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鲜肉报两亿天价片酬:娱乐致傻

日期: 2017-03-20
新闻主题: 好莱坞,奥斯卡,世界杯,范冰冰,章子怡,赵薇,杨幂,王菲,成龙,林志玲,巩俐,林志玲,谢霆锋,李冰冰,刘亦菲,刘德华,汤唯

来源: 海外博士学者圈微信号

  导语:两个亿可以做什么?至少可以在北京买20套房子,顶一个年收入30万的中产家庭将近700年的收入,盖400百套中等规模的希望小学,实现两轮王健林的小目标。

  这些,现在只需要一个当红小鲜肉演一部电视剧便可以轻松实现。

  小鲜肉两亿片酬揭开了一个混乱无序,金钱至上,脑残粉丝,粗制滥造,造假横行的娱乐行业。

  

  1 先看看政协委员成龙大哥怎么说小鲜肉:我成龙都是真打,你们只是踹踹气,就说好累哟

  

  演过《亮剑》《闯关东》的李云龙(李幼斌老师的表情亮了!)

  

  得过金鸡奖的白玉兰视后小宋佳吐槽“小鲜肉倒模”

  

  演过《大宅门》的何赛飞批判现在小鲜肉:什么衣服好看就抢什么穿,反正只要人物长得好看就行了

  

  这些老戏骨嘴里的“小鲜肉”不是18岁就得影帝的夏雨,也不是有演技的张一山董子健吴磊之流,更不是运动健儿孙杨宁泽涛这些。

  如果一个媒人跟你介绍相亲对象时,说性格,说家产,说学历,说人脉。那么那个对象一定长得不好看。

  所以,老戏骨们在评价一个小鲜肉时,如果多用努力,有灵性,有礼貌,有人气,有潜力等等,那么说明:他妈的一定没演技。

  说到过去的小鲜肉还不得不提莱昂纳多。

  

  《泰坦尼克号》之后莱昂纳多拒掉了无数的商业剧本。

  《泰坦尼克号》这片子火到无边无际,莱昂纳多四个字简直成了一股狂潮,湮没了世界各个角落。

  为了奥斯卡大佬们的正面评价,莱昂纳多奔跑了将近20年。

  早已是老干部的莱昂纳多在《荒野猎人》中仿佛拼命三郎般的演出,终于为自己赢得了奥斯卡小金人。

  

  2 在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上,陈道明、宋丹丹等一批资深艺术家密集开炮,声讨“小鲜肉”们拿钱太多,德和艺却不能与天价片酬互相匹配。

  然而,这一轮舆论风暴,起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影响“小鲜肉”们的火爆行情。

  3月18日,知名编剧宋方金在上海思南文学之家透露,上周他刚刚听一个片方说起他们邀请国内某当红小鲜肉演员,对方开出的片酬是税后1亿8千万。制片方还价到一亿三,小鲜肉嫌钱少没接。“国内现在排前三的小鲜肉都是税后一亿五以上。到了那个数字,税金的比例是非常高的,所以片方在这一个演员上的支出,就超过2亿”,宋方金总结,“可以说从上周开始,中国小鲜肉进入2亿时代。”再加上配戏的主演片酬支出就将超过三亿。

  可是这些细皮嫩肉的帅哥们的表演功力实在惨不忍睹。宋方金在《卧底横店一线实录:表演,一个正在被毁掉的行当》一文中大爆猛料,指出影视行业的畸态已经超出了大多数人的认知,诸如拍半年的戏主演到场15天速成,只用演出表情包,从不背台词等不正当的表演行业“新业态”被绘声绘色地展现在大众面前。

  如此高的片酬必然掏空了整个剧组的预算,这样的表演必然也会损害电视剧的质量。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今天的一些影视剧粗制滥造,“全世界(范围来看)影视的黄金比例30%是给演员的,当一个人拿走2亿的时候,总制作费得多少才能保证不超过这个比例?中国现在没有6亿制作的电视剧。”宋方金说。

  且看2016年全国网收视率前50部电视剧,大家能够记得起哪一部?

  

  上下打量一番,发现全国的高收视剧体现出一种趣味均衡的倾向:既有都市年轻女性爱看的当代偶像剧,也有中老年观众爱看的虐心怀旧剧;既有小鲜肉加持的新型谍战剧,也有传统型的领袖剧和抗战剧。从这个前25名的榜单看,女生和大妈共同组成了电视剧观众的中坚力量。

  时装偶像剧高能 《亲爱的翻译官》以传统的眼光看,算不得是品质剧。其剧情一方面套路化,没有经过文学的滋养,也没有经过反类型的深钻;另一方面狗血化,总是生出莫名其妙的反转和逻辑不顺的波折。但没关系,颜值够高,衣服够靓,冲突够激烈,发糖时够甜,分手时够虐,人气就一浪高过一浪。

  新一代观众看电视剧是碎片化观看,一心五用式浏览,逻辑是否严密、内涵是否丰赡,真的不是太重要的事。可以学到穿衣打扮之术,能够满足YY臆想之需,有机会跟着剧情酸上一鼻子,余愿足矣,给的再多就超过了。

  

  鲜肉偶像剧纠结 《解密》《麻雀》等2016年暑期玄幻剧的网络点击量不低,小鲜肉谍战剧的收视率不低,可还是给人“败了”的感觉。这是为什么?

  玄幻剧是一门以想象力驾驭技术的类型,这本身就是世界级的难题。以中国电视剧目前的工业水准和从业人员的素质,很难把魔幻/玄幻做好、做精。

  小鲜肉加持的谍战剧,看的人也许不少,但是它改变了谍战这个类型剧的核心基因,注定不可能得到认同。谍战剧三大要素:铁血、烧脑和个人魅力。战斗在敌人的心脏里,与魔鬼打交道的人,根本就是刀尖上行走的人,得有多么铁血的内心才能应付得过来?小鲜肉们担当这样的角色,看上去就是两个字:儿戏。

  烧脑这事看似跟小鲜肉没有太大关系。但片方的钱都给了他们了,哪还有足够的钱打造好剧本?就算有了好剧本,估计也得删得面目全非。他只有在现场数数儿的功夫,你把词写长了写深了交给谁去背?这种情况下,就不要指望剧情烧脑了。

  个人魅力嘛,花美男们有。这几乎是他们为片子做的唯一的贡献了。也成功地引发了花痴们的尖叫和舔屏。但细想想真不对味儿,他们哪是戏剧工作者,顶多就是一倚门卖笑的么。还真别指望花痴们通过小鲜肉了解历史、爬剔人性,人家有招儿:糖衣吃掉,炮弹给你们打回去!

  

  编剧史航表示,“我们不是挤兑小鲜肉,只是在做事的时候,要考虑职业影响力。他们可能要占据一代人的童年记忆,更年轻的人会以为这就是天花板,艺术的高度就是这样,这是非常可怕的。可是现在创作者由于仓促、草率,都无所谓,把原来有的东西都丢掉了。” 海外博士学者圈认为,造成这样的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娱乐市场的资本化运作与粉丝经济的结合。为什幺小鲜肉如此受欢迎,就是受惠于大量脑残粉丝的狂热追捧。在资本投入和市场推广下,这些年轻英俊的演员被塑造成大众偶像,接受万千粉丝尤其是年轻“迷妹”的狂热崇拜。“迷妹”们沉浸在偶像崇拜的狂热情绪中,为“小鲜肉”们笼罩上耀眼夺目的光环。她们甚少考虑偶像的品德和演技,而是痴迷于偶像本身。她们不管是非对错,对偶像的一言一行全部接受、热烈追捧。这这里,德和艺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这不是个娱乐致死的年代,这是个娱乐致傻的年代。

  在大批“迷妹”粉丝无原则埋单的市场环境中,对“小鲜肉”道德品质、演技水平、天价片酬的批评当然有道理,也很必要,但对于纠正影视行业的畸态可能帮助不大。期待“拜脸教”粉丝们提高审美水平能力,要求他们理性追星,这在短期内也不现实。

  

  除了粉丝们的无原则追捧之外,“小鲜肉”天价片酬背后更有力的推手则是资本。早在社会资本蜂拥而至,争先恐后布局影视行业之际,有识之士就表达了担忧。短时间内掀起的非理性繁荣,对于影视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可谓“塞翁得马,焉知非祸”。资本以盈利为原则,缺乏专业背景和专业操守,以追求“赚快钱”为原则的热钱,更是强有力地改变了影视行业作为文化艺术产业的诸多规则。 明星效应最容易引发市场哄动,以赚快钱为目标的社会资本,就最大程度地挖掘明星本身的市场价值,挤压从原着、编剧到表演、后期制作等重要的艺术生产制作环节。当许多导演都失去了选择演员的决定权,当许多编剧都无法保证自己的剧本得到忠实表现,电影电视作为文化艺术产品的属性,就会面临日益毁坏的危险。

  把影视作品与资本市场互相挂钩的新玩法,更是为“小鲜肉”的天价片酬火上浇油。

  以“小鲜肉”为核心资源投资制作一部影视作品,经过一系列市场操作和资本运作,投资方有可能收获数十倍于天价片酬的投资回报。对于影视行业这些全新的玩法,基于道德、道义的批评往往失之于空泛,但基于法律法规的监管则可以落到实处。

  电视剧行业的收视率造假,点击率造假的问题也非常的严重。

  宋方金说,“收视率造假、点击率造假这些事我们没办法。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号称日点击量15亿,中国网民总数才7亿”,“一条河里的一条鱼死了,那是鱼的问题,一条河里绝大部分鱼都死了,那河有问题。” 总之,海外博士学者圈认为,小鲜肉两亿天价片酬折射的是当今这个金钱至上,娱乐至上,无德无艺的时代。粗制滥造电视剧是对全国人民精神生活的一种严重的伤害,精神生活已经很贫瘠的中国人面对鸡肋一般的剧目,除了无奈失望,还能做什么。很多人认为:国家有责任通过法律或者政策去更好地监管这个浮躁的娱乐行业,不要让一个经济上崛起的大国变成文化上的矮子。不过,这些粉丝的审美品位到底是谁教育出来的?文化部门、广电行业本来已经够忙了,什么都要他们操心,会不会忙得更加错乱?

  3为什么中国有天价“小鲜肉”现象?

  一、观众的年龄分布发达国家的电影观众以中年人为主,而中国以年轻人为主。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电影观众很年轻:2015年,在线购票用户中,80后占32%,90/00后更是占了62%,而美国电影观众的平均年龄则在40岁以上。曾茂军表示,正是由于这一特征,搞懂90后的想法变得尤为重要。

  法国是欧洲第一大电影市场,法国人爱看电影众所周知。在法国,20分钟车程之内就能找到一家电影院,观众的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

  相比而言,中国年轻人撑起了整个电影市场,观众平均年龄只有20岁左右。

  电影业数据研究公司艺恩咨询发布《2014中国电影市场影响力研究报告》,除了总结过去一年影市数据外,报告还通过调研给出了几个延展性结论:现在看电影的观众81%以上有大学本科及大专以上学历,19-40岁观众贡献了87%票房。

  怎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其实不是因为中国的年轻人比西方年轻人更喜欢看电影,而是因为中国的中老年人比西方人更不喜欢看电影。

  这是2011-2015年,美国 + 加拿大 的按年龄段划分的票房贡献情况: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中国的中年人不去电影院呢?

  为生活奔波的底层,是没有闲心和闲钱去看电影的,至于所谓的中产阶层,相比年轻人,已经经历过恋爱、家庭,生活经验、阅历更加丰富,因此他们对电影的要求更高。年轻学生们却不怎么会被故事里违反常理的漏洞和逻辑问题所困扰,空洞的浪漫情节让还没恋爱或者正处于恋爱期的年轻很有感觉,并且还是刚需(女朋友喜欢)。国产电影长期的假大空已经让他们心生厌倦。

  为了迎合年轻观众,就只能启用小鲜肉演员吗?海外博士学者圈要问:为什么老戏骨们满足不了年轻观众的胃口?

  二、青少年影视剧缺失,青少年演员难出名→ “小鲜肉”少 → “小鲜肉”供给严重不足 电影公司要想找到“小鲜肉”明星演员,前提条件是必须有演员在 24 岁之前就已经出名了。

  青少年影视剧在国外是一块大市场,但在国内,因为政策原因,影视公司不怎么敢碰。这导致缺乏培养青少年小演员的肥沃土壤。

  对中国的影视公司来说,以20岁以下为主角的影视剧基本是不要想的。





本文章来自于 加西网 (温哥华门户网)
https://www.westca.com

这份报导的网址是:
https://www.westca.com/News/article/sid=561042/lang=schine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