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西老拙

  • 老拙

統計信息

點擊: 12786
帖子數量: 9
開辟個人空間: 2015-11-23
最後更新: 2022-12-10

文章分類

上傳  

最新日志

此功能已被空間主人關閉

最新訪客

此功能已被空間主人關閉

RSS

  •  
     
     
     
     

 
法印
[ 2022-07-19 21:38:27 | By: 老拙 ]
 
什麼是佛法的基本觀念?拿什麼印證?或者說,佛法與非佛法以及外道的差別在哪裡?

流行的一種說法:從因果關系的角度立論,發了菩提心,因為它種下了成就菩提之因,就是佛法;否則,未發菩提心,就是外道。

發菩提心固然重要,設立目標下定決心中途不退。但是依因果關系,立足於發心,把差別定義在因上,仿佛在籽中尋求西瓜與南瓜的差別,難窺全貌。值得注意的是,佛法的法不僅僅只包含因果關系之生滅法。佛法講因果,但是反過來,借用因果關系講佛法,建立佛法,表面嚴謹,實則有缺失。


...... [更多...]
 
 
 
佛法,從哲學的觀點看
[ 2022-05-11 18:58:34 | By: 老拙 ]
 
哲學涉及主觀客觀關系,本體(本源)論,認識論等根本的問題。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一切的本源,精神只不過是物質的功能,人如機器,人死如燈滅。與唯物主義相對的是唯心主義,例如,柏拉圖將本體視為永恒的先驗的理念。當然,還有將世界的本體歸於非精神非物質的第三類元素,主張精神與物質由此類元素衍生而來。但是,總而言之,不管哪種哲學主義或主張,首先面對的其實是我們每個個人的存在,我思故我在。面對疑惑,哲學的探索,是以人的心靈的(自我)意識功能為出發點,在感官(對象),經驗,理性(包括以非理性為訴求的理性文字表現形態)中做種種取舍以立足,再以邏輯的方式思辨展開,以期達成對人以及周圍環境抽象的認知,甚或其它形而上問題的判斷。


...... [更多...]
 
 
 
學佛是人生最大的享受
[ 2022-05-03 19:20:09 | By: 老拙 ]
 
佛法修行的目標是常樂我淨。佛法的樂是超越的解脫,達根本的自在。常言自性涅槃寂靜。其時法性法印佛法知見實實在在的交合,非由修得,但污染則不得。經雲菩薩摩訶薩應住般若波羅蜜。然而末世時代,且不說路途堅難,至多淺嘗輒止不過觸碰後殘留後續勢力深遠綿長。

佛法的不共之樂不易獲得,然而,之前開始修定過程中也生樂,謂共法,不究竟。或微妙或強烈,一分耕耘一份收獲,宿世少栽培,故淺薄短暫難持久,但據此易擺脫世間的低俗情趣,不一樣的活法,何償不是一種提升。


...... [更多...]
 
 
 
威音王已前即得
[ 2016-03-23 08:52:58 | By: 老拙 ]
 
前與道友討論玄覺見六祖,簡單注解幾句。

玄覺禪師,溫州戴氏子。少習經論,精天台止觀法門。因看《維摩經》發明心地。偶師弟子玄策相訪,與其劇談,出言暗合諸祖。策雲:「仁者得法師誰?」曰:「我聽方等經論,各有師承。後於《維摩經》悟佛心宗未有證明者。」策雲:「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以後,無師自悟,盡是天然外道。」曰:「願仁者為我證據。」策雲:「我言輕。...

發明心地。 ..出言暗合諸祖。...悟佛心宗 都是見六祖前已開悟的證據.


...... [更多...]
 
 
 
佛教、佛學、佛法
[ 2015-05-21 13:00:15 | By: 老拙 ]
 
佛教、佛學、佛法這三個范圍不同,我佩服的、皈依的、信仰的,是佛法。佛教是個宗教,到廟上修個佛像,拜拜,這是宗教。真正的佛教反對拜偶像,佛反對拜偶像,是後世把他供起來的……你問我信仰什麼,我信仰睡覺。就像剛才第一位先生問的“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切不受拘束。——南懷瑾《南懷瑾演講錄》

借用 南懷瑾 先生這一段.

佛教、佛學、佛法 這三個范圍在每個人那裡都不同.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