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首頁 | 博客 | 日記 | 相冊 | 書簽 | 存檔 | 朋友和群組 | 個人資料 | 留言
自  我  介  紹

竹山清泉

分  類
上傳  
日  志
此功能已被空間主人關閉
搜  索
 
訪  客
此功能已被空間主人關閉
導  航
信  息
點擊: 8235
帖子數量: 14
開辟個人空間: 2016-07-18
最後更新: 2019-09-09
RSS
 
 
 
 
 

圖說黃河奪淮入海,數百年間蘇北海岸線東移百余裡 

文章內容
Posted by 竹山清泉 2019-05-24 20:10:00
圖說黃河奪淮入海,數百年間蘇北海岸線東移百余裡,鹽城不再靠海

2018-07-28 15:34



承載著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黃河曾以頻繁的決口改道著稱,其在12世紀至19世紀中葉期間曾經南下淮河入海,給江淮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帶來了深刻變化。

發生在南宋初期的黃河奪淮入海乃人為所致,目的是以水代兵,妄圖阻止金軍鐵蹄南下。

建炎元年(1127年)十月,畏金如虎的高宗趙構不顧宗澤等人勸阻,以巡幸東南為名,自南京應天府(現今河南商丘)逃往揚州。然而此舉卻招致了金軍新一輪的大規模攻勢。1128年十月,金將完顏宗翰和完顏宗輔會師於毗鄰黃河北岸的濮陽,代理東京留守杜充為求自保,竟掘開黃河堤壩。洶湧南下的黃河水並未發揮御敵功效,卻給黃淮之間的百姓帶來無盡災禍。此後黃河常常“或決或塞,遷徙不定”,泛濫成災已成家常便飯。



元明時期,因統治中心位居北方,為維護大運河南糧北運重任,在治河策略上大體遵循著避免黃河向北潰決的思路,所以北堤南分成為了遏制黃河水患的常用方法。所謂北堤南分,就是在黃河北岸修築提拔,迫其南行,而後疏浚黃河南下的通道,使其分多路分別入淮入海,然而此舉卻使黃河挾沙能力下降而極易發生淤塞風險。後經潘季馴治河,黃河下游河道才結束“忽東忽西,靡有定向”的局面。潘季馴自明代嘉靖四十四年(1565)到萬歷二十年(1592),共四次主持治河工作,其在黃河兩岸和洪澤湖周邊修築堤壩,以實現“築堤束水,以水攻沙”。經過此次治理,黃河下游河道大體穩定在了經徐州、泗水進入淮河故道一線。

黃河奪淮入海給江淮地區的自然地理變遷帶來了深遠影響,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首先是洪澤湖和高郵湖的形成。黃河奪淮入海帶來的泥沙侵占和淤塞了淮河原有的入海通道,這使得排水不暢的淮河在盱眙以北和淮安以東地區積聚而逐漸形成了中國第四大淡水湖泊洪澤湖。而失去原有入海通道後,淮河被迫從盱眙以東的三河,經高郵、揚州進入長江。然而這條新的入海通道無法承載淮河充沛的水量,所以在該條線路的淺窪地帶逐漸匯聚出了高郵湖和邵伯湖等大型湖泊。

黃河奪淮入海對江淮地區自然地理的影響還體現在蘇北蘇中海岸線的變遷。北宋時的蘇北蘇中海岸線以范公堤為准。范公堤為捍海堤壩,因紀念首倡者和實際推動者范仲淹而得名,自鹽城阜寧縣至啟東呂四港鎮,長度將近三百公裡。范公堤的主要功用是“束內水,隔外潮”,也就是使內陸河水不傷害鹽業,使海洋潮水不傷害莊稼。但隨著黃河奪淮入海,范公堤以東因泥沙淤積而形成陸地,蘇北蘇中海岸線亦開啟向外延伸步伐。下面講解幾個代表性的示例。



首先是黃河出海口的變遷。16世紀時黃河在雲梯關入海,1700年(清代康熙三十九年)在雲梯關東北45公裡處的八灘入海,到19世紀中葉,又向東北方推進18公裡而至大淤尖。其次是因海而生的鹽城距離海洋越來越遠。鹽城因靠近大海,環城皆鹽場而得名,但鹽城距海的直線距離已從唐宋時的近在咫尺變成了現如今的五十余公裡。再有就是郁洲島與大陸相接。古代郁洲島就是現今連雲港市的雲台山,其“周回數百裡”,在1711年的時候與大陸連成一片。受黃河奪淮入海的影響,蘇北蘇中海岸線在數百年間整體向東遷移了五六十公裡。

1855年(鹹豐五年)黃河在河南蘭考北岸的銅瓦廂決口,原本自蘇北入海的黃河河道,因水源斷流而迅速化為遺跡。黃河結束了奪淮入海的歷史,而蘇北蘇中的海岸線亦趨於穩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評論

現在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或者回復。

發表評論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