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60歲老太半夜玩游戲被17次人臉識別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既然防止熊孩子打游戲這件既不迫切、又不緊急、沒有危險的事情都可以上人臉識別,那就沒有什麼事不可以上人臉識別了,也沒有什麼不可以用技術監管了。


  近日有網友發帖稱,自己在玩熱門游戲“王者榮耀”時,發現“一名60歲老太太,凌晨三點還在玩游戲”。騰訊隨後回應稱,經過近3天的篩查比對,“老太太”的這個賬號已被找到。該賬號因屢次被判定為“疑似未成年人”,前後共計17次觸發了人臉識別驗證,但全數通過。從技術手段和實際驗證看,系統認為確系“老太太本人”在玩游戲。至於是否懷疑中的“小孩子要奶奶或外婆代刷臉”,騰訊表示無法判斷——這也很合理,畢竟企業不能打電話到派出所或社區叫人上門去查,也不能在用戶家裡裝個攝像頭。

  然後,這件事情就作為社會新聞結束了,輿論放過了真正應該深究的問題:刷臉。在類似案例中,這樣做是否符合法律原則?如果答案為是,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何在?它看起來是個簡單的操作,但背後涉及的問題和理念很復雜、很敏感。


  ▌人臉識別涉及個人隱私,很敏感

  密碼丟失(遺忘)了,可以再設置,但指紋、人臉、虹膜、聲紋等生物信息對任何個人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雖然不像密碼那樣容易遺忘,可一旦泄漏,就會永久失去這一信息的私密性,從而失去保密功能。

  為此,各國都有嚴格的法律來保護人臉識別這樣的個人信息。如歐盟地區的數據保護法《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就規定,面部圖像(facial image)構成特殊類型個人數據下的“生物識別數據”,進而相較於一般個人數據,受制於更高的保護要求。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也在8月20日表決通過了《個人信息保護法》,其中也對人臉、指紋、虹膜等等個人敏感信息保護做出了專門規定,被稱為中國版的GDPR,該法律將於2021年11月1日施行。

  

  即便如此,公眾對人臉信息的讀取和儲存依然疑慮重重。受信息保護法律的限制,歐美國家有很多相關的項目或是自願、或是被迫叫停。微軟目前已悄然刪除其最大的公開人臉識別數據庫——MS Celeb。IBM宣布終止人臉識別業務,關停相關技術研發,舊金山、馬薩諸塞州賽默維爾市、加州奧克蘭市等也相繼宣布禁止人臉識別技術,歐盟打算在未來3-5年禁止在公共場所使用人臉識別技術,瑞典與美國教育部也叫停了學校人臉識別項目。

  9月5日,中國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雷朝滋在接受采訪時說,人臉識別進校園,既有數據安全也有個人隱私問題……對學生的個人信息要非常謹慎,“能不采集就不采,能少采集就少采”。前段時間,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產局緊急叫停了售樓處的人臉識別。《天津市社會信用條例》也有相關規定。

  


  ▲ 為了對付售樓處的人臉識別系統,有人想出了戴頭盔看房的奇招。 ? CCTV

  雖然人臉信息非常敏感,但人的需求多種多樣,安全並不是壓倒一切的需求,有時方便也很重要。正如中國某互聯網公司董事長所說,“中國人對隱私問題更加開放,會願意用自身隱私來換取更便捷的互聯網服務”。當時該言論曾引起軒然大波,然而從實際來說,密碼容易遺忘和被盜,加之輸入操作麻煩,在既要安全也要方便的場景下,人臉識別的確是個不錯的解決方案,比如小額支付、出行安檢、門禁、智能家居等等。

  但人臉識別的邊界在哪裡?在游戲賬號認證案例中,誰應該承擔主要的職責?網絡游戲平台在監管未成年人限時上網過程中,是否一定要刷臉?答案是不一定。該不該刷臉認證身份,要從不同人群的責任與義務、收益與成本的角度去考慮。

  ▌賬號識別的責任


  蜘蛛俠裡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並不是憑空的文藝創作或口號。法律經濟學裡有一個漢德公式,專門用來界定不同人群的責任大小:誰能更容易、更低成本地避免事故,誰的責任就大;相反,誰更難避免事故,誰避免事故的成本更高,誰的責任就小。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一個經濟學中投入-產出比的問題。我們一直追求的是用盡量少的投入,獲得盡量高的收益。比如商場才拖了地,要防止人們因地滑而摔倒,避免滑倒成本最低的方式,就是商場樹個提示牌,而不是讓所有的人,隨時都小心翼翼地看著地面。再比如,有人承包了魚塘,就該將之用鐵絲網圍起來,以免小孩落水,而不是讓所有的小孩自己注意安全。

  回到游戲,防止成人賬號被未成年人冒用,對家長來說非常簡單:設置一個密碼,打死不告訴孩子就行。

  即便疑似冒名了,也沒啥大不了,又沒有生命危險,又不危害家人,第二天給這個手機發幾個確認短信就行了,有必要人臉識別嗎?

  行政法的六大基本原則之一,就是比例原則。這是指行政主體實施行政行為,應兼顧行政目標的實現和相對人權益的保護。如為實現行政目標,可能對相對人權益造成某種不利影響,應使這種不利影響限制在盡可能小的范圍和限度內,保持二者處於適度的比例。簡單地說,就是當有多種可供選擇的手段可以達到目的,應該盡可能采取損害最小、最溫和、風險最小的手段,殺雞不能用牛刀。

  在游戲用戶身份認證場景中,既然沒有窮盡其他所有認證手段,為什麼一上來就是讀取、保存和調用這樣敏感的人臉信息?更何況,中國的個人數據泄漏並不少見,為玩游戲就冒著人臉、指紋等私密信息泄漏的風險,這符合上述“比例原則”嗎?顯然是否定的。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