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 出资十五亿保护生物多样性

日期: 2021-10-13
新闻主题: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习近平,胡锦涛,江泽民,邓小平,毛泽东,薄熙来,周永康

来源: 自由亚洲电台

  关注动物保护的专家和活动人士呼吁将这一笔资金真正落实到发展中国家的基层和社区,建立透明化、可持续的执行和监督机制,避免沦为中国博取政治利益的外交筹码。#保护生物多样性 https://t.co/ysU8749bOe—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 October 12, 2021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二宣布,将率先出资十五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致力于保护发展中国家的生物多样性。关注动物保护的专家和活动人士呼吁将这一笔资金真正落实到发展中国家的基层和社区,建立透明化、可持续的执行和监督机制,避免沦为中国博取政治利益的外交筹码。

  “中国将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中方呼吁并欢迎各方为基金出资。”

  本周二,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BD-COP15)领导人峰会并发表讲话,这是中国自1995年举办世界妇女大会以来首次举办重要的联合国会议。

  习近平强调,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以绿色转型为驱动,以人民福祉为中心,以国际法为基础,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台湾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代理执行长郑明修对本台表示,要警惕中国走上 “疫苗外交”和“一带一路”的老路,呼吁将昆明基金会的资金交给第三方团体执行:

  “如果能真的推动贫穷落后的国家,保护它的森林、海洋、动植物资源,大家都会非常认同。只是执行方式不要有太多的附加条款,全世界应该乐见其成。这个基金会,如果能由公正的第三方NGO执行就比较好,比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绿色和平(Green Peace)。如果还是由会员国的行政方面、各地大使馆执行,我想还是会走回一带一路(模式)。”

  昆明喊话漂亮,重在执行和分配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习近平援引战国思想家荀况所着《天论》篇的名言,以云南大象的北上及返回之旅、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和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国家公园为例,表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

  据官媒报道,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治理经历了变革性转变,森林覆盖率从10%提升到24%,自然保护地覆盖率从3%上升到18%,湿地受保护面积比例从5%提升到50%,大熊猫、雪豹、朱鹮、扬子鳄、麋鹿等濒临灭绝的物种已得到恢复。第一批国家公园号称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吴诗宝认为,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和国家公园的落实情况值得长期讨论和追踪:

  “这说明中国政府真的在做事,要对生物多样性治理有所担当、承担责任。基金会的运营应该开放透明,设置规章条例,接受监督。国家公园怎么管?资金、人员编制和成效评估都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决策者应该尊重科学,广泛听取不同利益阶层的意见,听取不同的声音,甚至是负面的声音。”

  新冠疫情之后,中国开始全面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和滥食陋习,修订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扩大监测网络。

  “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中国开始严厉打击犯罪和养殖行为。习总书记一讲话,抓的效果就很好。现在要防止疫情之后反弹。”吴诗宝说,“中国的经济发展过去以环境和生灵为代价,局部地区物种数量下降极快。五十到七十年代,山上还经常可以看到穿山甲。现在的物种恢复和理想水平仍然有差距。”

  《生物多样性公约》缺乏约束力

  1993年,多国领导人共同签署的《生物多样性公约》正式生效,确立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其组成部分以及公平合理分享由利用遗传资源而产生的惠益三大目标。

  2010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次会议提出20项“爱知目标”(Aichi Biodiversity Targets)。十年过去,这些目标没有一个完全实现。

  “物种丧失的速度比过去1000万年的平均水平高出几十到几百倍——而且还在加速。超过100万种植物、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无脊椎动物处于危险之中——其中许多在近几十年内发生。”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周一表示,人类正在输掉与自然的自杀式战争。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东亚区全球政策高级顾问李硕曾撰文分析称,对目标、执行、资金这三大重点问题的不平衡处理已成为昆明进程的顽疾。《公约》自诞生伊始,就落下了“重目标、轻执行”的病根。各国没有义务对“爱知目标”进行相应的“国内化”:通过立法和政策制定使目标落地。

  台湾至今被联合国排除在外,也不是该公约的缔约国,曾到埃及和墨西哥两次参会的郑明修只能以NGO负责人的方式出力。他指出,不同于《巴黎协定》,这一公约缺乏法律约束力,中国的执行数据并不透明:

  “《生物多样性公约》大部分是一种道德劝说,没有法律约束力。(大会)每年都有新的口号和目标,讨论事项比较冗杂,交流知识和展示成果。目前比较能够达到目标的有俄罗斯、丹麦和北欧的(国家),其他的都离得蛮远。大陆的数据在他们的手里,我没办法评断。穿山甲、犀牛角……很多野生动物他们都还继续吃。”

  一亿千瓦风电光伏基地开工

  随着凛冬将至,持续不断的煤价高企和拉闸限电为今年的经济复苏蒙上阴影。习近平在会上宣布,中国将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第一期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的项目已于近期开工。

  郑明修认为,中国动用威权模式在十年内实现能源转型大有希望,“现在中国的风力发电的基础和土建(基础设施)已经追上欧洲。沿海和海南岛一带的风力发电机也架设蛮多。核能电厂也布置了几十家。大陆的转型基础在威权体制下应该可以做到,土地都是国有化,也不用做环评。只是不知道老百姓受不受得了,因为要改变他们非常多的习惯。”

  除习近平之外,俄罗斯总统普京、埃及总统塞西、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王储查尔斯等人以视频方式出席了今年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会议将于2022年4月25日至5月8日在昆明举行面对面会议。





本文章来自于 加西网 (温哥华门户网)
https://www.westca.com

这份报导的网址是:
https://www.westca.com/News/article/sid=859011/lang=schine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