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連斯基下的猛藥迎來尾聲 幾天內

日期: 2022-05-22
新聞主題: 俄羅斯,英國,美國,越南,菲律賓,日本,韓國,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泰國,法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墨西哥,巴西,伊拉克

來源: 直新聞

  直新聞:烏克蘭首席談判代表當地時間周六宣稱:俄羅斯軍隊必須撤出烏克蘭,圍繞和平進程的談判才能恢復。你如何展望俄烏談判進程?

  特約評論員 吳蔚:烏克蘭首席談判代表的這個表態依然堅守此前多輪談判時的烏方立場,那就是俄軍必須全面撤出烏克蘭。與此形成尖銳對立的是俄方談判立場,條件有四:第一,烏克蘭必須去軍事化;第二,承認克裡米亞歸屬俄羅斯;第三,承認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的獨立;第四,修改憲法,刪去加入北約的條文並放棄加入“任何聯盟”。

  兩相比較,你會發現雙方實際上根本談不到一起。畢竟“在戰場上得不到的,你也休想在談判桌上得到”,這句話對俄烏雙方而言都是適用的。一方面,俄軍沒能實現速勝目標讓基輔當局改換門庭,自然很難要求澤連斯基政府修改憲法“自廢武功”;另一方面,烏軍無法有效阻擋俄軍在東線的蠶食,戰線無法反推你又怎麼可能乞求敵人扭頭退出?這也就意味著,戰場仍然處於動態變化之中,盡管雙方都已付出了慘痛代價,但這場誰先眨眼誰就輸的搏殺仍將持續一段時間。

  俄烏沖突開打至今確實來到了一個節點,自今年2月24日澤連斯基宣布烏克蘭進行為期90天的全面軍事動員,這劑猛藥即將迎來尾聲。基輔方面是否會進行新一輪全面軍事動員,進一步壓榨出更多兵員前往東線戰場,將是這幾天最大的懸念。烏克蘭國防部長此前透露,不排除將再征召100萬人入伍參戰。對於4000多萬人口的烏克蘭而言,這幾乎意味著“可能有一整代人要被犧牲掉了”。烏克蘭軍情部門負責人投書《華爾街日報》稱:“這是一場所有烏克蘭人的戰爭,沒有誰能強迫烏克蘭停止戰斗。除了1991年的國境線外,我不知道其他任何邊界劃分的存在。”但這位少將也不得不承認:烏克蘭高度依賴西方軍事援助,尤其是中遠程導彈系統、大口徑火炮、戰斗機等等。

  這就將話題引向了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決定烏克蘭戰爭潛力是否可持續的恐怕不只是兵員數量,還有技術兵器數量。

  

  資料圖

  直新聞:那麼技術兵器的消長又是如何影響烏克蘭的戰爭潛力呢?

  特約評論員 吳蔚:什麼是技術兵器呢?我們一般將坦克、火炮、飛機、防空導彈、雷達系統這些造價不菲、具有一定科技含量、需要士兵長期學習訓練的武器裝備稱為技術兵器。要想發揮它的效能,需要持續投入時間進行“人機協同訓練”,也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人機合一、人車合一”境界。一旦喪失了技術兵器,一支軍隊的戰斗力將會大打折扣。比如說,失去主戰裝備的坦克兵、導彈兵、雷達兵、飛行員,都只是人手一杆槍的步兵而已。

  事實上,技術兵器是否發揮作用、是否可持續投入戰場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現代戰爭的走勢。俄軍的所謂“特別軍事行動”從一開始就聚焦“烏克蘭的去軍事化”實際上就是在圍繞摧毀烏軍技術兵器做文章。在我看來,俄軍大致上做了幾件事情:第一,大量摧毀烏軍戰場上的技術兵器;第二,大量摧毀烏克蘭軍事工業體系;第三,針對性摧毀位於烏克蘭西部軍事倉儲區裡的北約軍援物資。在這三板斧之下,烏克蘭的戰爭潛力實際上正在被有效扼殺。

  窘境之下,烏克蘭出人,美西方出器,共同構成一個形態怪異的“戰爭機器”。但我不認為這是一個可持續的模式,因為總有一方會回過神來。

  直新聞:另一方面,從外部環境上看,俄羅斯正面臨被美西方國家孤立的窘境。這幾天在泰國曼谷舉行的APEC貿易部長會議上,美俄代表就在對方發言的時候“互相離席”。你怎麼看這場在國際外交場合的無形交鋒?

  特約評論員 吳蔚:國際外交場合有一套約定俗成的外交禮儀,遵守或不遵守這套禮儀都能傳遞出相應的外交信號。從這個意義上看,美俄代表“互相離席”的舉動實際上都是在用實際行動表達自己的不滿。其實也很好理解,某種程度上看,美國與俄羅斯正在進行一場“代理人戰爭”,只不過作為介入更深的一方,俄羅斯的一條腿已經深陷烏克蘭。

  美國非常善於在國際舞台上搞拉幫結派、群毆霸凌那一套,對於已經深陷經濟制裁的俄羅斯而言,這種所謂“孤立”只不過是百上加斤罷了。真正的問題在於這場俄烏沖突一日不平息,國際之間的緊張關系、國際市場的焦慮情緒恐怕是很難得到舒緩的。簡而言之,仗只要打下去,俄羅斯的外部環境只會朝向更惡劣的方向跌落。

  但事情並非沒有轉機,東盟系列峰會、G20峰會、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這三場重要的國際多邊會議將於今年11月扎堆在亞洲舉辦。三個東道主柬埔寨、印度尼西亞、泰國頂住了來自美國的壓力,均對俄羅斯的參與展現出積極開放的態度。在東南亞這個不完全以美國意志為轉移的區域裡,可能會是俄羅斯實現突圍的絕佳機會。

  我依然堅信,和平與發展仍是當今世界的主題,問題就在於世界各國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凝聚起這個共識,讓烏克蘭戰局的各相關方坐下來,共同探討出一個可行的“戰爭退出機制”。從目前的俄烏沖突進程來看,我認為雙方的戰爭動能已經逐漸式微,東線戰場上的戰斗主要以營連級規模的攻防以及炮兵相互壓制為主,短期內再難出現大開大合式的縱深拉扯,這本身就在給沖突降級帶來了一個契機。如何抓住這個契機,從降低沖突烈度入手,到最終實現停火,考驗雙方的智慧與魄力。

  當然,不排除有的西方國家希望俄烏沖突走向另一個極端,那就是“敘利亞戰爭化”。那麼我們就要旗幟鮮明地反對,極力避免這種圖謀的實現。

  吳蔚,直新聞高級主筆,深圳衛視《直播港澳台》特約評論員





本文章來自於 加西網 (溫哥華門戶網)
https://www.westca.com

這份報導的網址是:
https://www.westca.com/News/article/sid=896729/lang=tchine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