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在車邊寧德時代距特斯拉3公裡

日期: 2022-01-24
新聞主題: 車行天下

來源: 證券時報

  近日,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實地探訪了寧德時代上海電池模組基地,基地已開始生產,而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與該基地僅3公裡距離。

  

  (圖片: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

  “現在的動力電池企業的確是和整車企業綁定的,就近整車企業生產的邏輯仍然是延續的,這樣能保證電池的有效供給和產能,深度綁定是必然趨勢。”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采訪時表示。

  動力電池廠商與整車企業的“綁定”折射出雙方話語權的博弈。一方面,激增的下游需求向上傳導,動力電池企業為了搶占更多市場份額必然選擇擴產,另一方面,擴產也有助於整車企業鎖定產能。此外,為了在動力電池領域獲得更大的話語權,動力電池廠商與車企還開啟了合資、入股等保障產能的模式。

  電池模組基地已開始供貨

  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聚集了一批新能源車產業鏈企業,沿著兩港大道驅車前進,可以看見一大片灰白色基調的外牆和“CATL”的藍色標識,寧德時代上海電池模組基地坐落於此。

  

  (圖片:寧德時代上海電池模組基地門口)

  近日,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探訪了寧德時代上海電池模組基地,基地門口掛著“瑞庭時代(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字樣,不時有貨車駛入,身著制服的員工不斷進出廠區。

  

  (圖片:寧德時代上海電池模組基地門口)

  企查查信息顯示,瑞庭時代(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庭時代”)成立於2021年5月24日,注冊資本5億元,由寧德時代100%控股。瑞庭時代主要從事新能源科技、汽車科技領域內的技術服務等,2021年7月,瑞庭時代經營范圍發生變更,新增了電池制造、電池銷售、汽車零部件研發等。

  記者在瑞庭時代看到,廠區分布著若幹幢5層樓高的建築,建築旁的空地堆放著一些木材,停車場旁還有幾台大型制氫設備。“這邊的廠房主要是做電池模組,將電芯裝在模組上,電池生產不在這邊。”瑞庭時代一位員工告訴e公司記者,自己去年9月份就來上海電池模組基地工作了。

  

  (圖片:寧德時代上海電池模組基地)

  一位身穿黃色施工服裝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這裡有八棟廠房,已經進入了生產狀態,“我們是來做環保工程的,進來有好幾天了”。另外,有自稱是寧德時代供應商的工作人員表示,已進入基地工作一個多月,主要是做設備。

  

  (圖片:寧德時代上海電池模組基地外圍)

  “我們的廠房還沒建起來,這裡是租的,是為了滿足特斯拉的需求,供應磷酸鐵鋰電池。”一位從福建調配到上海基地的寧德時代員工稱,“新的電池廠將建在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旁邊,剛動土,現在還看不出來具體位置。”值得說明的是,瑞庭時代距離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也不過3公裡。

  2020年2月,寧德時代與特斯拉簽訂協議,於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期間向特斯拉供應鋰離子動力電池產品。2021年6月,雙方合作進一步延續,寧德時代將在2022年1月至2025年12月期間繼續向特斯拉供貨。

  據了解,寧德時代去年有在臨港考察選址,臨港集團成立了重大項目推進小組,找到一處地址合適的現成廠房,相關標准符合寧德時代的要求,只需做一些內部裝修和小范圍改造。去年12月20日,上海市經信委曾透露,寧德時代上海臨港電池模組生產基地將於2022年初實現投產。

  寧德時代加速在上海布局

  汽車行業分析師張翔接受e公司記者采訪表示,寧德時代電池模組基地選址臨港主要是為了快速地、以較低的成本給特斯拉供貨。“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去年的交付量接近50萬輛,量非常大,如果電池模組基地不監在臨港的話,光是電池的運輸費就非常高,另外電池的運輸周期也比較長。”

  除了電池模組基地投產外,寧德時代在上海建工廠的消息也受到市場關注。去年6月初,有市場傳聞稱,寧德時代正與上海政府就建廠洽談,計劃在上海新建年產80GWh電芯的電池工廠,不過尚不清楚何時達成最終協議。彼時,對於此消息,寧德時代表示不予置評。

  根據寧德時代員工向記者透露的,寧德時代新建的工廠位於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附近。e公司記者探訪發現,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周邊有多處在建工地,不過尚未發現附近有寧德時代廠房施工跡象。

  一個可以觀察到的事實是,寧德時代與上海的聯系愈發密切。去年8月18日,寧德時代與上海市政府在上海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據了解,寧德時代將在上海落地全球創新中心及國際功能總部、未來能源研究院、高端制造基地等相關項目。

  其中,高端制造基地將依托寧德時代最新生產制造技術,在臨港新片區打造綠色、高效的智能工廠。同時,寧德時代未來還將在上海推廣電動化及新能源儲能領域的前沿技術示范應用,助力上海市加快落實“碳中和、碳達峰”工作目標。

  翻看寧德時代官網,公司在2021年的足跡主要分布在上海,包括在上海布局創新中心、未來能源研究院和臨港基地,以及與上海交大共建未來技術學院。今年1月8日,寧德時代未來能源研究院正式入駐上海閔行區。未來能源研究院將與上海交通大學合作,布局攻關一批新能源領域前瞻性技術,遠期建設成為全球未來能源創新中心,助力上海打造未來能源領域生態體系。

  “寧德時代在上海布局高端制造項目基地還是考慮了離特斯拉工廠更近,便於與客戶及時溝通。另外,也可以吸納上海長三角附近的新能源產業鏈方面的人才。”一位滬上鋰電行業投資人士向記者表示,上海引入特斯拉建廠,依靠上汽、特斯拉等整車企業,帶動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發展完善。根據《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施計劃(2021—2025年)》,到2025年,本地新能源汽車年產量超過12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值突破3500億元;動力電池等關鍵零部件研發制造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電池廠商與車企

  的話語權博弈

  根據乘聯會數據,2021年新能源汽車總銷量達352.1萬輛,同比增長近160%。巨大的下游需求拉動產業鏈上游(电视剧)企業供貨量大增。作為新能源汽車最核心的零部件之一,動力電池的裝車輛也大幅增長。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聯盟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我國動力電池產量累計219.7GWh,同比累計增長163.4%。其中三元電池產量累計93.9GWh,占總產量42.7%,同比累計增長93.6%;磷酸鐵鋰電池產量累計125.4GWh,占總產量57.1%,同比累計增長262.9%。去年一年,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累計154.5GWh,同比累計增長142.8%。

  同時,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主機廠對動力電池的需求也持續上漲。“寧德時代上海基地投產會降低一些電池運輸成本,使電池漲價不至於那麼快,對雙方都是好事。” 真鋰研究創始人墨柯接受e公司記者采訪時表示,寧德時代此舉有利於鞏固大客戶,讓相關產能與大客戶綁定。“在電動汽車需求大爆發時,需要這麼做。整車廠都在尋找電池供應的保障,而特斯拉的需求很大,寧德時代的這種做法是值得的。”墨柯表示。

  動力電池廠商選擇在車企附近建廠也是多方權衡後的結果。“總體來說,電池廠商不會在每家與它合作的主機廠旁邊建廠,只有合作的量足夠大的情況下,建廠才會劃算。如果量不夠大,達不到電池廠的規模經濟效益的話,建電池廠的投資就可能很難收回。”張翔認為,寧德時代在特斯拉超級工廠附近建基地或工廠可以保證特斯拉的電池供應,讓特斯拉免於受到電池短缺風險的威脅。另一方面,則是方便及時溝通,盡量避免因溝通延誤而影響特斯拉的生產進度。

  動力電池廠商與車企的“綁定”更像是一場話語權博弈。為了在動力電池領域獲得更大的話語權,動力電池廠商與車企還開啟了合資、入股等保障產能的模式。

  早在2017年,上汽集團和寧德時代共同出資成立了時代上汽動力電池有限公司和上汽時代動力電池系統有限公司兩家合資公司。這一整車企業與電池企業深度綁定的模式近年來逐漸盛行。有多家車企與寧德時代成立了類似的合資公司。

  去年11月,欣旺達公告,公司子公司欣旺達汽車電池與五菱工業簽署《合資合作意向書》,五菱工業為五菱汽車控股子公司,雙方有意向在廣西柳州共同投資組建涵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的合資企業。欣旺達稱,本次簽署合作意向書意味著公司在汽車動力電池業務的客戶群體得到進一步拓展,未來汽車動力電池的業務規模和行業地位也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一個最近的例子是,比亞迪與中國一汽成立動力電池合資公司。企查查顯示,近日,一汽弗迪已正式成立,注冊資本10億元,經營范圍包括動力電池及電池系統的開發、生產、銷售等,該公司由比亞迪全資子公司弗迪實業有限公司、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一汽股權投資(天津)有限公司共同持股,占股分別為51%和49%。

  電池廠商多手段

  應對原材料漲價

  在“電池荒”掣肘車企產能的背景下,動力電池廠商與車企的博弈還在繼續。

  “今年以來的電池漲價主要是上游原材料大幅上漲導致的。相比去年1月份,電池成本漲幅在30%到50%,今年電池廠漲價是難以避免的,不過實際對主機廠的漲價幅度並沒有那麼大。”一位動力電池行業投資人士告訴記者,由於一些大的電池廠有一些長單布局,同時電池廠還會通過技術來消化漲價影響,因此整體漲價幅度可能並不太高。而二線電池廠商話語權相對弱一些,在漲價方面一定程度會參考一線電池廠商。

  “對於一些話語權不夠強的整車廠來說,想要綁定一線電池廠商的產能,可能就需要投資電池廠的產線了。一些電池基地是跟整車廠是綁定的,電池產能拓展的速度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整車廠出資的速度,整車廠出資的速度慢了,電池漲價的速度可能就快了。”上述投資人士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動力電池企業自身也在通過自建、合資、並購等方式保障原材料的供應,應對原材料價格上漲。2021年7月,億緯鋰能連發多個公告,擬收購金昆侖鋰業28.125%股權,同時與金昆侖鋰業成立合資公司,分期投資不超18億元,建設年產3萬噸碳酸鋰和氫氧化鋰項目;1.1億元收購大華化工5%股權,大華化工享有大柴旦鹽湖采礦權;公司控股股東西藏億緯控股有限公司擬收購大華化工29%股權。

  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等企業也在國內鋰礦資源方面也均進行了深度布局。以寧德時代為例,2021年9月,寧德時代公告稱,擬在江西宜春投資建設新型鋰電池生產制造基地(宜春)項目,已於2021年7月與江西地方政府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今年1月13日,由寧德時代100%控股的四川時代新能源資源有限公司注冊成立,經營范圍包括選礦、礦物洗選加工、金屬礦石銷售、新材料技術研發等

  “伴隨著電動車滲透率的快速提升,鋰、鎳、鈷等貴金屬的需求持續旺盛,在擴產需要一定周期的大背景下,價格有望維持在相對高位,周期性相對減弱。”開源證券研報分析指出,投資金屬原料一方面可以便於企業和資源型企業簽訂長協時有更多的話語權,保障自身原材料的供應,另一方面也可以享受作為股東的投資收益分成。

  鋰電企業擴產潮、

  上市潮接踵而至

  新能源汽車產銷走高,動力電池需求量劇增,各大電池廠商爭相擴充產能。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數據預測,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將達到25%以上,這將帶動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超過1.55TWh。

  ●根據GGII不完全統計,2021年動力電池投擴項目63個(含募投項目),投資總額超6218億元,規劃新增產能超過2.5TWh。整體來看,動力電池企業單個基地擴產幾乎都在數十GWh級別,而頭部企業的產能規劃更是上升至百GWh級別。

  從寧德時代已公布的產能部署來看,其2025年產能將達到600-700GWh。中創新航規劃十四五期間產能超過500GWh;蜂巢能源規劃2025年達到600GWh;國軒高科2025年產能規劃目標為300GWh。另外,根據動力電池擴產選址看,四川、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成為動力電池企業落戶的重點省會。

  “瘋狂”的擴產行動也引發市場對於鋰電池是否產能過剩的擔憂。去年11月,工信部電子信息司發布《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條件(2021年本)》(征求意見稿)和《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公告管理辦法(2021年本)》(征求意見稿),對於國內動力電池企業在產能擴充、產品性能、工藝技術和企業管理等方面提出相關要求,並稱未來將引導企業減少單純擴大產能的制造項目,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

  市場分析,此舉或是對目前國內正在進行的動力電池大規模擴產發出警示,避免電池企業重復建設低端產能,避免出現嚴重的產能過剩。“擴產落地後整體動力電池的產能會相對充裕,但是優質的產能仍然是緊缺的。”滬上鋰電行業投資人士向記者表示,動力電池對整體性能的要求非常高,部分統計在內的低端產能或為無效產能,無法達到交貨的標准,總體來說市場還是需要優質的產能。

  熙熙攘攘的擴產潮之下,一部分動力電池企業走向了IPO之路。中信證券日前披露,與蜂巢能源簽署了上市輔導協議,已在江蘇證監局進行了上市輔導備案。雙方計劃在今年3月前完成上市申請文件的准備。

  除了蜂巢能源外,中創新航也有上市消息傳出,目前中創新航已提交《股份有限公司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包括普通股、優先股等各類股票及股票派生的形式)審批》材料。此外,LG能源正處IPO前夕,公司將於1月27日登陸首爾交易所,擬募資107億美元,募得資金將分別投入產能擴張與下一代技術研發。由此可見,動力電池企業需要不斷投入研發進行技術升級,以獲得競爭優勢。同時,巨量的產能擴張也需要大量資金支撐,動力電池企業或加速登陸資本市場。





本文章來自於 加西網 (溫哥華門戶網)
https://www.westca.com

這份報導的網址是:
https://www.westca.com/News/article/sid=876900/lang=tchine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