可愛的機器,輕輕松松就能抓在手掌裡。從功能上講Vito B實在是簡單的不能再簡單了,但是即使在如此簡單的一部機器上Voigtlander也並沒有犧牲工藝以降低成本,現在二手市場上到處可見成色極新、功能完好的Vito B,半個世紀的風霜在她身上幾乎留不下什麼痕跡,實在令人歎服。

  

  Vito系列的成功促使Voigtlander繼續開發Vitomatic、Vitoret、Vitrona等機種,仍然是以Vito B為基礎的設計。令人遺憾的是從60年代中期開始工藝水平有明顯下降,看來Voigtlander也不得不在市場壓力面前低頭了。1964年推出的Vitrona是世界上第一部內置電子閃光燈的相機。Vitrona可以算作Voigtlander在相機歷史上留下的最後一個光輝的印記,因為幾年以後這個曾經風雲多年的名字就不將再作為一個獨立的品牌而單獨存在了。
∽Emirato∽ 點擊: 0 | 評論: 8 | 分類: 吃-吸納 | 論壇: 攝影交流 | 論壇帖子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評論

麥高
無題
麻煩LZ重貼圖片

全掛了

怎麼想手福倫達了?

2011-10-19 19:10:38 | 引用
無題
剛拍下一個Voigtlander Vitessa 折疊,陪retina 和 contessa

2011-10-19 19:13:56 | 引用
Emirato
Emirato
Re: 遠逝的輝煌――Voigtlander經典機型回顧 zt
icon_mrgreen.gif







2011-11-18 21:05:54 | 引用
無題
這是用ADVANCE 膠卷的?

2011-11-18 21:15:50 | 引用
麥高
Emirato
無題
麥高 寫道:
這是用ADVANCE 膠卷的?


不是。正常的35mm

我正好順手拿到了那個盒子,就擺上了。



2011-11-18 21:40:19 | 引用
無題
怎麼有根高高的煙囪?

2011-11-18 21:47:43 | 引用
Coconut
Emirato
無題
Coconut 寫道:
怎麼有根高高的煙囪?


這款國內叫天線機。

那個是過卷的壓軸。

還有個好玩的,就是調焦距,不是轉前面,是轉後面的一個輪子。


2011-11-18 21:52:10 | 引用
無題
村長,買套拍靜物的工具吧

2011-11-19 08:21:36 | 引用
麥高

發表評論

The images, logos, trademarks used on this site and all forwarded content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We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comments posted by our visitors, as they are the property of the poster.
All other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copyrighted by 加西網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