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首頁 | 博客 | 好友分享 | 相冊 | 存檔 | 朋友和群組 | 個人資料 | 留言
自  我  介  紹

barkley
terminated

分  類
日  志
此功能已被空間主人關閉
搜  索
 
訪  客
還沒有任何會員到訪.
導  航
信  息
點擊: 254342
帖子數量: 184
開辟個人空間: 2008-11-16
最後更新: 2012-12-17
RSS
 
 
 
 
 

【轉】蘇聯和德國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20年軍事合作

文章內容
Posted by barkley 2009-01-15 19:50:17
在許多人眼裡,1945年以前的蘇聯和德國是戰場上的仇敵。納粹德軍的入侵奪走了2700萬蘇聯公民的性命,而蘇聯紅軍正是踩在第三帝國的廢墟上宣告一個強國時代的到來。不過你可否知道,就在這些血淋淋的歷史中卻隱含著一個重大的秘密——德國和蘇聯在極端秘密的情況下進行了20余年的軍事合作。近日,俄羅斯《時間報》、《軍事歷史研究》等刊物向外界披露了這中間的諸多細節。列寧號召向德國學習俄羅斯歷史學家羅曼諾夫經過大量研究後發現,1917年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為了擺脫協約國兩面夾擊的困境,曾密令德軍總參謀部實施“托爾計劃”,用一列專列將流亡瑞士的俄國革命者列寧送到裡加,希望通過布爾什維克的革命運動,給同樣危機四伏的沙俄以致命一擊,迫使其退出戰爭。據擋案披露,列寧一行在經過德軍占領的波蘭時得到了一切方便,但共產主義者並不相信德皇的善意,而是希望利用帝國主義的矛盾來進行革命。

1917年十月革命成功後,列寧要求蘇俄人民學習德意志民族良好的自我管理及卓越的組織管理優點,他不斷在演講中說:“我們要學習德國人的紀律性,否則我們的民族終將被奴役被滅絕。”列寧認為,德國的純理性思想符合馬克思主義的要求,列寧不僅要求身邊的戰友和群眾學習德國—普魯士精神,他自己也身體力行,率先垂范。關於這一點,當時負責軍事和肅反工作的斯大林、捷爾任斯基都有深刻印象。蘇俄向德國學習的熱潮在1918年遇到了寒流。德國並沒想到俄國十月革命會取得勝利,出於極端階級仇恨,50萬德軍向蘇俄發起猛烈進攻,妄圖把蘇維埃政權扼殺在搖籃裡。為鞏固政權,列寧背負出賣無產階級利益的指責,甚至被懷疑是德國間諜,堅持與德國達成割地賠款的《布列斯特—裡托夫斯克和約》,及時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列寧向反對和約的戰友解釋說,1805年普魯士因耶拿一戰慘敗而被拿破侖征服,不過德國人沒有感情用事,他們被迫簽署了更加屈辱的和約,之後臥薪嘗膽,終於在 1815年通過滑鐵盧一戰復國。昨天的普魯士正是今天蘇俄應該學習的榜樣。不出列寧所料,德國帶給蘇俄的屈辱沒有持續一年便因德國戰敗而結束。在沙俄和德意志帝國廢墟上出現的新國家波蘭改變了蘇俄與德國的矛盾性質。狂熱的波蘭民族主義者畢蘇茨基元帥依靠協約國的幫助,不僅使德國土地裡西亞劃歸波蘭,而且參加了1920年武裝幹涉蘇俄的戰爭,並在華沙城下重創紅軍,迫使蘇俄割讓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這樣夾在德蘇大國之間的波蘭無意間拉近了德蘇關系。蘇德在拉巴洛聯手到1920年,列寧領導的蘇維埃俄國擊退了協約國三次武裝幹涉,粉碎了國內白衛軍的瘋狂進攻,在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的第一輪軍事對抗中贏得勝利。與此同時,蘇俄期望十月革命的火種在短期內燃遍全歐洲,但隨著德國11月革命和匈牙利革命的失敗,使蘇俄同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出現了某種均勢,結果雙方都不得不面對現實,兩種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關系由軍事對抗向和平共處發生過度。於是1922年,以英國為首的協約國在意大利熱那亞召開一次討論“復興歐洲經濟問題”的國際會議,會議首次邀請蘇俄和戰敗國德國參加。蘇德兩國在接到與會邀請後都十分重視。列寧原計劃自任團長出席會議,因工作、健康和安全等原因未能如願,但列寧向會議說明:“代表團的組成及擁有最廣泛的全權和列寧本人參加完全一樣。”會前,列寧囑托蘇俄代表團團長、外交人民委員齊切林:“不是以P.C人的身份,而是以商人的身份到熱那亞去。……做有利於我們的生意,特別是爭取與德國實現關系上的突破。”而處於魏瑪共和國時期的德國也急切改變自己“國際棄兒”的環境,派遣有“日爾曼形象代言人”之稱的著名外交家,外交部長馮.拉特瑙伯爵率團參加,力爭有所突破。

1922年4月10日,熱那亞會議在意大利外長的主持下召開。有關國家根據事先統一的口徑,向蘇俄提出償還沙皇債務的苛刻要求。蘇俄針鋒相對提出反建議,會議陷於僵局。會議進行到4月15日時,同樣因提出修改凡爾賽和約遭到拒絕的德國代表團深感受到冷遇與壓制,於是向蘇俄代表團探詢是否願意在會外單獨同德國舉行雙邊會談。當齊切林知道這一消息時已是深夜,馬上開會作出決定:利用德國代表團在協約國與蘇俄之間搖擺不定,並開始把希望轉向蘇俄的時刻,發動一次外交突襲。4月16 日凌晨1時15分,齊切林打電話將拉特瑙伯爵從睡夢中叫醒,邀請德方當天上午11時到熱那亞郊區拉巴洛舉行雙邊談判,並特意說明這天是星期日,蘇俄代表團才能抽出時間,否則是無法安排的。這突如其來的“邀請”迫使全體德國代表立即召開一個“睡夜會議”,期間德國代表曾兩次打電話給英國代表團,但均因英國外交官員都在熟睡之中,無法得到回音。5時整,德國代表團通知蘇俄代表“依約赴會”。幾小時以後,德國代表團坐上汽車,英國首相勞合.喬治的反對電話才姍姍而來,拉特瑙伯爵說:“酒已倒出,就應當喝下去。”他跳上汽車直奔拉巴洛。蘇德代表從12點開始正式會談,一直談到下午6點30分,兩國外長分別代表本國政府簽署了《德國和蘇維埃俄羅斯社會主義共和國協定》,這就是開辟長達20余年蘇德合作時代的《拉巴洛條約》。根據條約,雙方恢復外交關系,在最惠國待遇原則下發展雙邊貿易和經濟關系,雙方放棄賠款和財產等要求。隨後,兩國又締結了一個秘密軍事協定,德國抗拒凡爾賽和約的禁令,向蘇俄提供成套武器制造生產線,幫助蘇俄紅軍建立現代化參謀指揮和訓練體制,蘇俄則向德國開放基地和工廠,德國能夠在那裡不受幹擾地訓練裝甲兵、飛行員及其他軍事人員,研制凡爾賽和約嚴禁的武器。

1926年4月,蘇德簽定《互不侵犯和中立條約》,德國向蘇聯保證不參加任何國際集團對蘇聯的封鎖,蘇聯則保證了德國東部的安全,這項條約更加促進了兩國的軍事合作。當時德國國防軍最高統帥漢斯.馮.塞克特將軍甚至希望聯合蘇聯,共同對付與法國結盟的東歐新興軍事大國波蘭斯大林贊揚蘇德軍事合作椐檔案記載,國防軍統帥塞克特對蘇德合作非常高興。1922年底,他在國防部創立了一個管理機關,在波恩和莫斯科均設有辦公室,動員德國公司把遭到禁止的武器生產線轉移到蘇聯(當年蘇俄通過憲法,改國名為蘇聯)。不久,克虜伯公司便在圖拉制造大炮、裝甲車,容克公司在莫斯科郊區開業制造飛機發動機,法本化學公司在薩馬拉省制造軍用瓦斯和毒氣。德國派出專家幫助蘇聯建立三個大型兵工廠,德籍專家一度占蘇聯軍工企業外聘專家總人數的80%。兩國軍事技術和人員的交流保持著和諧的關系,形成了互通有無、互相幫助的局面。

1928~1933年,蘇聯展開了第一個五年計劃,以圖建立現代化的軍事工業基礎,迫切需要德國大量援助,德國也投桃報李,向蘇聯提供了大量信貸以及幫助蘇聯向德國企業訂貨。以1930年到1933年為例,這4年蘇聯從德國進口的總值分別為4.31億馬克、7.6億馬克、6.26億馬克和2.82億馬克。通過合作,蘇聯在先進武器設計制造和軍事人員培訓等方面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蘇聯潛艇部隊。1926年,以德國海軍少將阿諾.斯賓德勒為首的代表團訪問蘇聯,對德國潛艇深感興趣的蘇聯海軍司令佐夫提出希望德國能提供潛艇設計和建造方面的幫助,不久,4艘德國潛艇的設計圖紙被完整地送到了莫斯科。1933年11月,德國把全套E-I級潛艇的圖紙買給了蘇聯,還讓最好的工程師到列寧格勒幫助蘇聯人完成潛艇建造工作。到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前,蘇聯已擁有309艘潛艇,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潛艇部隊。更令人吃驚的是,俄羅軍事博物館現存資料顯示,整個20世紀20年代,德國派遣了60名一戰期間的王牌飛行員到蘇聯利佩茨克基地,專門協助訓練全由日爾曼人組成的蘇聯空軍飛行大隊。這其中包括後來成為納粹空軍元帥的戈林,他在利佩茨克待了一年半的光陰,並與一位蘇聯姑娘產生深厚的感情。與戈林的浪漫經歷不同,德國“空降兵之父”斯圖登特在20世紀20年代經常在德蘇之間往返,幫助蘇聯人在梁贊建立了傘兵基地,與蘇軍共同探討利用滑翔機實施空降作戰的可能性,他為此還在一次滑翔機訓練中把頭骨撞裂。除此之外,1926~1927年有德國裝甲兵之父之稱的古德裡安將偽裝成“農用拖拉機”的德國第一代坦克運到蘇聯喀山,進行了各種環境下的機械化行軍及遭遇戰演習,他的閃電戰理論在蘇聯得到完整示范,並最終發展成型。1926年蘇聯紅軍在第聶伯河舉行代號為“西方”的大規模合成演習,古德裡安居然被邀請參與編寫演習大綱,這中間就包含了他對閃電戰戰術的設想。斯大林對雙方的合作關系相當滿意。1929年5月31日,斯大林寫信給外交人民委員齊切林說: “我想……我們與德國人的事情將運行良好。”

【希特勒上台導致關系破裂】

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標志著德國法西斯政權的建立,蘇德良好的軍事合作關系也因此受到嚴重的影響。1934~1935年,兩國貿易額急劇下降接近於零。但瘋狂反蘇反共的希特勒有時也能客觀估計形勢,1933年4月底,他在接見蘇聯駐德國全權代表時表示,他與斯大林在反對凡爾賽和約體系上是一致的,“雙方可以互相補充並給予相互幫助”。以此為契機,1933年8月1日,聯共(布)中央政治局批准蘇聯政府向德國訂購武器的動議。1936年,蘇聯制訂了一個宏偉的海軍建設計劃,這個計劃實現的首要前提就是德國提供幫助。蘇聯造船人民委員捷沃相回憶,他每次向德國提出訂貨的論證和清單都要先交斯大林審定,可見其手重視的程度。這一時期,蘇聯駐德大使館商務代表康傑億馬克的貸款時,提出要用貸款的一半訂購德國的軍工產品,特別是軍艦、潛艇和飛機,談判差點獲得成功,只因希特勒被蘇聯人的龐大胃口嚇壞了,所以才叫停。

1938年底,希特勒開始具體計劃發動大戰,為避免德國重蹈兩線作戰的覆轍,德國突然率先提出加強蘇德軍事合作問題,提出用蘇聯原料換德國武器的方案。斯大林求之不得。1939年1月,他命令所有與軍事工業相關的人民委員15天內提出A、B兩份向德國訂貨的清單。據統計,從1939年8月《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定到1941年6月22日蘇聯遭受德國全面進攻,蘇方提供了石油、棉花、磷酸鹽、鐵礦石、鉻礦石、錳礦石、有色金屬等價值4.7億馬克的戰略物資,德方提供了未建成的“呂措”號重型巡洋艦及建造該艦所需的設備、艦炮、水雷、魚雷、潛望鏡、最新型號的飛機樣品、火炮樣品、坦克、通訊設備、300 多種機床和機械樣品,發動機、氣輪機等。為了保證德國供貨的質量和期限,蘇聯政府令捷沃相率一個委員會常駐德國,該委員會及其麾下專家在1941年上半年竟達700人之多。捷沃相對德國官員說:“我們的任務是從德國得到最新最完善的軍工設備樣品。我們不購買老式軍品……只要我們不那准這一點,我們不可能同意這樣的訂貨。”

從執行協議的態度看,雙方是守信義的。1941年上半年,即德國陳兵400萬於蘇聯西部邊界直至進攻蘇聯的前一天,德國一直按照協議供給蘇聯貨物,其數量超過了1940年的總供貨量。蘇聯一直按協議忠實供給德國貨物,直到1941年6月22日的前一天,整列整烈火車的貨物仍停在邊境,待發西送的。其實,希特勒只想把紅火的蘇德軍事合作當作戰略欺騙的工具。希特勒在1941年初指示與蘇聯有關的軍事訂貨必須絕對地履行,德國企業都得到按時完成蘇聯訂貨的指令,甚至在需要時不惜損害本國軍隊的訂貨。為了欺騙蘇聯,德國抓緊向蘇聯供貨,臨近戰爭的4~6月,德國的供貨量甚至超過了蘇聯同期的供貨量。這一切使斯大林不相信希特勒的進攻就在眼前,待到1941年6月22日德軍開始炮擊邊境時,斯大林惱怒地罵了一句 “這個混蛋!”從這一天開始,蘇德長達20余年的軍事合作被硝煙和鮮血所埋葬。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評論

十年
Re
yct_leben.gif yct_leben.gif

2009-01-15 21:28:01 | 引用
無題
蘇聯和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是敵對的,在這之間居然有長達20年的親密合作,可見政治的時效性和虛偽性。

2009-01-16 01:08:56 | 引用
barkley

發表評論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