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美国人何伟先生的一封信及所写书出版后的感言

文章内容

  2012-03-21 12:03:39
这儿只贴出原文的两段,全文请点击下面的链接。
www.21ccom.net/article...55804.html

但愿何先生的祝愿在今后得以实现。

--------------------------

何伟:我会回到中国,也许不再离开
发布时间:2012-03-19 15:41 作者:何伟

我只愿精确描述中国农村发生的巨变


  你提到乡下,还有我在涪陵的时候喜欢徒步。地方风景对我来说非常重要。那时我经常在乡下跑步数公里,每过一段时间就会进行一次长距离的徒步,有时候会在我的帐篷里过夜。我喜欢这样的游历方式。去涪陵之前的1995年,我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徒步穿越瑞士。我从这个国家的一边走到了另一边,走了1200公里。这两个月里我没有乘坐任何交通工具——只是用脚走路。我喜欢用这种方式去观察一个地方,所以在涪陵徒步我感到非常自然。


  当然,我意识到中国乡村时刻在变。我从我的学生那里知道这一点——我很快发现他们不会再回到农田。我看到太多的农地变为城邦。离开涪陵之后,这种过程仍在加速,现在它是中国最大的议题之一。我不知道解决办法是什么。


  我感觉到农民没有被公平地对待,因为他们在中国没有和城市居民一样的财产权。他们的土地可以用极低的价格被合法地占有。这种情况需要被改变。农民不会抱怨太多,相反,他们经常会选择离开故土并在城市寻求工作。


  你问我认为中国现在需要什么。作为一个作家,我并不乐于给出建议或者做出预测。我把我的工作看作是描述性的,而非规定性的。我是说我试图力求准确地描述人和地,但我并不试图去前瞻未来,或者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中国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多年以来的观察,让我对于中国人民的能力非常乐观。同时,对于挑战我也保持现实主义的态度。中国人工作勤奋,天资聪颖,但是他们并没有其他地方的人所拥有的资源,庞大的人口使得资源分配成为难题。过去不好的历史阴影仍对中国产生着消极的影响。我感觉这两股作用力在起作用。天赋与决心并在,人们同时也需要奋起应对环境问题。我充满希望,但同时非常现实,我知道中国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社会角度说,我对中国的主要希冀是社会能够变得更加以人为本。这个时代激烈得近乎残忍的竞争,让人们感到没有足够的时间与人为善,团体意识也日渐消弭。当这么多人离开家乡到新的地方,这样的情况确实不可避免,因此需要做一些事情来在人们之间建立更多的联系。我不认为政府能够做到。社会本身必须发展出一种更加有组织的模式,来找到更多在人们之间建立联系的积极方式。从我的角度看,这会是下一个挑战。中国已经建立起一个让大多数人民脱离贫困的、行之有效的经济体,现在他们需要去建立一个更加良性且更积极的社会。
点击: 0 | 评论: 34 | 分类: 缺省 | 论坛: 悠悠华夏 | 论坛帖子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评论

  1. 怀念故乡 说道: Untitled

    2012-03-21 12:08:52

    ZT:


    culture.ifeng.com/whrd...25_0.shtml

    美国人写中国纪实三部曲 成《纽约时报》畅销书

    2012年03月05日 11:34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江城》封面)

    《寻路中国》姐妹篇《江城》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作者何伟英文名彼得·海斯勒,曾是《纽约客》驻北京记者、《国家地理》杂志撰稿人。《江城》是他中国纪实三部曲的序曲,记录了1996年至1998年他在涪陵师专任教的故事。其间夹杂着当地风景、历史以及人们的故事。何伟强调,“所有这些描述都是我还住在那儿时写下的,之所以写成这样,是为了让读者明白一个外国人在涪陵那样的小城里所扮演的两种角色——有时我是一个观察者,但另一些时候我又深深卷入了当地生活。这种距离感与亲密感的融合是造就我在四川两年生活的部分因素。”

    “我从重庆坐慢船顺流来到涪陵……在涪陵没有铁路,没有高速路。它一直是四川省的一个穷乡僻壤,道路条件很糟糕。无论到哪儿你都得乘船,但基本上你哪里也不会去。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这个城市就是我的家。”1996年,何伟作为美国志愿者组织和平队的一员被派往中国,在四川涪陵师范学院任教,负责教授英美文学。那时,他还叫彼得·海斯勒——也是他的书上所印的名字。在涪陵,他有了“何伟”这个中国名字。这是志愿者们帮他起的,“何”是涪陵大姓,而“伟”则被他们视为“是个不错的汉字”。队友们希望这个美国小伙子可以靠这个名字拉近与当地人的关系。

    不过异乡的生活开始并不顺利。因为何伟和同伴亚当是涪陵近50年来第一批定居的老外,他们的一行一动都会被关注。乡民们叫他们“洋鬼子”,还拿他们取笑。他对中国最初的了解大多也是来自学生的作文,学生们喜欢写自己家里的事情,坚忍和勤劳是学生共同关注的主题,国家大事经常让他们感到困惑,“我是中国人,但我很难看清我们的国家。”一个名叫埃蕾(何伟鼓励学生起英文名)的女生这样写道,“我相信许多年轻人像我一样困惑。”

    和居民慢慢熟悉后,人们对他变得友善起来,尤其是他经常去吃抄手的米粉店老板家。他与这一家人已经熟稔到无话不谈的地步,还被邀请参加了他们家的春节晚宴——“他们明知道自家两岁的儿子见到洋鬼子就哇哇大哭,但还是邀请了我。”在此,何伟反思道,“我们美国人会邀请一个黑人或外国人来家吃圣诞大餐吗?也许会,但肯定出于某种目的,例如教育孩子。但黄家邀请我却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只是怕我孤单。”

    两年后,在何伟准备离开涪陵时,他在美国的老师鼓励他写一写刚刚经历的生活。于是,在回到美国4个月后,他完成了《江城》。1999年,何伟为《江城》四处联系美国出版社,但没人帮他出版。他们的回复均是:书写得很好,但美国人是不会读的。两年以后,《江城》终于在美国出版,这本事先不被看好的书在出版第二年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还被译成多国文字热销海外,并被誉为“认识中国必读的一本书”,何伟也因为这本书和其后出版的《甲骨文》、《寻路中国》被《华尔街日报》赞为“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

    但是何伟和涪陵的缘分并未因此中断。时隔多年之后,他再次回到当年走进中国的第一站,涪陵的变化让他惊讶:“那些变化让我有点怀旧,甚至还有一丝伤感,因为我记忆中的那个地方一去不返了。”不过作为变革的见证者,他还是对涪陵的发展心存乐观。“因为这座城市最重要的精神还在。”
  2. 本那比经略 说道: Untitled

    2012-03-21 12:14:09

    常见外国人干这事,可几乎没见过中国人深入到西方社会去体验的。。。icon_rolleyes.gif
  3. 岭杉 说道: Untitled

    2012-03-21 13:25:10

    本那比经略 _BBCODE_WROTE:
    常见外国人干这事,可几乎没见过中国人深入到西方社会去体验的。。。icon_rolleyes.gif


    以后会有的。
  4. tang3 说道: Untitled

    2012-03-21 14:32:02

    本那比经略 _BBCODE_WROTE:
    常见外国人干这事,可几乎没见过中国人深入到西方社会去体验的。。。icon_rolleyes.gif


    你现在不正在体验吗? icon_rolleyes.gif
  5. Coconut 说道: Untitled

    2012-03-21 14:51:15

    本那比经略 _BBCODE_WROTE:
    常见外国人干这事,可几乎没见过中国人深入到西方社会去体验的。。。icon_rolleyes.gif


    偶们现在都很深入地来到加拿大体验。。。
  6. 本那比经略 说道: Untitled

    2012-03-21 17:38:30

    Coconut _BBCODE_WROTE:
    本那比经略 _BBCODE_WROTE:
    常见外国人干这事,可几乎没见过中国人深入到西方社会去体验的。。。icon_rolleyes.gif


    偶们现在都很深入地来到加拿大体验。。。


    偶们这个叫体验吗?这叫生存。。。:lol:
  7. 怀念故乡 说道: Untitled

    2012-03-22 08:31:16

    大家讲的均有意思。很有展开的必要呢,当然未必再这个帖子里。
  8. 怀念故乡 说道: Untitled

    2012-03-22 08:32:30

    Coconut _BBCODE_WROTE:
    本那比经略 _BBCODE_WROTE:
    常见外国人干这事,可几乎没见过中国人深入到西方社会去体验的。。。icon_rolleyes.gif


    偶们现在都很深入地来到加拿大体验。。。


    是啊,。。。。
  9. 怀念故乡 说道: Untitled

    2012-03-22 08:53:02

    我曾偶然遇到一个投资移民,随便聊聊几句。
    她来自浙江温州附近的富裕农村,移民到大温。她说她的移民此地给自己造成大损失。我好心地说,你还来得及,可以选择回去。她说,不啦,为了两个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在这儿生活还是有意义。我说,中国那儿也有很多大学,如果上不了北京的大学,杭州的总可以上成的吧。

    她说,我的大儿子,已在这儿的一个不是很有名的大学毕业了,已海归老家一带,做生意,现在各方面的情况均好,要拜托在这儿受到的教学。

    老二,还在上中学,他不大喜欢老家那些风俗习惯,他将来会在哪儿工作?在哪儿成家?不知道。反正我是想陪着他,。。。。。。

    嗨,在这儿生活了六,七年了,我发现,回到老家的话,和老家那儿的人们说话,感到自己已经变了。

    我问:变在哪儿了呢?

    她的回答是:一是失去攀比心理,过去,要穿名牌服装,家里要有名牌的物件,怕别人看不起,现在无所谓。过去爱串门,现在回家了,最想的是和家人亲戚多处处。还有就是人与人,那种过去较强烈的等级思想没了。

    我问:不好意思,想问,你上学上到多高啊?

    她回答:父母那时穷,我才小学毕业,虽然我那时很想读书。
  10. 怀念故乡 说道: Untitled

    2012-03-22 09:00:09

    关于中国几十年来最大的变化,何伟先生书上写到的一点是农村里的人们的文化程度及见识的提高。

    这一点,我认同。

    在我以前的帖子里也提到,去旅游区,见到的船工及宾馆的服务人员,他们里面可能是从大城市打工回乡,他们比起祖辈,见多识广了。
Prev Page1234Next Pag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