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首頁 | 博客 | 好友分享 | 相冊 | 存檔 | 朋友和群組 | 個人資料 | 留言
自  我  介  紹

逍遙

分  類
缺省  
日  志
搜  索
 
訪  客
導  航
信  息
點擊: 2046152
帖子數量: 63630
開辟個人空間: 2011-06-15
最後更新: 2024-04-25
RSS
 
 
 
 
 

全球吹起“反中”風潮 價值與利益分歧的冷戰再臨

文章內容
Posted by 逍遙 2021-05-08 05:55:03
“七大工業國集團”(G7)外長會議日前在英國倫敦召開,會後針對會議內容,發出總結性跟宣示性的聲明。當中,以針對印太地區、俄羅斯、烏克蘭、中國的聲明內容最受國際關注。

該份聲明針對被西方民主國家認定為具有“侵略擴張意圖”的“區域霸權”,做出警示性的呼吁跟關切。 G7目前仍未具體化將采取的措施。

西方國家與媒體近日的種種舉措,像極了1946年前英相邱吉爾(Winston Leonard Spencer-Churchill)發表的“鐵幕演說”所敘述的那樣,“鐵幕已然拉下”。當時的“鐵幕”(Iron Curtain)以“意識形態”——共產與民主作為分隔邊界,劃分出世界的兩大陣營,如今的“漸趨分野”似乎又不全是意識形態使然,未來的“冷戰”(Cold War)又將是如何?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評論

逍遙
Re: 全球吹起“反中”風潮 價值與利益分歧的冷戰再臨
G7嚴重關懷“俄烏”局勢

G7國家包含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及日本,當中就有四個歐洲國家,美加為北美洲國家,日本為亞洲國家,皆為與美國戰略有所連結的“重要伙伴”。

此次G7的外長聲明,在外交及安全政策部分,俄羅斯被放在該部分的首位。聲明提到,俄羅斯“不負責任和破壞穩定的消極行為模式”繼續存在深表關切,包括俄羅斯在烏克蘭邊境和非法並入的克裡米亞大量集結軍隊,開展旨在破壞其他國家民主制度的惡性活動,開展惡意的網路活動,以及使用虛假資訊。

[align=justify]上述表明G7已注意到俄羅斯的種種“銳實力”輔以軍事上“硬實力”的行動,G7並表明將會繼續關切。

至於烏克蘭的部分,G7是呼吁俄羅斯緩和烏克蘭邊境和非法並入的克裡米亞的局勢,並重申G7支持烏克蘭在其國際公認的邊界內(包括領海)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尤其是俄羅斯針對烏克蘭采取的軍事或准軍事行動。同時,G7呼吁俄羅斯維護它所簽署的“歐洲安全及合作組織”(OSCE)關於其軍事力量和活動透明度的原則和承諾。

G7對烏克蘭局勢的“關心順序”列在俄羅斯之後,表示G7認為“俄烏”局勢不僅重要,也是真正所關心的歐洲秩序議題,俄烏生變將影響歐洲的穩定秩序。 G7的組成國家以“歐洲三巨頭”(英、法、德)加意大利成為G7骨幹,特別關心俄烏局勢是預料之內。

2021-05-08 05:56:21 | 引用
Re: 全球吹起“反中”風潮 價值與利益分歧的冷戰再臨
G7伸手印太 呼應美國

G7針對印太地區,外長聲明提到,重申維護一個自由和開放的印太地區之重要性,它“具有包容性”,“以法治、民主價值、領土完整、透明度、保護人權和基本自由以及和平解決爭端為基礎”,並強調G7打算通過廣泛的活動,與東協和其他國家一起為這些努力而努力。

G7的聲明與美國拜登(Joe Biden)政府的印太戰略幾乎相差無異,強調民主價值、人權、自由和平等,一種借由類同於當年冷戰的意識形態或可稱為“西方界定的普世價值”,進行印太的“勢力劃分”。劍指何國,再明顯不過。

值得注意的是,在G7外長聲明的外交及安全政策部分,印太之後接的是中國。 G7鼓勵中國作為一個擁有先進技術能力的大國和經濟體,“建設性地參與基於規則的國際體系”,並提到根據國際和國內法律規定的義務,G7呼吁中國尊重人權和基本自由,“尤其是新疆、西藏和香港議題”。

此外,G7外長聲明亦表示,中國應放寬貿易市場及金融市場的幹預、停止剽竊智慧財產權,在針對中國的聲明最後一段提及台灣,表示必須確保國際組織的包容性進程,G7支持台灣有意義地參與世界衛生組織的論壇和世界衛生大會,國際社會應該能夠從所有伙伴的經驗中受益,包括台灣對解決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成功貢獻。

針對台海周邊事態,G7做出強硬表態,表示G7強調台灣海峽兩岸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鼓勵和平解決兩岸問題,重申強烈反對任何可能使緊張局勢升級、破壞區域穩定和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的單邊行動,並對有關該地區軍事化、脅迫和恐嚇的報道表示嚴重關切。

G7外長聲明或可被解讀成“帶有美國色彩”的宣示,聲明內容與美國的核心戰略相差無幾,軍事硬實力上雖未有具體作法秀出,但就資訊上的強硬表態相當明顯,西方國家已開始留心到資訊的滲透可能導致的動蕩後果。故就意識形態層面,“反中”是西方共識。

2021-05-08 05:57:33 | 引用
逍遙
逍遙
Re: 全球吹起“反中”風潮 價值與利益分歧的冷戰再臨
國會議員吹起的“反中”號角

法國參議院5月6日以304票一致通過“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工作”決議案,無任何反對票,法國參議員一面倒表示台灣參與有利人類福祉,法國外交部國務員也代表法國政府清楚重申法國支持台灣的立場。

該決議案由法國參議院外交暨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友台小組副主席葛利歐(Joël Guerriau)及日前遭到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致函要求取消訪台行程的參議院友台小組主席李察(Alain Richard)等20多位參議員於3月27日提出,5月6日進行表決並獲通過。

據台媒中央社報道,代表政府出席的法國外交部國務員勒莫因(Jean-Baptiste Lemoyne)回應時表達法國政府在國內、歐洲以及全球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立場,並重申台海和平穩定對人類的利益非常重要。

台灣外交部獲知消息後,遂於5月7日早上立即發出新聞稿,向法國參議院表示感謝,強調台法近年來在經貿丶科技、能源及創新等領域合作密切,建構雙方密切及互相信賴的伙伴關系。

此外,日前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針對年度安全威脅評估舉行的聽證會中,內布拉斯加州共和黨參議員薩斯(Ben Sasse)提出“中國共產黨(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俄羅斯、伊朗、北韓、聖戰組織為美國目前面臨的五大威脅。薩斯使用“中國共產黨”指涉“中方威脅”,沒有用“中國”(China),這也象征美國議員有意讓中共和中國“分離”,並明示:中國共產黨才是威脅來源。

不論法國、美國,此類針對性明顯的提案,都在吹響“反中”號角。

2021-05-08 05:58:35 | 引用
Re: 全球吹起“反中”風潮 價值與利益分歧的冷戰再臨
台灣立場:堅決抗中但“留有余地”

澳大利亞媒體“澳大利亞金融時報”(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日前視訊專訪台外交部長吳釗燮,以“中國威脅逼近,台灣撐起盟友”(Taiwan shores up allies as China threat looms)為題,在5月6日刊登頭版報道。

吳釗燮在專訪中表示,中國針對台灣的軍事威脅日益嚴重,雖然中國不會立即入侵台灣,但軍事對峙是確實存在的,中國一直讓台灣孤立於國際社會,試圖利用不實資訊或“混合戰爭” (hybrid warfare),日益加強針對台灣的軍事威脅。就他看來,這似乎是在准備向台灣發動“終局攻擊”(final assault)。

不過,吳釗燮隨後又說,他並非宣稱台灣和中國立即會發生戰爭,但台灣政府需要為(台海)戰爭做准備。

吳釗燮在視訊專訪中所講的內容,大致上代表了台灣官方目前的立場,不離“堅決抗中”,至於吳後面所稱的“他不是宣稱台灣和中國立即會發生戰爭”,這部分的弦外之音是向中國大陸喊話:台灣並不希望發生真正的全面沖突。配合蔡英文多次宣稱的“願在符合對等尊嚴原則下和對岸共同促成有意義對話”、台灣陸委會主委邱太三的“春暖花開”一同解讀,也就是“留有余地”。

2021-05-08 05:59:29 | 引用
逍遙
逍遙
Re: 全球吹起“反中”風潮 價值與利益分歧的冷戰再臨
澳媒:慎防台海戰事

澳大利亞媒體“澳大利亞金融時報”(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5月6日配合吳釗燮的專訪報道,同步刊出以“澳大利亞須慎防台灣海峽戰爭”為題的社論文章。

社論內容指出,中國將會持續於“未達戰爭狀態的灰色地帶”范圍內采取攻擊(thegrey zone short of war),采取推向危急邊緣的行動,以及運用各種恫嚇手段,以便營造一種區域霸權氛圍。在戰略上,中方將試圖迫使美國退出西太平洋,“迫使區域內各國屈從於中國這股新勢力”。

該社論分析,面對中國經濟和軍事力量崛起,美國針對是否協防台灣的問題上,已難再保持戰略模糊,需要展現清晰的姿態。雖然澳大利亞奉行“一中政策”,澳方已表示,美國要是抵抗中國並且協防台灣的話,澳洲將會提供支援。

據社論內容指出,台海戰爭爆發的話,澳大利亞可能需要履行1951年“美澳新(西蘭)防衛公約”出兵支援美國的義務,澳國倘若真與中國開戰,將會在經濟上帶來災難。然而,要是任由台灣孤立無援,放任中國出兵的話,將會對澳大利亞造成戰略上的災難,澳國“必須審慎面對台灣局勢”。

2021-05-08 06:00:26 | 引用
Re: 全球吹起“反中”風潮 價值與利益分歧的冷戰再臨
分析:冷戰再臨 台灣或成“第一烽火點”

二戰後的冷戰前夕,比起各國台面上的相互喊話,媒體呈現的“價值差異”是最須注意的部分。

綜觀G7外長聲明、美國國會議員和法國國會議員發言內容,以及近日西方媒體及台灣媒體的報道內容,不難發現“民主、自由、人權”等西方色彩濃厚的價值詞匯,不停的在不同的文化資訊載體上“輪播”,透過有意或無意的明示、暗示,指涉“特定國家”是“非民主、非自由、非人權”的,導出“我們與他們不同,我們是普世價值的捍衛者,他們是普世價值的破壞者,我們應當對抗他們”的結論。這就是1946年邱吉爾聲稱鐵幕拉下的“前奏”。

倘若試著將20世紀冷戰爆發的“具象化”起點找出,眾多研究會指出:1950年爆發的“朝鮮戰爭”是美蘇兩大集團第一次具體軍事對撞的開始。

若要試著分析21世紀冷戰再臨的具象化沖突起點,按照過去的事件經驗分析,西方媒體其實已經告訴台灣人殘酷的答案:就是台灣。

西方媒體也好、各國政要也罷,如此“關注”台灣絕不僅是基於台灣的“民主防疫成就”,又或是“民主、自由、人權”這般抽象的價值,而是台海周遭的烽火早已密布,只是台灣社會渾然不知,“馬照跑、舞照跳”,吳釗燮的公開發言倒是顯示台灣官方有所察覺。

冷戰的具象化沖突不見得立即爆發,朝鮮戰爭距離邱吉爾的鐵幕演說大約四年,邱吉爾的鐵幕演說僅是給予世人的提醒。如今的台灣,在中美博弈下被推上兩大政治集團的沖突火線,或成“第一烽火點”,兩岸軍事情勢的緊張進一步催化“中美首戰”發生在台灣,若能得到和平,何苦選擇成為中美博弈的犧牲品?

2021-05-08 06:01:50 | 引用
逍遙

發表評論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