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首頁 | 博客 | 好友分享 | 相冊 | 存檔 | 朋友和群組 | 個人資料 | 留言
自  我  介  紹

逍遙

分  類
缺省  
日  志
搜  索
 
訪  客
導  航
信  息
點擊: 2045116
帖子數量: 63625
開辟個人空間: 2011-06-15
最後更新: 2024-04-25
RSS
 
 
 
 
 

習近平欲競爭民主話語權 中國應避免陷入兩個民主認知誤區

文章內容
Posted by 逍遙 2021-10-28 08:53:56
中共中央人大工作會議10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召開,習近平、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等中共七常委及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全部出席。習近平在會議上強調,民主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始終不渝堅持的重要理念。由此可知,習近平十分肯定民主的現代價值,有意完善中國的“全過程民主”,與西方競爭民主話語權。

習近平指出,“評價一個國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國家領導層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體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人民群眾能否暢通表達利益要求,社會各方面能否有效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國家決策能否實現科學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過公平競爭進入國家領導和管理體系,執政黨能否依照憲法法律規定實現對國家事務的領導,權力運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約和監督。” “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用來做擺設的,而是要用來解決人民需要解決的問題的。”

“一個國家是不是民主,應該由這個國家的人民來評判,而不應該由外部少數人指手畫腳來評判。”習近平說到,“十八大以來,我們深化對民主政治發展規律的認識,提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不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參與實踐。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實現了過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實質民主、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國家意志相統一,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社會主義民主。”

由上可知,習近平對民主有自己的理解,他不喜歡西方國家對其他國家的民主制度“指手畫腳”,並對中國的“全過程人民民主”建設深具信心。從豐富人類社會的民主建設生態來看,中共提出不同於西方的民主理念很有價值,它可以推動國家之間的多元制度競爭,為人類社會進化出更好的民主制度,創造機會與可能性。

中共推動“全過程民主”建設,完善豐富自己的民主實踐,無疑是一件好事。但實事求是地說,要建立一套不同於西方民主的,且令人信服的民主理論體系和民主實踐,並不容易。可以肯定,其中必然充滿各種現實和理念認知的挑戰。單在理念認知方面,有兩個認知誤區或者說兩種僵化思維,需要中共和中國社會盡力擺脫、破除。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評論

逍遙
Re: 習近平欲競爭民主話語權 中國應避免陷入兩個民主認知誤區
認清自身短板 勇於自我革新

第一個認知誤區是,中國現在的民主制度和理論建設已經比較完美,而西方的民主制度存在嚴重問題,因此中國不需要借鑒現代西方國家的民主智慧。不過,現實顯然與這種認知有很大的差距,中國自身的民主制度實踐和理論建設,仍然任重而道遠。

現在提到中國的政治制度,世人首先想到的還是兩個詞“威權”與“專制”。這固然與西方在全球的強大話語權有關——西方輿論給中國政治制度貼上了“威權”與“專制”的標簽,世人也多受此影響,但同時也必須認識到,中國的民主制度與理論建設確實還沒有到成熟階段,世人還無法發自內心的接受並贊同中國的民主制度。

這可以理解,畢竟中國的民主制度實踐還處在探索階段,很多問題仍有待實質解決。如人大代表如何選舉並建立與人民的直接聯系(大多數大陸人並不知道自己的人大代表是誰),各級人大如何發揮監督政府的作用,從根本上解決官員腐敗問題;中國司法如何獨立審判,避免受到更大權力的幹預;中國領導人如何選出,並依法有序更替等等。所有這些問題要得到清晰的答案,都有待未來持續推進制度改革。

可以預見,中國要建立一套成熟且被世人認可的民主制度,還需要經過長期的革新探索。而在革新探索的過程中,中國首先要認清自己,認識世界,以開放的心態向世界各國比較先進的政治文明學習。從人類民主制度發展史看,歐美無疑是現代民主政治制度的發源地,他們經過兩三百年的發展進化,確實積累了比較豐富的民主理論和制度實踐。雖然現在歐美西式民主也遇到了民粹主義、極端思潮的挑戰,但總體來講,歐美的民主理論和實踐仍可以為中國進行新的民主探索,提供有益的學習資料和經驗教訓。

只有認真學習研究西方民主理論和實踐的得與失,借鑒它們的優點,避免它們的缺點,從中找出適合在中國實踐的部分,再結合中國自身的文化和制度特色,才有可能進行新的制度設計和實踐創新。人類比較好的制度基本都是總結經驗教訓,逐漸改良革新得來的,中國要建設更好的民主制度自然也是如此,只是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國要總結的經驗教訓不只局限在中國,而是要總攬包括西方在內的全世界。

勇於認清自身的不足向來是不容易的,果斷學習他國的優點,也需要建立在充分理性認知的基礎上,要同時做到這兩點更是困難。不過,一個國家要發展進步必須克服這些挑戰。選擇正確就可以像日本明治維新一樣讓國家新生,選擇錯誤或如中國清末一樣,走向混亂、衰落之路。今天的中國應該已經擁有更多做出正確選擇的能力。

2021-10-28 08:55:11 | 引用
Re: 習近平欲競爭民主話語權 中國應避免陷入兩個民主認知誤區
西式民主不是歷史的終結

與上述認知誤區相反,中國還有一些自由派民眾認同西式自由民主制度,認為西式民主就是人類政治制度的終結,除此之外並無也不會有其他更好的政治制度,因此不贊同中國進行民主創新。這種認知流於偏頗,也與人類社會不斷發展進化的歷史本質相抵觸,它是中國民主發展道路上,要避開的第二種思想認知陷阱。

由於近代以來,中國積貧積弱,西方從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各方面都大大領先於中國,這讓很多中國民眾形成了貶低自己,崇拜西方的思維和心理。他們本能的認為,西方的一切制度都是先進的、值得中國學習的,在學好西方現有的制度前,中國並不需要進行不必要的制度探索——這只會浪費中國的時間,阻礙中國的正常發展。

一些自由派希望中國跟在西方後面亦步亦趨,如此中國就可以實現現代化發展。但這種觀點過於意識形態化和簡單化,它太過相信西方現有的民主制度,無視西式民主帶來的嚴重社會問題,沒有考慮它與中國社會文化和現實國情兼容的可行模式,已經很大程度上與現實社會脫節。

看看今天的西方,由民主帶來的社會弊端已經大大顯現。人類民主發源地之一的美國,甚至因不信賴大選發生了國會騷亂,懷疑大選結果的特朗普(Donald Trump)支持者一度攻陷美國國會,讓已經運行兩百多年的美國民主制度初露危機。到現在,由於特朗普堅持不服輸,仍有很大一部分美國民眾相信2020年的大選存在舞弊行為,拜登(Joe Biden)贏得並不光彩。

2021-10-28 08:56:14 | 引用
逍遙
逍遙
Re: 習近平欲競爭民主話語權 中國應避免陷入兩個民主認知誤區
表面看這只是很多國家都會出現的選舉爭端,但它發生在民主制度十分成熟的美國,卻具有完全不同的意義。以前很多發展中國家出現選舉爭端,大家會說那是因為他們的西式民主選舉制度還不完善、不成熟;現在老牌民主國家美國也發生民主選舉爭端,顯然是西式民主內部產生了不健康的裂變。

現實是,西式選舉民主很容易被有野心的政客操弄民粹,讓國家陷入政治分裂和動亂風險,嚴重危害國家安全。一些自由派經常說,西方發達國家民眾政治素質高,國家制度相對完善,還比較有限制民粹風險的能力,但即使如此,如果多出現幾個特朗普式的政客挑戰西方的民主制度,西方發達國家也將面臨嚴峻政治風險。對各方面都比較落後的發展中國家來說,西式民主選舉制度更必然帶來無休無止的政治爭端和社會分裂。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發展中國家的選舉亂象層出不窮,已經很明顯地展現了西式民主對國家帶來的不良沖擊。

政治亂象之外,西方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還出現了貧富差距加大,社會種族、階層矛盾不斷惡化的無解難題。雖然黑人已經當過美國總統,但美國的黑白種族矛盾仍看不到解決的希望;現在美國已經成為全球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其因槍支泛濫造成的槍擊暴力事件有增無減,全民醫保這個被美國民主、共和兩黨爭論很多年的重大社會保障建設陷入死局,所有這些讓人頭疼的難題都凸顯了西式民主解決社會問題的局限性。

在經濟發展上,由於選舉民主善於爭論,很難達成共識,很多地區的經濟發展、基礎建設因此無法正常進行,甚至陷入停擺。如台灣為核電問題爭論20年,結果造成花費2,800多億新台幣的核四電廠被封存,但其清潔能源建設也沒能快速發展起來,不得不靠燃煤發電,台灣社會因此陷入“用肺發電”及電能危機。類似這樣的例子在西式民主社會每天都在上演,西式“你建我拆”的政治拉扯表演,已經給各地的經濟發展造成慘重代價。

正視西式民主的現實,公正的觀察者應該都明白,西式選舉民主弊端重重,它有時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會造成更大的難題。因此,中國致力於完善民主社會的建設者,需要走出對西式民主的崇拜,實事求是地認清它的優點和缺點,在現實的民主建設實踐中,想辦法探索超越於西式自由主義民主理論和實踐的民主,豐富民主的可能模式,為人類創造更好的民主制度提供更多可能性。

2021-10-28 08:57:09 | 引用
無題
一個詞兩種解釋,世界還是預備兩部字典吧,一部習氏字典,一部73億人的字典

2021-10-28 09:13:28 | 引用
zhuyu415
smschat
無題
中國人還是先定義一下什麼叫吃屎

2021-10-28 12:54:29 | 引用

發表評論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