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凉透了!劣迹艺人最严规定出炉

日期: 2021-03-02
新闻主题: 好莱坞,奥斯卡,世界杯,范冰冰,章子怡,赵薇,杨幂,王菲,成龙,林志玲,巩俐,林志玲,谢霆锋,李冰冰,刘亦菲,刘德华,汤唯

来源: 南都娱乐周刊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新制定的《演出行业演艺人员从业自律管理办法》,首次明确劣迹艺人的惩戒和复出程序。

  

  根据这份演出行业演艺人员从业自律管理办法》,“劣迹艺人”将受到协会会员单位1年期限至永久期限的联合抵制。

  

  

  且须在联合抵制期限届满前3个月内提出申请,经同意后才可继续从事演出活动。

  

  央视新闻也针对此事发声,“学艺先学德,演戏先做人。”,劣迹艺人想复出没那么容易。

  

  网友们都在猜测,像郑爽这样的情况,她会被行业联合抵制多久。

  

  2009年,郑爽因主演青春剧《一起去看流星雨》进入演艺圈,一炮而红。2021年,她代孕弃养事件曝光,人民网转发中央政法委对这起事件的批评,央视、光明日报发文抨击代孕,广电史无前例地明文提到“封杀”艺人,传闻郑爽将面临8亿巨额赔偿。

  今年,迎来30岁的她有了两个孩子,而在她妈妈口中,郑爽依然是个小孩,成年人终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圈”养巨婴

  1991年8月22日,郑爽在沈阳一个普通家庭里出生。

  2007年9月,她入读北京电影学院。2009年8月8日,《一起去看流星雨》播出,还不到18岁的郑爽开始被全国观众熟知,母亲刘艳“望女成龙”的计划圆满达成。

  郑爽在成年之前,生活的全部都在延续妈妈的明星梦想,刘艳把人生失意全放在女儿身上。

  

  妈妈24岁生了郑爽后,曾经去登台唱歌,一直寂寂无闻。她转而想让女儿成名,从小就对郑爽采取军事化管理,完全按照明星的标准培养女儿多才多艺,郑爽从1岁半就被控制饮食,不能发胖。

  一家三口,妈妈是绝对主导者,爸爸郑成华经营一家供暖公司,早出晚归,忙着应酬。郑成华在生意上和家庭里都不如妻子强势,无法改变刘艳管教女儿的方式,缺少对女儿的陪伴和理解,共同造成了一个窒息的家庭氛围。父母给了她不差的物质生活,却没尊重过她的个人意志。

  刘艳为女儿制定了十年考北电计划,从小学习钢琴、跳舞、长笛、表演、骑马等。有一次,郑爽弹错谱子,妈妈生气发飙。爸爸闻声赶来,看到女儿哭,和妻子吵了起来,他一怒在钢琴上砸了个坑。母亲强势,父亲无法开解母女的冲突关系,无能狂怒的方式令家庭关系更扭曲。

  

  2002年,读五年级的郑爽没考上北京舞蹈学院附小。

  刘艳很受打击,心一横把女儿送到成都的艺校,跳级上初一。郑爽觉得父母抛弃了自己,哭了很多次。爽妈认为女儿一定要过上富足、有出息的生活。去成都前,郑爽因为一条鞋带,闹着不离开,妈妈一眼看出她的心思,回绝:“我死了你都不一定能这么哭”,坚决送走女儿,这也埋下了郑爽对父母深深幽怨的种子。

  娱乐圈幸运儿

  郑爽按着妈妈的计划,16岁收到三大艺术类高校的录取通知书,最终上了北京电影学院。

  2008年底,《一起去看流星雨》开启全国选角,楚雨荨这个角色迟迟没定下来。试镜那天,郑爽因为外表“很单纯、很干净、很草根”打动了制片人尹廉和。尹廉和透露:“她妈妈每天都给我电话,连着打了好多天,说帮帮我们家丫头吧”、“她妈妈特别想让闺女成名,有段时间扎在组里”。

  2009年,《流星雨》播出,虽然是被全网吐槽的雷片,但郑爽凭借清纯的长相有了知名度。

  按着妈妈的计划,她一夜成名,开始和妈妈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她想要妈妈跟她道歉,刘艳却觉得为什么,你得感谢我吧。爸爸因过早将郑爽扔到学校而感到愧疚,却很享受女儿为他带来的星光,2015年客串《煮妇神探》,2016年和女儿上真人秀《旋风孝子》,出道当艺人。

  

  郑爽父母把她养成巨婴,并不是生活上的不能自理,爽妈的培养计划包含做家务等自理能力,但在精神上扼杀了女儿。

  2006年,中戏和北影开始招生,刘艳带着郑爽在北京上课备考。有一天,母女去找舞蹈专业的表姐练习,走到天桥,郑爽说不想考北影。刘艳完全不顾有许多路人来来往往,对女儿破口大骂:“滚吧”。

  最后,郑爽妥协了,已经数不清这是她成长路上第几次屈服于妈妈的要求。这造成她无法处理内在自我和外界世界的矛盾,情绪经常崩溃,进入娱乐圈后这种矛盾愈发严重。她反抗过父母,和爸妈说自己不适合这个圈子。然而,父母不以为然,享受着女儿带来的关注度和荣耀。妈妈无法理解郑爽频频在镜头前的不安,觉得这是无比简单的工作,甚至想“魂穿”女儿过上明星生活,哪怕只有一天。

  后来大家也看见了,郑爽并没逃离父母。2016年正式离开天娱后,郑爽和父母的关系更为亲密,成立工作室由父母打理,“家庭作坊”对艺人而言并不是明智之选,缺乏规划。之后郑爽的演艺事业关键词成了暴瘦、恋情、整容。

  郑爽成名后,家庭的重心开始发生转变,以前是妈妈为主导,而现在是父母围绕着郑爽转,前南都娱乐周刊记者兼娱乐博主“狠狠红”如此形容郑爽一家的关系——“我也见过郑爽爸妈。我觉得我自己在他们三个人身上感受到的是一种有点相互折磨,又非常团结牢不可分的一家人。我不知道郑爽童年如何,但成年后的郑爽显然是家庭中心,她豢养了她的父母——这里的豢养一方面是经济上,她确实养了他们家所有人,另外一方面,她父母自动沦为了她的附属,她利益的看门狗。成年后郑爽是一个很折磨人的人。哪怕对她父母也是如此。承受了她的折磨,享受了她的付出。她和她的父母彼此都对这种关系很满意。”

  

  郑爽曾经讨厌自己的父母,觉得爸妈把她扔到成都,只顾他们自己的意愿,但长大后的她倒成了和父母一样的人——自私冷血。

  全能型自恋

  因为想模仿短视频逗狗狗玩,郑爽提出把宠物“枸杞”的牙齿磨掉。

  这和她在张恒方曝出的音频中的态度一致,语气不耐烦、爆粗,感觉对待这两个孩子像对待两个不贵重的商品,对生命极其不尊重。

  过早的成名,郑爽愈发漠视外界的规则,她的思维方式是“唯我是从、桀骜不驯”,这种心态被心理学家武志红归类为巨婴的三个基本心理特征之一——全能自恋,这贯穿郑爽的演艺之路,它被冠以“真性情”的名义合理化——她不开心,所有人也不能开心,只考虑自己。

  

  武志红还说过:“巨婴倾向越明显的人,通常就意味着早期作为婴儿,得到的满足比较少”。长大后,掌控人生主导权的“巨婴”要拼命找回被满足的感觉。

  2016年,郑爽突发莫名的原因,在商业活动上迟到,不配合媒体采访,最后穿了一身熊本熊的人偶服出来,主办方的工作人员经历了一场噩梦;她在拍某杂志时,突然离开,扔下一个烂摊子;她在《拜托了冰箱》透露拍戏拍到一半,不想拍了,导演不肯,她就哭;2017年,不配合《悟空传》宣传海报的拍摄,放工作人员鸽子,然而却记得在宣传活动上要抢C位,炒作博眼球。

  许多人会觉得郑爽是突然放飞自我的,但随着各种新旧爆料串联起来,发现那只是因为出道初期她被公司保护得很好,在天娱时期不开社交账号,也没上过真人秀暴露真实性格。

  

  《一起又看流星雨》编剧汪海林透露,郑爽拍第一部的时候就想跑,后来制片人通过郑爽的自传得知,她认为当时自己是张艺谋电影《山楂树之恋》备选女主之一。所以对 “楚雨荨”一角很犹豫。拍《流星雨》续集,郑爽更是变本加厉,不想说这台词,闹着罢演,最后只能让配音演员以画外音的方式补上。

  而这种性格随着她上《花儿与少年2》被广泛看到。节目头一天,郑爽当导游订的民宿没有暖气,她就陷入疯狂自责。起初,许晴对她态度挺友好,过来安慰她。可郑爽完全不听劝,钻牛角尖,搞得所有人一起低气压。结果就是,其他人就两两住一间房,照顾郑爽住单人间。

  在着名的“杨洋走丢”事件中,郑爽不仅自己不去找,她也不想别人去找,一次次重复“杨洋带了写有地址的纸条”,她满脑子想着自身难保,完全没有关心到杨洋的无助。

  遇到让自己不爽的事情,她就发疯失控,一次尝到了甜头,之后便变本加厉。

  

  而且在弃养代孕翻车前,大众对她各种事见怪不怪,底线已经降得很低,她却总能刷新下限。“疯”成了保护色,为被冠以“真性情”,可比当循规蹈矩的乖乖小白花爽多了。

  

  可真性情并不是这样,就像刘德华说过:“真我不包括你的坏,立耿直人设不代表可以没涵养,表达个性不代表可以伤害别人 。”

  之前,郑爽还令不少人惋惜,凭借《画壁》入围过金像奖最佳新人,一手好牌打到烂。回头看发现,一切都是冥冥之中的,在流量为王的行业风气、粉丝无条件的支持、年少成名不懂珍惜的促使下,她本人的性格既极端又自我,觉得随便闹闹就能上热搜,这带来的热度,比踏实拍戏高多了。

  以我为主

  和张翰在一起的时候,郑爽把整容归因到男友身上,说张翰令她自卑,为爱整容。

  但张翰表示:“连她都整,就没美女了”。

  在分手处理方式也颇为“巨婴”,突然不接电话,张翰也是通过媒体报道才知道自己“被分手”。由于娜扎是张翰的下一任,无辜被卷入舆论,甚至莫名被骂插足,郑爽爸爸卖面膜发博cue娜扎和张翰分手,郑爽为了1万块答谢费,回答关于古力娜扎的提问。

  大概在郑爽家人的世界里,自己最重要,别人的感受是不被考虑的。

  

  郑爽和胡彦斌分手后,将其写进书中的100件小事情,在节目cue自己治不了上海男人,郑爽爸爸也站出讽刺胡彦斌花心。

  不过,棋逢敌手,胡彦斌一次次勇于正面回应,甚至写歌,才避免“不可以吃牛肉面”的惨案。直到2021年大家才听懂胡彦斌“你要的全拿走,剩下的我承受,留下我们的狗,别管有没有用,我怕它以后没人宠 ”歌词的深意。

  2018年7月,郑爽被拍到出现在胡彦斌家楼下,上演“摸头杀”。胡彦斌迅速发博撇清关系,表示已删了郑爽的微信。

  隔天,媒体却曝光张恒和她的恋情,两人结缘于《这!就是钢铁》。

  这段感情延续了郑爽以往的风格,她继续是粉丝心中的受害者,张恒被骂配不上小仙女。而随着两人合开的公司鲸谷座人工智能科技曝光,注册资本2000万,郑爽占股68%,而张恒只实缴20万却占股32%,他更是洗不掉软饭男的“罪名”。后来,他了两个海归高材生朋友到公司,一起做帮助郑爽运营粉丝的App。

  

  2019年1月,两人去了美国,根据两人孩子出生日期推断,这次美国行极可能是去代孕。

  一边孕育孩子,一边孕育App,在2019年两人一起录制恋爱真人秀《女儿们的恋爱第二季》,本该甜蜜蜜的节目,却变成了大型分手记实录——郑爽遭受张恒冷暴力、郑爽因和男友吵架暴哭、郑爽写信考虑和张恒的关系等话题连番引发热议。

  现在,大众才知道他俩那时已经闹到了郑爽不要孩子的阶段。

  2019年12月,两人正式分手的通稿出炉,并报道涉及经济纠纷,网上出现一种说法张恒联合两个朋友坑了郑爽,另起炉灶。

  2020年1月,郑爽甚至把张恒告上了法庭,传闻张恒以郑爽的名义借高利贷,张恒可谓“世纪贱男”,“恋爱脑”郑爽备受怜爱。但谁能想到,2019年12月和2020年1月其实是两个孩子出生的时候,张恒突然辞职离开公司,是因为他们的孩子即将出生。

  你会发现每段恋情,刚分手时,郑爽都善于引导自己是受害者。

  而随着时间推移,更多事实浮出水面,她并不完全是被辜负的一方。

  张恒和郑爽分道扬镳可能涉及第三者的问题,但更关键的是App太烧钱,钱才是他们走不下去的原因。两人都拎不清,郑爽以为把张恒变成男友、经纪人,他有能力帮自己做成一个打败互联网大厂的App,而张恒也被感情或者郑爽给出的条件冲昏头脑,把恋爱、经济、事业全部搅和在一起。两个30岁的人跑去代孕,而且无法承担后果,要两家父母出面解决,引发了两个巨婴的爱恨纠葛。

  傲慢失控,触碰底线

  郑爽代孕弃养,走到被封杀这一步,完全符合自她一贯的行事风格。

  自私冷漠,对两个孩子像对待两个商品一样可以随意丢弃;逃避型人格,张恒爸爸曝光的聊天记录,在孩子出生前,郑爽拉黑张恒。她以为不管不顾,两个孩子就能凭空消失,在美国永远不打扰她。

  郑爽一家再次以为自己能操控所有事,先是认为能把孩子神不知鬼不觉送养。

  

  其次,为什么会觉得张恒不敢爆料?而且事情曝光后,错过了24小时黄金公关时间,郑爽隔天回应的三条微博,爽言爽语让人迷糊,控诉张恒出轨,没回应大众最关注的孩子问题;而爽爸扔出判决书,全篇长文也无实用信息,只在“满腔热血”控诉张恒渣,回避代孕和弃养。

  可以说郑爽的回应,进一步激怒大众,事态发展到官方不得不关注的地步。

  一般来说,明星要处理和外界三个关系——“法律和官方规定碰不得”、“大众形象”、“粉丝”,郑爽这次彻底触碰到前两者底线。

  她在回应中强调自己在中国和美国都没犯法,这种钻了法律空子,不以为然的态度,确实很傲慢。中央政法委定性郑爽代孕弃养风波:“作为中国公民,因为代孕在中国被禁止,就钻法律空子跑去美国,这绝不是遵纪守法。生命不是冷冰冰的金钱交易,抑或任凭喜好决定生死的物件,而是身为父母不能不负的责任和义务”。

  郑爽让“代孕”这一复杂的灰色地带再次呈现在公众面前,真正踢到了铁板子。

  她在挑战大众底线,其所作所为无关性别,任何人都会被骂,代孕和弃养是双重道德伦理的严肃问题,不是一般槽点。代孕本质是对女性的剥削和工具化,在我国是明令禁止的,当子宫变成商品,后患无穷。

  2017年,央视记者暗访了代孕村,一个家庭会出现母女、儿媳都做代孕妈妈的事,46岁高龄女性冒着高风险代孕。代孕换来的钱,成为家庭重要经济来源,村里的男人们享受着这些钱带来的新房新车,这就是一个血淋淋,极其残酷的现象,而且不是特例。前不久,媒体报道一个3岁的“黑户”女童,47岁生母吴某因为身染梅毒,遭客户退单,没打掉孩子,跑回老家产女,导致女孩无法上户口。

  疫情期间,乌克兰大量代孕婴儿滞留,可见代孕行业缺乏监管,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可以说,代孕会演变成阶级间的剥削,富人对贫穷人群的剥削,而且代孕宝宝的抚养权、监护权可能产生复杂的法律纠纷。

  当郑爽一家意识到问题严重性,郑爽爸爸接受百度采访向大众道歉,已经为时过晚。

  仍有粉丝一味继续袒护,他们依然认为郑爽被骗了,并没有觉得偶像做错了什么。或许正是之前每一次的袒护,纵容了郑爽的为所欲为,强化全世界应该配合她的想法,助长郑爽一次次失控的气焰。

  粉丝从郑爽过往的崩溃、暴怒看到了真性情,在粉丝心中她像一个需要被保护的小孩,完全满足郑爽这类全能型自恋人格的需求。粉丝的一次次控评护短,仿佛无形中的恶性循环,助长巨婴人格,没有这一次失控触碰底线,也很可能有下一次。

  

  别妄想拯救巨婴,巨婴只能自救,一般会发展成两个走向,一是发现自己的诉求无法满足,全能自恋的意识被撕碎,自恋性的失望和暴怒袭来,巨婴很容易产生极端心理;

  另一种是被世界打多几次巴掌,开始认清现实,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愿意去“断奶”。

  学会独立,不仅是生活上,更是精神上要成年,能控制情绪。经历这次自食其果,不知道郑爽能否真正长大。





本文章来自于 加西网 (温哥华门户网)
https://www.westca.com

这份报导的网址是:
https://www.westca.com/News/article/sid=821121/lang=schine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