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魚大洄游與弗雷澤河峽谷秋色 

文章內容

2010-10-22 19:20:45
中午離開溫哥華,傍晚抵達Kamloops。這座城市被光禿禿的群山所環繞,平常還真看不出什麼。然而我們抵達時,正是太陽落山,余暉將整個Kamloops塗上一層耀眼的光輝。

[img][/img]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評論

  1. chub

    次日清晨,來到Thompson濱河公園,一切還都靜靜的。Kamloops過去給我的印象是典型的牛仔城市,群山,草原,牧場,太平洋鐵路、半沙漠地形等等。此時的Kamloops則顯露出陰柔的一面。

    Riverside Park, Kamloops 2

    Riverside Park, Kamloops 4

    Riverside Park, Kamloops 3

    引用
  2. 素裡華人

    看景很好。

    千萬別長住。

    引用
  3. chub

    終於來到向往已久的Adams River,讓我們有機會向這些九死一生,百折不回的魚兒們,獻上我們誠摯的敬禮。何為“九死一生,百折不回”?就允許我引用都市報編輯部的一篇文章來描述一下吧。太平洋三文魚要回到出生地繁衍後代,所付出的代價是難以想象的。他們需要在殺人鯨、鯊魚、海獅、海豹等海洋動物的圍追堵截之下,從太平洋腹地跋涉三四千公裡游回北美海岸,找到自己出生河流的入海口,然後再穿越數百甚至上千公裡的河流與淺溪, 在這期間,不吃不眠不休,頑強地搏擊激流、礁石甚至瀑布,逃過灰熊與白頭鷹的利爪。當然更不必說人類的鉤釣和漁網了。在終於到達自己的出生地後,這些遍體鱗傷奄奄一息的魚兒們奮力排卵授精,力竭而死。

    Solute to the Sockeyes

    Salmon Run 4

    Salmon Run

    Salmon Run 3

    引用
  4. 素裡華人

    幹點什麼不好,竟學那些精盡人亡的事。

    引用
  5. chub

    就以亞當河的三文魚為例,都是紅鱒三文魚(Sockeye),離開大海,進入弗雷澤河,開始了最後17天的旅程。這時的體重大約三公斤。每天速度約30公裡。從此不再進食,而是依靠這兩年在太平洋積累在體內的脂肪供給體力。逆流而上的艱辛消耗著他們的脂肪與器官。使得他們在外觀體型方面,發生著明顯的變化。在艱難地通過弗雷澤河的鬼門關和湯姆遜河的激流過程中,他們適應深海的藍灰色身體逐漸變化成了耀眼的紅色。

    當他們於十月中旬抵達亞當河時,體型體色變化基本完成。特別是雄性魚,背部高高隆起,頭部呈彎鉤狀,身體鮮紅,頭部為灰綠色。

    成對的三文魚開始尋找合適的繁衍後代的巢穴,通常是鵝卵石河床加上流動的河水,以確保足夠的氧氣供給魚卵。巢穴選址完成後,雌魚用力擺i動身體,挖出一個十至四十公分深的巢穴,與此同時雄魚環繞游動,趕走可能的入侵者。雌魚產出三千個左右的粉紅色魚卵,雄魚排出類似牛奶狀的白色精子,給魚卵授精。然後他們合力將魚卵覆蓋上鵝卵石,以免成為鳥類和其它動物的美餐。

    至此,上一代三文魚的歷史使命完成了。精疲力竭的魚爸爸和魚媽媽身體從鮮紅轉為灰白,漸漸遠離生命,將三文魚傳宗接代繁衍生息的使命傳到了這些靜靜地臥在鵝卵石下面的魚卵們。

    Two boys

    A nice couple

    The fins

    引用
  6. chub

    三文魚九死一生的經歷從出生就已經開始了。每條雌性魚產出約兩千至三千粒魚卵,其中只有一半受精。而這一半又只有200粒魚卵成活。幼魚長大游入大海的只剩約五十條。而成功返回出生地繁衍後代的只有五至十條而已,成活率還不足百分之一。您看,這又何止九死一生!!!

    The end of a life is the beginning of many others

    the end of the cycle is the beginning of many others

    引用
  7. chub

    村長多謝你的花籃!!!

    引用
  8. chub

    三文魚的鮮紅與亞當河的秋色溶為一體,令人陶醉。

    Red & Yellow, the major colors of autumn at Adams River

    Red & Yellow, the major colors of our automn

    Red fish and yellow leaves

    引用
  9. 北極風

    壯觀!

    引用
  10. chub

    北極風 寫道:
    壯觀!


    謝謝北極風!!!

    引用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