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厄姆·艾利森:中國能贏得地緣政治競賽的金牌嗎?

 
文章內容
[ 2021-08-05 21:41:46 | By: ppkhh83 ]
 
“修昔底德陷阱”理論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最近在美國“國家利益”網站撰文,引述哈佛大學中國問題研究報告中的結論,說明中國已在政治、科技等多個領域趕超美國。

東京奧運會提供了一個恰當的類比以幫助眾人思考那場更加重要的地緣政治奧運會,在這場地緣政治奧運會上,中國正在挑戰美國。在長達一個世紀的現代奧運史上,中國何時獲得了本國的第一枚獎牌?答案是,直到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她才得到第一枚獎牌。在獲得第一枚獎牌僅四分之一個世紀後,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中國取代美國,以48枚金牌對36枚金牌的成績把美國擠下了其慣常占據的冠軍寶座。

雖然美國在2012年和2016年卷土重來重占金牌榜第一,但今年夏季奧運會的第一爭奪戰貌似會非常激烈。大多數博彩網站都預測美國將贏得40枚金牌,中國獲得33枚。但各種意外層出不窮:嚴格的規定禁止觀眾觀看比賽並將未通過新冠病毒檢測的精英運動員排除在外。同時,一些被看好的美國奧運選手已在早期的比賽中失利。但預測失准的體育記者可以引述尤吉•貝拉(Yogi Berry)的一句俏皮話來為自己辯護,這句話是關於棒球的:“出水才見兩腳泥呢。”

在地緣政治奧運會上,中國崛起為美國競爭對手的過程更有戲劇性。在僅僅二十年前的二十一世紀初,中國甚至沒有出現在任何地緣政治競賽選手榜上。在經濟上,她被歸類為“貧窮的發展中國家”(因此被允許以發展中國家特有的條件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從技術上講,中國的人均收入水平與圭亞那和菲律賓等國相當,其公民沒有足夠的錢購買先進電腦或手機,更談不上有資源去生產它們了。在軍事上,中國在國防部眼裡是個無關緊要的國家,被稱為“較小的威脅”。在外交上,中國遵循鄧小平“韜光養晦”的教導,默不做聲地靜坐一旁。

不過,此一時彼一時。

在過去二十年,中國開始在更多領域崛起,其崛起幅度和速度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個國家。隨著她的崛起,原本在這個世界無可匹敵的超級大國有了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套用捷克前總統瓦茨拉夫•哈維爾(Vaclav Havel)的話說,這一切發生得如此之快,以至於我們還沒有時間感到驚訝。

誰是當今世界的制造工廠?誰是當今世界大多數國家的頭號貿易伙伴?自2008年經濟大衰退至今的十多年中,誰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為了比較各國經濟實力,中央情報局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都各自制定出了最佳衡量標准,但無論以何種標准衡量,誰是全世界最大的經濟體?

在軍事領域,是誰侵蝕了美國在各個戰爭維度的優勢?以至於前國防部長吉姆•馬蒂斯(Jim Mattis)說,“今天,競爭在各個維度展開:空中、陸地、海洋、太空和網絡空間。”雖然美國仍然是全球唯一的軍事超級大國,但在國防部精心構建的台海沖突兵棋推演中,是誰贏得了過去18場推演中的18場(根據前國防部副部長鮑勃•沃克Bob Work的說法)?

誰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和消費國?埃隆•馬斯克認為誰是特斯拉和其他電動汽車的最大消費市場?在有可能對未來經濟和安全產生最重大影響的人工智能領域,根據谷歌(美國領先的人工智能公司)前首席執行官埃裡克•施密特(Eric Schmidt)的判斷,誰是面部識別、語音識別、超級計算機和金融科技領域顯而易見的領導者?

如果有讀者在回答這些問題時感到猶豫不決,那他可以參考一下哈佛大學中國問題研究小組即將發表的報告《大競爭:21世紀的中國與美國》,這份報告會令其豁然開朗。2020年11月大選後上台的新一屆政府有一份過渡備忘錄,而准備該報告就是為了讓其成為備忘錄的一部分。該報告的部分章節已經遞交給了拜登政府負責戰略評估的相關人員(以及那些一直在為特朗普第二任期執政制定計劃的人)。在拜登團隊和國會領導人以他們認為有用的方式使用了這些章節後,這些章節將在今年晚些時候作為哈佛肯尼迪學院貝爾弗中心的討論稿發表。但是,由於最近出現了一些對該報告的評論和質詢,本文就預先展示一下我們的主要研究結論。

我們這份關於“大競爭”的報告是為了完成一項具體任務,即“記錄過去20年中美一系列競爭中的實際情況。”其目的是提供一個客觀的數據庫,在決策者為應對中國挑戰而進行基本戰略再評估時起到基礎性作用。該報告的五個章節深入探討了五個核心權力領域的競爭態勢:經濟、技術、軍事、外交和意識形態。每章首先確定標准,列出評判各項競爭的指標和有關各個主題的最佳公開數據來源,再拿出證據證明過去二十年中究竟發生了什麼,最後以一個坦率的評估做結論指明中美兩個競爭對手各自的實力水平。

在給出判斷時,我們盡最大努力模仿奧運會中的裁判:按照既定標准公正地給出評分。例如,在評估美中目前在語音識別這一人工智能應用領域中的水平時,我們給出了斯坦福大學機器閱讀國際挑戰賽的結果,中國團隊在這項比賽中獲得了前五名中的三個名次,其中還包括第一名。在大多數此類比賽中,這意味著中國的表現有了顯著的提升。但正如報告所解釋的,這些進步並不令人驚訝,因為中國基本上一直在奮力追趕,通過復制美國和其他國家首創的技術和做法來縮小差距。

盡管如此,對於包括我們在內的美國人來說,有關中國在某些比賽中趕上甚至超過美國的消息仍令人深感不安。事實上,作為國際安全專業的學生,我們認識到美國自二戰以來引領了70年的國際秩序為世界各大國提供了罕見的“長時段和平期”,並幫助全世界人民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健康和繁榮。因此,“中國迅速崛起將對這一秩序造成怎樣的影響”是一個值得人們嚴重關切的問題。但正如美國人在為爭取自由而與18世紀全球最強大國家作戰時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所反復提醒他們的:“事實是不易改變的東西。”

簡言之,出現在報告中的五大領域主要結論如下。首先,中國不僅在崛起,實際上它的實力已經上升到了顛覆冷戰後秩序的水平:從地緣政治、經濟、技術、軍事、外交和政治等各方面顛覆這一秩序。美國政府官員仍竭力想繼續從後視鏡的角度看中國。他們堅持認為,中國不過是他們所謂的“實力接近美國的競爭對手”,而現實卻恰恰相反。現在是時候承認中國是美國的“全方位競爭對手”了。就中國本身而言,她構成了美國人目前已知的最嚴峻的地緣政治挑戰。

這兩個術語之間的區別可不僅僅是語義上的。如果我們的評估是正確的,那麼負責制定《2021年全球威脅評估報告》的國家情報總監就是錯誤的,她稱中國是“實力越來越接近美國的競爭對手”。而這一區別很重要。問問在東京參加奧運會的那些美國運動員,他們的對手實力如何。

其次,中國不僅在包括經濟總量在內的許多重要領域超過了美國,而且已經在這些領域牢牢樹立了美國不太可能奪回的領導地位。雖然許多讀者可能會覺得這難以置信,但他們應該自己會做算術題。既然中國的人口是美國的四倍,那中國工人的生產效率只要達到美國人的四分之一,他們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就將與我們的一樣。當然,國內生產總值不是一切。但它構成了國際關系中各國的實力基礎。

第三,如果兩國繼續按照目前的軌跡發展,到2030年,中國的經濟總量將是美國的兩倍。此外,在很多傳統上由美國主導的競賽中,中國可能已具有了長期優勢。盡管這將是痛苦的,但美國人必須找到某種方式來應對一個新世界,一個在某些領域“中國第一”的世界。

第四,在像奧運會這樣的比賽中,贏得最多獎牌基本上是一個民族自豪感的問題。而在最重要的地緣政治競爭領域,包括國內生產總值、應對潛在沖突的相對軍事實力(例如,在台灣問題上)或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領域保持領先地位,如果中國成功贏得了本應屬於我們的金牌,這將對美國經濟、安全乃至由美國領導的國際秩序產生極為嚴重的消極影響。

第五,與那些讀到這些結論從而產生失敗主義情緒的人相反,撰寫這份哈佛報告的作者堅決不認為這意味著美國“完了”。從歷史上看,美國民主機制對重大挑戰的反應一直很慢。在戰場上,如果歷次大戰都是在打了第一回合後就結束,那殖民美國的那些人將永遠不會獨立,德國將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勝利者,亞洲現在將全部被納入大日本共榮圈,歐洲人將生活在一個納粹帝國中並說著德語。如果美國沒有讓蘇聯發射第一顆衛星從而引發自己的“覺醒時刻”,那美國就不會是第一個將人類送上月球的國家。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曾明智地預見到中國將成為“世界歷史上最強大的對手”,認識到這位對手會帶來多麼巨大的挑戰將是智慧萌發的起點。我們認為這應該——而且必將——喚醒美國,使其做出足以應對挑戰的反應。

隨著美中兩國在東京奧運會上展開不分伯仲的競爭,中國體育總局局長苟仲文毫不諱言中國的目標。正如他最近所說:東京奧運會和北京奧運會是中國在2035年成為全球“體育強國”的起點。為了完成這一使命,中國向東京派出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奧運代表團,該代表團由777名運動員組成,而美國代表團是621人。在中國奧運代表團抵達東京時,美國奧委會首席執行官宣布:“美國代表團已經做好一切准備。”總而言之,比賽開始了。

美國人從未在競爭面前退縮過。事實上,我們的市場經濟和民主體制是建立在一種理論之上,即多人公平競賽將刺激選手們跑得更快。但對於學習“戰爭與和平”的學生而言,最大的問題是:在這場地緣政治大賽中,美中兩國能否找到一種方式,構建並管控一場有建設性的競爭?共存的必要性能否促使英明的領導人展開和平競賽,讓兩國各自竭盡全力去展示哪一種制度能為人類帶來更多福祉?既然兩國人民的身家性命都取決於他們能否給出肯定的答案,那我們必須希望並祈禱他們能想出解決辦法,給出“能”的回答。



格雷厄姆·艾利森
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貝爾法科學與國際事務研究中心主任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評論

現在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或者回復。

發表評論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