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曝光常用的App在偷窺用戶隱私

日期: 2021-03-05
新聞主題: 裸照,寫真,視頻,惡搞,美女,自拍,搞笑

來源: 第一觀點網

  如果當你知道,經常在使用的App一直在監控或者竊取你的私人信息,你會不會感到害怕呢?

  

  前段時間,有媒體報道稱,一名網友發現,在跟淘寶網店客服聊天時,“對方似乎擁有‘讀心術’,能看到其未發送的聊天內容”。從網友跟淘寶客服對話的內容可以看到,客服在回答問題前,總能提前“預知”網友提問的問題。

  

  而經過網友一番追問後,對方終於表示,“數據軟件”可以顯示客戶瀏覽、購買過的商品。對此,有計算機專業的從業人士表示,顯示對方正在輸入內容的技術叫“實時發送”,在客服軟件中並不罕見。

  但是淘寶方面的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客服無法看見用戶未發送的聊天內容,“對話框中客服答復內容先於用戶提問出現”或是因為網絡延遲。

  那麼問題來了,淘寶客服究竟能不能看到用戶的“實時內容”?我們雖然暫時不得而知。不過,App竊聽用戶隱私這件事卻是不可否認的,並且還是由央視曝光出來的。

  

  精准的用戶畫像,其實是靠無數的隱私數據堆出來的

  想必大家都有聽說過“大數據殺熟”這個名詞,近年來,消費者對“大數據殺熟”的投訴也是只增不減。而在業內資深人士看來,該問題的核心是互聯網平台對算法技術的應用問題,其集中體現在了推薦算法、價格算法、評價算法、排名算法、概率算法和流量算法等方面。

  簡單來說,就是平台為每一位消費者“畫了一張精准的畫像”,通過這張“畫像”,平台可以獲得用戶的各種喜好,從而將相關的商品和服務推薦給用戶,但是用戶應該獲取的知情權卻存在很大缺陷。

  

  舉例來說,在我們日常使用的App當中,就可能會有“偷聽”的現象。對此,在央視播放的欄目當中,還特地邀請到專門的技術專家做了測試。根據App治理工作組技術專家何延哲介紹,“假如發一個語音,當手松開了以後,這個錄音事實上還在繼續。”而經過多輪測試與核對後,技術人員發現“偷聽”確實是可以實現的。

  不過,在技術上雖然可以實現“偷聽”手段,但是App治理工作組技術專家何延哲也表示,“目前還沒有發現哪款App有把語音信息上傳之後的偷聽行為。”當然,只是暫時沒有發現,誰也不敢百分之百沒有,更不敢保證今後不會發生。

  而且我們自己也經常會發現,在跟其他人聊天過程中所談到的商品,隨後不久便會出現在我們使用的App當中,只是這種情況很難作為實際證據進行舉證,所以建議大家還是小心為上。

  

  除此之外,平台對用戶所做出的精准化內容推送,在專家看來,還有通過對消費者或者用戶的購買記錄、瀏覽記錄、搜索記錄,甚至是下載過的應用程序清單等信息進行大數據分析,最終得以實現的。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完全杜絕隱私數據泄露,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你換成非智能手機,但你真的願意做此犧牲嗎?不過,通過一些操作方式,還是可以減少隱私泄露的情況發生,這些內容我們會稍後給出。

  APP越權收集用戶隱私成常態,監管何時才能跟得上?

  近來,用戶數據泄漏時有發生,而工信部也曾多次在官網通報侵害用戶權益的App,其中就有不少App涉及違規收集個人信息。可以說,隨著越來越多的App越權收集用戶隱私甚至這一行為逐漸成為常態,不少大型互聯網公司的用戶數據已經被當成了一種“買賣”。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聯通集團產品中心總經理張雲勇認為,“在當前復雜形勢下,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已上升到國家安全層面。”而他個人也建議,應當通過加強立法等多種方式保護數據安全和個人隱私。

  具體來說,隱私數據治理保護,需要有相關法律法規作支撐為之建立監管和問責制度。而目前,雖然有個人信息保護領域問責制,但能否對企業起到約束作用,尚無法完全定論。畢竟,這條制度是要求企業去主動履責,而有些企業為了竊取到用戶的隱私數據,往往願意鋌而走險,而用戶則會陷入舉證難的困境當中。

  在當前社會背景下,技術可謂是一把“雙刃劍”,App平台可以利用技術給予用戶更適宜的服務或者商品,但同時也可能會利用技術竊取用戶的隱私數據,甚至損害用戶的利益。所以說,相關監管部門一定要對App的個人信息收集行為進行規范和細化,還要強化執法力度,一旦發現有“越級越規”的App,要對其背後的運營商或者企業進行嚴懲,決不可放任不管,務必完善懲戒機制,保護每一位互聯網用戶的隱私安全。

  

  教你幾招,或可避免隱私數據被App偷偷竊取

  雖然,現在各大相關部門都在狠抓隨意竊取用戶信息的App們,但我們還是應該先從自己的手機入手,畢竟隱私數據這種事,“亡羊補牢”往往為時已晚。而我們也請教了一些業內的專業人士跟專家,為大家盤點了幾招可以有效減少隱私數據泄露的操作。

  ①下載App選擇正規渠道,如安卓市場或各大手機廠商自己的應用市場。因為有些用戶習慣通過百度搜索想要下載的App,而在各種搜索的結果當中,不乏一些冒名頂替的“假App”,這些“假App”就有可能會在下載過程中竊取到你的私人信息。

  

  ②涉及到需要填寫個人隱私信息時,需要更加謹慎,尤其是一些不太熟悉或者第一次使用的App時,以此防止用戶個人信息被無謂的采集。

  ③對App當中的各種隱私權限,大家先要深入了解,關閉那些不必要的授權。相信大家自己也能發現,當我們下載安裝某個App時,對方會讓我們授權各種權限,過多的權限授權自然更容易造成個人信息泄露,為此,相關部門還專門約談過一些App的運營商跟企業。

  ④使用公共Wi-Fi要更加注意保護關鍵信息,尤其是在轉賬或支付過程中,最好改用自己的個人數據流量。因為此前也有過報道,一些不法分子會通過公關Wi-Fi專門竊取登錄用戶的隱私信息,對此大家一定時刻警惕。

  

  ⑤除此之外,當我們更換手機時,如果舊手機打算賣出或者報廢處理,一定要通過“恢復出廠設置-格式化-反復拷入大文件並刪除”三個步驟,從而徹底清理掉舊手機信息。大家不要嫌過程太麻煩,事實上很多數據是無法通過恢復出廠就能徹底清除的,多花一些時間在清除個人數據上,也是為了保障我們自己的隱私安全。

  寫在最後

  在移動互聯網迅速發展的時代,我們或許可以更快速地獲取到想要的信息,但我們的個人信息數據也似乎更容易遭到泄露,或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App背後的運營商跟企業非法采集利用。針對此,大家可以參考我們提供的防范技巧。但更關鍵的是,我們還是期望相關部門在近期的嚴查嚴打中,能夠給予一些App運營商或者企業更加沉痛的打擊,讓他們知道什麼叫做“痛入骨髓”,再不敢為非作歹。





本文章來自於 加西網 (溫哥華門戶網)
https://www.westca.com

這份報導的網址是:
https://www.westca.com/News/article/sid=821801/lang=tchine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