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扔掉的脑瘫儿 成了学霸考入北大

日期: 2022-05-07
新闻主题: 教育读书

来源: 资深人士说文史

丈夫要扔掉脑瘫儿,妻子离婚独自抚养,2007年儿子成学霸考入北大

原创2022-05-07 15:55·资深人士说文史

2019年4月6日,东方卫视大型女性励志节目《妈妈咪呀》,迎来了一位传奇女子,随着她的出现,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人们都想了解一下,她是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的?



她的儿子在2007年考上北京大学,2011年又转到北京大学法学院学习,几年后又到哈佛大学学习,2017年拿到了哈佛大学的硕士学位,并通过了美国的司法考试,活脱脱一位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如此优秀的男孩,刚出生的时候竟然是一位脑瘫患儿。

一个脑瘫患儿,不仅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还成功从哈佛大学毕业,是什么让他创造了这样的奇迹呢?

创造奇迹的人,名字叫做母亲,“我是妈妈,我不能放弃,我要他活着”,这是邹翃燕在舞台上所说的话。

这位已经56岁的妈妈,凭借着自己的坚韧不屈,用她的爱和坚强战胜了病魔,成功将自己被命运遗弃的儿子拉回到幸福的人间。命运的宣判

1987年,那时邹翃燕只有25岁,是湖北武汉幼儿师范学校的一名年轻教师,因为职业使然,邹翃燕从小就喜欢小孩,但因为自己从小身体不好,结婚之后,她迟迟没能怀孕。

好消息终于在1987年时传来了,得知自己怀孕了,邹翃燕欣喜若狂,她万般小心地呵护着自己腹中的胎儿。

在自己的精心养护下,1988年7月18日,邹翃燕怀着期待而又忐忑的心情,被推进了产房,等待着自己真正地成为母亲的那一刻。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上天仿佛跟她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邹翃燕生产时,正赶上值班医生交接班的时间,因医护人员的一时疏忽,导致孩子在子宫内窒息,孩子刚生出来时,便出现了颅内出血的症状,孩子连哭声都没有,随即被送到重症监护室抢救。



在经历医生五天的漫长抢救和治疗过程后,孩子的生命总算是保住了,但却被诊断为重度脑瘫。医生还向邹翃燕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并委婉地向邹翃燕建议放弃对孩子的治疗。

邹翃燕的丈夫听到医生的话后,下意识地想要放弃孩子,他也是有苦衷的,因为按照当时的生育政策,一对夫妻理论上来讲只能生育一个孩子。大儿子是脑瘫,还有要二胎的余地,但是带着一个脑瘫的孩子,再生一个孩子,那么,这个家庭要背负多大的经济压力。

一想到这里,丈夫退却了,他多次劝邹翃燕放弃这个孩子,扔掉这个脑瘫儿,说他们两人还很年轻,以后可以再生一个孩子。

然而,毕竟孩子是母亲身上的一块肉,邹翃燕怀胎十月,早已对辛苦生下的这个孩子产生了很深的感情,即使现在孩子几乎被命运所抛弃,但为母则刚,邹翃燕不想放弃,她决定要坚持下去。

在她看来,丈夫已经打了退堂鼓,医院也几乎对孩子判了死刑,如果这个时候,作为妈妈的自己再放弃孩子,那么,这个孩子真的就活不了。

多么可怜的一个孩子,邹翃燕下定决心,哪怕只有一线希望,她也要坚持下去。

看着妻子如此坚决的态度,丈夫实在是接受不了,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婚,邹翃燕也不惜离婚独自抚养儿子。此后,她成了一个单身女人,开始了独自照顾孩子并陪伴治疗的艰苦岁月。



她很爱这个孩子,给儿子取名丁丁。她说,名字的灵感来自《诗经》。

《诗经》里有“伐木丁丁”的语句,她希望,虽然丁丁来到这个世界时,连哭都不会,没有发出一丝一毫的声音,但在之后的生活里,能有声响,有作为。

经过治疗之后,虽然丁丁在出生的五天后,发出了第一声啼哭,但他身上的脑瘫迹象,并没有消除,在六个月时,脑瘫的症状表现得更明显了,这时,邹翃燕开始不断地培养和锻炼儿子的语言意识。

在这六个月里,邹翃燕一边对儿子进行康复训练,一边了解更多的关于脑瘫患者的情况,她发现,脑瘫患者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种是神经受损而导致运动不协调,第二种则是智力受损导致行为痴呆,第三种则是两者兼备。

在对脑瘫患者情况大概了解之后,邹翃燕心想,儿子并不是先天性脑瘫,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在生产的过程中出现的医疗事故所导致的。那么,这是否可以说明,孩子的智力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损伤呢?

抱着侥幸的心理,邹翃燕下决心要弄清楚孩子智力的真实情况。无私的陪伴

为了让儿子更好地康复,邹翃燕决定先从最简单的智力测试考起,先对颜色进行识别。她遵从医生的嘱托,在房间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气球,不断地培养儿子对颜色的感知。随后,她发现儿子能听懂妈妈的话,还能够按照妈妈的提问找到正确的颜色。



六个月大的孩子能做到这一点,这说明,儿子一定不存在智力问题。

这个测试结果,让邹翃燕顿时感到欣喜若狂,既然智力没有受到特别大的损害,那么重点恢复的就算丁丁的身体了。

在丁丁一岁时,左脚还非常不灵便,有着很大的运动障碍,还时常流口水,双手也没力气,不像正常孩子那样能够很轻松地握住东西。

丁丁学会走路的时间也比较晚,直到两岁半时,才能勉强能够独自行走;虽然能走很短的距离,这也让邹翃燕看到了希望。毕竟儿子能独自行走了,那就说明还有完全恢复正常行走的可能性。

邹翃燕开始不断地锻炼丁丁的肢体协调能力,最开始,她先让丁丁从撕纸学起,在撕纸过程中协调双手和双臂的力量,随后又开始教丁丁学用筷子。

然而,用筷子夹菜这个看似普通的动作,对于丁丁来说也是非常困难的;年幼的丁丁常常因为不会用筷子而烦躁哭泣,有时甚至会摔掉筷子跟妈妈发脾气。

面对年幼的儿子,邹翃燕有着无尽的耐心,她耐心地跟儿子解释,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训练,为什么必须学会用筷子;让儿子知道这是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如果想尽可能地接近正常人的生活,只有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将来才更有可能成功。



在邹翃燕心里,丁丁从来都不是一个脑瘫残疾的孩子,他跟正常的孩子是一样的,他只不过比其他人慢了一点而已。

邹翃燕总是很温柔,很细心地跟儿子解释着他与别人的不同点,渐渐地,她发现,虽然儿子的行动比较慢,然而正因为慢,也能让儿子更加聚精会神地做好一件事。

对于运动神经元受损的脑瘫患儿来讲,在医学上,三岁到六岁是孩子恢复运动机能的黄金时期,如果错过这段时间,要想康复那就难于登天了。

邹翃燕自然也知道这件事,于是,从丁丁三岁时,就带他去医院做康复训练。

一个单身女人带着孩子很难,带一个脑瘫患儿生活更难,为了能够赚更多的钱给儿子治病,邹翃燕还要工作,不能随时随地陪着儿子,她只能一边照顾儿子,一边工作,她白天上班,晚上骑着自行车带儿子去按摩,每两天一次,风雨无阻。

为了给儿子治疗,邹翃燕这样拼,都感动了医护人员;有时候,看着在大雪中冻得瑟瑟发抖的母子二人,医护人员也会劝他们,天气不好的时候,就不要来了,偶尔缺席一两次也没关系的。



但邹翃燕却不这么认为,她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从决定带丁丁进行康复训练的那一天起,她就下定决心,只要医院开门,哪怕天上下刀子,她也会带着儿子去训练。

为了能够更好地照顾孩子,邹翃燕还将自己培养成了一位按摩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邹翃燕的努力下,丁丁在4岁时,就可以稳稳地走路了,5岁半时就学会了跳跃,7岁时正式进入中华路小学读书。

在学校读书时,一开始,丁丁的字写得很慢,邹翃燕会向学校申请考试延时,学校在了解到丁丁的具体情况后,酌情考虑给他延长了考试时间,一开始延长20分钟,到后来缩短到5分钟。丁丁进步挺快,到4年级时,他的写字速度已经赶上了正常人水平,能够跟同学在一样的时间内完成考试了。



也就是说,到丁丁4年级时,在一般的生活中,他已经与正常人别无二致了。良好的教育

邹翃燕给了儿子丁丁最完整的母爱,最无私的陪伴,但身为老师的邹翃燕却从来不给丁丁辅导作业。丁丁有不认识的字,邹翃燕就要求他自己去查新华字典,久而久之,在不知不觉中,丁丁的独立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

与此同时,邹翃燕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给丁丁出一套题,让他练习,但在丁丁拿给她批改时,她却从来不检查,直接拿出笔打上100分。

看着100分,丁丁以为自己全做对了呢,可是后来却发现不是。他拿了一份试卷给老师看,其实做错了两道题,可母亲却依旧给了100分。对此,丁丁非常不理解母亲,他觉得老师做得对,母亲有些不负责任。

面对儿子的质疑,邹翃燕却很淡定,她对丁丁说:我们自己出的卷子,自己做,为什么还会出错呢,应该是全对才对呀,我以后还会给你打100分的。



听到这里,丁丁瞬间明白了,自己的动作要比同学慢一点,那么,说不准哪天在考试中就完不成试卷,为了保证分数,只能不断地提高准确度,即使做不完卷子上的所有题,也要争取把做到的题全做对。

有了这个意识之后,丁丁开始培养自己的仔细认真的习惯,在考试中,正确率也越来越高。不过,虽然丁丁在学习上成绩优异,但他毕竟在小时候受到过重创,在某些特殊环境中跟正常的孩子还是有区别的,比如在军训的时候。

有一次,丁丁参加军训,因为身体的原因导致动作有些滑稽,受到了同学的嘲笑,但教官在知道丁丁的情况后,反而表扬了丁丁,惩罚了嘲笑他的同学,这下引起了同学的不满。

同学们不理解,明明自己做得比丁丁好,为何受到惩罚的是我们呢?教官跟他们解释,丁丁是个脑瘫患儿,不解释还好,这一解释之后,脑瘫患儿几乎成了丁丁的外号。

这让丁丁很郁闷,邹翃燕知道后,并没有去学校找那些同学理论,反而不断地安慰丁丁,她告诉儿子,作为男子汉心胸要宽广一些,在发生矛盾时,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受一点委屈其实没什么,哪怕是现在与你朝夕相处的同学,毕业之后,也都各分天南海北了,没有必要为这些问题而感到困扰。



在母亲的宽慰下,丁丁也养成了宽容豁达的性格,他渐渐地意识到,自己的身体确实有缺陷,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嘴是长在别人身上的,别人有发言的权利,因此,别人能包容咱们是大度,不包容咱们也不是错误。

高二时,丁丁的成绩曾一度变得不理想,他开始怀疑人生,他搞不懂为何一定要考名校?平时开心一点,轻松一点不好吗?

看到儿子有这样的疑问,邹翃燕带他去东湖边看房子,在母亲的带领下,他们分别登上了一楼、六楼和二十楼。

在一楼时,面对妈妈“能看到东湖吗”的提问,丁丁回答不能;而到了六楼,在面对同样的问题时,他表示东湖就像一条小手绢,看得不是很清楚;到了二十楼,他才看到了妈妈想要让他看到的东湖。

邹翃燕说:东湖的样子是客观存在的,因为人站在不同的平台,看到的却是不一样的景象,如果想要看到得更多更完美,那么就要站上更高的平台才可以。

这番经历让本来迷茫的丁丁恍然大悟,让他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



谁也不会想到,一个脑瘫儿多年后成了学霸。2007年,20岁的丁丁以660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大学是中国的最高学府,最好的大学之一,丁丁能够逆转成学霸考入北大,足以说明孩子的优秀。

2010年,丁丁转入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完成硕士学位的学习,并获得了多次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和三好学生等称号。

2016年3月,已经参加工作的丁丁,又申请到哈佛大学学习。

2017年丁丁获得了哈佛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此时,丁丁已经30岁了,30年的人生转变,从一个脑瘫患儿一跃成为世界知名大学的顶尖人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2018年,丁丁正式通过了美国的司法考试。

完成了这一系列的深造之后,丁丁回到了北京寻找工作,如今,他的生活已经与常人无异,除了像穿针引线、科学实验等精细的动作无法完成之外,在普通的生活中已经没有人能发现他身体的异常了。

母亲邹翃燕成功地将原本被命运宣判死刑的儿子,培养成了北大高材生,又送进了哈佛大学,打造成高精尖人才,可以说,邹翃燕创造了一个奇迹。只不过,邹翃燕不觉得自己伟大,她对自己的定义一直都是“一个为了孩子不断成长进步的妈妈”。



现在,这对优秀的母子都成了网络词条上搜索热度很高的人物,在陪着儿子康复治疗、培养儿子的同时,邹翃燕的工作也有起色,她也先后获得了优秀教师、优秀党员等诸多荣誉称号。

目前,丁丁已经受聘于一家北京的大公司,成为了该公司的法律顾问,邹翃燕也成为了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的副教授。

不仅如此,邹翃燕还联系上了很多脑瘫患儿的家庭,帮助他们进行患者康复,希望能够带给他们更多的信心,陪伴着他们争取更好的未来。

在他们的故事中,母子二人都在彼此的成长过程中,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母亲的无私陪伴和良好的教育,把丁丁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用丁丁自己的话来讲:

“妈妈是石板下的一棵草,生命力极其旺盛,只要有一线希望,一点点阳光雨露,它就能探出头来,它就能生长”。

的确,人的命运是不同的,有些人生来困苦,但是我们不能将出生当成终点,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应该怀抱希望,或许最终的结果不会像丁丁那般理想,但只要付出了自己的努力,那么一切都会成为最好的安排。



看到丁丁的结果,不知道一心想要将他抛弃的父亲,心里有何感受?如果不是邹翃燕的坚持,或许丁丁早已是个瘫痪残疾人了,肯定会被命运所抛弃的,绝对考不上北大、哈佛大学的。丁丁要感谢他的母亲邹翃燕,为了丁丁,母亲不惜离婚单身一人,她不仅贡献出了所有的精力,还有自己的青春。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款限量版的天使,都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孩子,父母都要不抛弃,不放弃,历经艰辛,吃尽苦难,终究会成为自己人生的王者。

从一个脑瘫儿到北大学霸,丁丁完成了命运的逆转,祝福丁丁,希望丁丁能给更多的人带去拼搏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澎湃新闻:湖北单亲妈妈花29年,把重度脑瘫儿子送进哈佛大学

参考消息:单亲母亲将重度脑瘫儿子送进哈佛:不想他因疾病自惭形秽





本文章来自于 加西网 (温哥华门户网)
https://www.westca.com

这份报导的网址是:
https://www.westca.com/News/article/sid=894136/lang=schine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