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她“嫁得好”,那是最大的残忍

日期: 2021-03-05
新闻主题: 裸照,写真,视频,恶搞,美女,自拍,搞笑

来源: Vista看天下

  河南20岁的智力障碍女孩姚某和55岁男子张某的“婚礼”上,张某给正在大哭的女孩擦了擦脸。

  在场一位亲友感叹,这是“正常人没有”的好待遇。

  一个智力障碍还行动不便的女孩,能嫁给一个有手有脚、表示愿意照料她的男人,在围观的人看来,已经是很好的归宿。

  

  01

  在远离婚礼现场的网络上,又是另一番景象。

  人们瞧不起执着于娶妻生子的张某,也完全无法接受姚某的父母就这样把女儿送出去。

  可旁观者再多愤怒也无法改变一个事实:

  这场婚姻,或许是这两个农村底层家庭别无选择的自救。

  张某因为贫困55岁未婚,家中还有生病的老人,如今靠种两亩地为生;姚某的父母也是普通的农民,要养育一个智力障碍的孩子并不容易。

  想成家的人有“家”了,尽管“妻子”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想给女儿寻个托付的也寻到了,哪怕这个女婿跟岳丈差不多大。

  最好的结果是以后能生个正常的孩子,这样养老就会有人管了。

  网络上的文明人慎之又慎、吵了又吵的生育,对他们来说是命运唯一的解药。

  真正让人愤怒的,是为什么他们只能这样自救?

  为什么社会坦然接受他们这样自救?

  

  婚礼是2月27号办的,2月26号正好是元宵节,也是“新娘”姚某身份证上登记的生日。

  过了这个元宵,她就到法定结婚年龄了。张某在采访中表示,准备3月2日去登记领证。

  如果不是这段视频阴差阳错发到了网上,不知现在他们会不会已经成了合法夫妻关系。

  

  舆论沸腾之后,当地有关部门为此事开了一场专题会议,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1、同居不违法,但不能领证;

  2、双方以后有孩子了可以办准生证和上户口;

  3、积极帮扶这个特殊家庭。

  无论是女孩的父母,还是当地有关部门的态度,都已经接受和承认了这个“特殊家庭”。

  有没有按照《民法典》规定不给他们发结婚证,并不能改变结果:

  一个没有自主行为能力的智力障碍女性,在“双方家庭的同意”“相关部门的帮扶”中,走进了事实婚姻,并承担“想要个孩子”的期待。

  

  via 张律师说婚姻

  “智障”“脑残”的词汇,经常出现在正常人的游戏世界里、网络调侃中。

  真正被“智障”所困的活生生的人,活在最隐秘的角落,是人人避之不及的包袱,是“人均三十六万元”地下的影子。

  “婚礼”现场的视频里,没人去问这个连话都不会说的“新娘”为什么哭。

  就连这则视频之所以在网上引起关注,一开始也不是因为“智障”。

  而是因为有人把“娃娃脸”的姚某当成了未成年人,给视频配了个“河南老人娶女童”的标题。

  尽管保障残疾人士的权益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但“智障”,仍然经常被排除在尊重、保护的范围之外。

  他们生活在文明的底线之下。

  

  “五十多岁未娶妻”“找了一个大脑瘫痪生活不能自理的女人”,这样的婚姻在农村并不鲜见。via 新浪网

  02

  韩国电影《姐姐》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姐妹俩相依为命,妹妹有智力缺陷,姐姐努力想让她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但在老师眼中,这个学生是“拉低平均分”的拖油瓶,没来上学都只是“逃课很正常”。

  因为表达笨拙,妹妹在学校受尽霸凌,也只能跟姐姐说出“我不想去上学了”,以至于最爱她的姐姐都只把这当成了厌学的小情绪。

  “傻”是她的原罪,欺负这样一个人,不会被告状,不会有反抗。

  她在姐姐看不见的地方,在姐姐以为安全的“邻居超市”,成了恶人的玩具。

  同学、邻居、高官,“正常人”在她身上倾注人性全部的恶意,却不用担心受到惩罚。

  

  电影里智力有缺陷的妹妹,生活在繁华的都市里,法律和文明保护不了她。

  一个活人被从大巴车上公然拖走,满车乘客无一人阻拦,脸上写满了嫌弃和避之不及。

  

  这样的场景夸张吗?

  回到现实里,能保护智力残疾女性的人,可能比电影里演的还要少。

  就在去年6月,西宁还发生过一起强奸智力障碍女性的案件。

  只是在路上遇到,就能随便对一个陌生人生出恶意;在人来人往的小区门口,就可以把一个智力障碍女性顺利带走。

  

  

  一桩强奸案,被简略为一个“歪主意”。

  好像除了心怀恶意者,其他陌生人都看不见生活里的“智障”。

  智力障碍人士的安全、婚姻、未来,责任全都压在亲属身上,无人可信任,无处可托付。

  一旦亲属有丁点失误,都可能会发生悲剧。

  就像《姐姐》里身手极好的姐姐,也不能时时刻刻保护她的妹妹。熟悉的邻居,街边的陌生人,你永远猜不到伤害来自哪里。

  去年,杭州一位母亲因为不同意智力残疾女儿的婚事,还被网友骂过不尊重人权。

  等到后续曝出男方想用怀孕逼婚、发威胁短信等消息,人们又回过头来痛骂男方。

  有一位为女儿付出一生、还有财力和精力为她计划下半生的母亲,对智力障碍人士来说,已经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幸运。

  这则新闻里,杭州王女士70多岁的母亲一直在给她交养老保险,希望男方等到保险交满了再结婚,说这是“能为她做的最后一件事”。

  

  在杭州这样的大城市之外,那些没有房产和保险、也很难找到医疗机构的农村智力障碍女性呢?

  她们中大部分人的结局正如河南的姚某,父母能为她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找个人嫁出去,创造出一个新的亲属。

  然而这个亲属是不是好人?会把“智障”当人看吗?

  全靠赌。

  03

  指责“父母只想甩包袱”或是法制意识淡薄的网友,或许是在看过无数个现实新闻案例之后,无法再对一个智力障碍女性的婚姻抱有任何幻想。

  去年天怒人怨的方某洋一案,就是个例子。

  “智力发育有点迟缓”的方某洋,结婚时还不到20岁,给家里挣了13万彩礼。

  但没两年后,她就被丈夫、公婆虐打致死,理由是“她流产后怀不上孩子了”。

  方某洋的家属在她死前是报过警的。得到的回复是“属于家庭问题,他们也只能调解。”

  如果不是闹出人命,这桩婚姻里的方某洋,会一直以“生育工具”的形式存在下去。

  外界的关注、调查、解决方案,总是在悲剧发生之后才姗姗来迟。

  更可悲的是,方某洋死后被配了冥婚,骨灰直接由对方从殡仪馆抱走。

  

  而这个悲剧的开始也在于“智障女性”——方某洋有一位智力障碍的母亲,是父亲四十多岁的时候从外面“捡”回来的。

  失去唯一的来自亲属的保护之后,“智力障碍”加上“女性”,一个人存在世上的全部价值,就只剩生育。

  不小心走失,甚至直接被丢弃的“疯女人”们,悄然出现在“老光棍”“穷汉子”们的家里,构成一种被社会默认的家庭关系。

  “捡回来的”妻子们,没人主动关心她们的来处、姓名、年龄,没人关心她们为什么“疯”。

  没人在乎她们在“被捡到”之前,是不是已经成过家,有过儿女。“重婚”是她们的悲剧里最不起眼的一件小事。

  

  

  幸运的,遇到户口排查,或是儿女有心,还能有找回故乡的机会。

  没那么幸运的,就这样过一辈子。

  不闹出大事,没人去管她们。

  

  《世界残疾人报告》里提到,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里65%-70%的残障妇女,都生活在农村。

  与群体数量不匹配的是,相关的福利政策、医疗保障、福利机构数量都不够,而且大都不在农村。

  

  via 凤凰WEEKLY

  智力障碍女性,沉默地藏在农村里,藏在没有结婚证、但受到帮扶的婚姻中。

  也藏在两种网友的价值观交锋里。

  一种觉得“父母不是东西”,“新郎不是东西”;

  一种反问:“对智障女孩来说什么才算好归宿?你给她们养老?”

  

  一旦舆论开始内卷,总是会离悲剧本身越来越远。

  问题就在这里,谁来照管她们的安全、温饱,谁给她们养老。

  这份责任,一直在不同个体的手中转移交接。

  出嫁前是父母管,出嫁后丈夫管,生儿育女了,就等着儿女来管。

  实在没有人负责,那世上总还有大善人来管。

  

  新华网曾报道过一个天津85后,因为收养了一名被遗弃的智障女童开始接触这个群体。

  后来,她为这些孩子开了养老院,还教一些谋生的手艺。

  广东汕头也有15个喜憨儿家长,为了孩子后半辈子有依托,一起开了喜憨儿洗车店。

  

  总有这样的大善人,做着一些别人不愿意做,也根本做不到的事情。

  大多数围观者,也都习惯了把希望寄托在这些大善人身上。

  然而,世上能有多少这样的人?

  解决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的希望,不该由某一个体来承担。

  

  纪录片《残疾营地》中,营长Larry Allison说过这样一句话:“问题不在于残障人士,而在非残障人士身上,问题在于‘我们’。”

  问题在于“我们”。

  不会说话走路、吃饭都要人喂的姚某,已经在20岁的第二天成为一名“妻子”;

  她55岁的“丈夫”张某,承诺“不会欺负她”,“对她好”,留在家里照顾她,以后就靠种地过日子。

  “饿不着就行。”姚某父亲对女儿婚姻的全部期待,仅此而已。

  或许早在女儿烧坏脑子的那一年,他们就学会了不再期待其他的东西。





本文章来自于 加西网 (温哥华门户网)
https://www.westca.com

这份报导的网址是:
https://www.westca.com/News/article/sid=821761/lang=schine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