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上海市區最後跳蚤市場臨時關閉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上禮拜天還開嘞!”“啥額辰光再開也勿曉得!”魏建義撐著傘,跟幾個“自來熟”的老人縮到市場一角,他們都是這裡的“常客”。魏建義拍著身邊的肩膀笑了:“我現在都不曉得伊叫啥名字,但伊不歡喜伊兒媳婦我曉得。”他們還有一搭沒一搭地跟保安聊天。“理解當然是理解的,但是市場關了,我也不知道現在該去哪裡。”一位穿著白色夾克衫的老伯說,但凡市場開放,他都會來這裡。


  除了這些常常來逛市場的老主顧們,不願離去的還有拖著行李箱、扛著蛇皮袋,從西面八方趕來賣貨的攤主。和他們的顧客一樣,攤主們年紀也都不小了。“家裡不用的東西拿過來賣賣蠻好的,我也賣賣玉、紫檀什麼的。”一位燙著一頭卷發的阿姨說,“我在這裡擺攤很久了,這裡人多,大家聊得來。”另一位攤主過去是做二手家電生意的,“以前上海好些二手市場,浦東浦西我都跑過。現在年輕人都直接網上回收了,我也不需要做生意了。”這位攤主說,收點小玩意兒在這裡買賣,從賺錢的角度不太劃算,因為本來價格就低,賺得有限,還經常顧著跟客人聊天,半天也賣不出幾件東西:“主要是大家白相,一起‘窮開心’。”

  


  市場不開,有攤主將帶來的物品拿出來給老主顧們看

  臨近中午11時,雨勢漸大,市場門口的人依然不見少,一些攤主索性從自己的袋子裡掏出一些東西來,玩偶擺設、蛐蛐罐子乃至秋千,吸引了不少老人圍攏前去,和攤主探討起物品的來歷。

  人群之中,徐振榮顯得尤為突出。他看上去45歲左右,是這裡難得一見的“年輕人”。面對記者這樣的生面孔,他一件件地展示著自己身上的“寶貝”:脖子上掛著一片方形牌子,據說是“猛犸牙雕刻的”;腰間別著一塊黃色不規則物品,“應該是蜜蠟”。“都是在這裡買的。”雖然不能確定真假,但徐振榮覺得開心,“在這裡買東西就是講究一個緣分。”

  徐振榮拉著記者挨個和那些尚未散去的攤主打招呼,看上去他們已相識很久:“我很喜歡這個市場,這裡什麼都有,上海再沒有其他這樣的市場了。”


  交易的是物品,更是故事

  市場人氣不錯,一些千奇百怪的小店也在周邊應運而生。“我在這裡找到過許多奇奇怪怪的東西,別的地方可都沒有。”一位顧客告訴記者,市場和周邊區域就像一片“魔法森林”,自己曾買到過上世紀90年代的掌上游(电视剧)戲機、70年代的唱片機,以及各種老式手表,“什麼都有人拿來賣。”


  他帶著記者走到市場旁邊一個不起眼的過道內,一個自助二手書攤赫然映入眼簾——過道兩邊牆壁上,噴塗滿卡通形象,上面釘著幾層簡陋的架子,除了舊書還有如今幾乎不再使用的光盤。東西雖“古老”,銷售方法卻很現代:所有物品統一售價兩元,可自助投幣。

  自助書攤的主人是隔壁一家二手書店的店主。推門進入這家書店時,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正與店主舌戰正酣,兩人你來我往,核心問題是形而上的“書應當怎麼讀”。半個多小時後,爭得面紅耳赤的老人笑眯眯地擺手告別,一步三回頭地出門,“下次再來”。店主整理著此前拿出的幾本書,“很多人來我這裡,也不是要買東西,就是聊聊天。尤其是老年人,就是想找人陪他們說說話。”

  這間書店不到30平方米,除了琳琅滿目的舊書,還塞滿了魚缸、投影儀、幕布、黑膠唱片等各種老物件。“來我這兒,看書、聊天、看電影、聽音樂、看烏龜,都可以。”老板笑著說:“除了店主,什麼都能賣。”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3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2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