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近隨著天氣轉暖,去公園運動健身的人逐漸多起來了,周末總有些小團體在草地上開Party。歷時一年多的新冠疫情戰役確實時間太長了,有人麻痹放松了繃緊的神經,有人忍耐不住宅家寂寞,於是禁令也限制不住熟人之間的小聚了,但周圍絕大多數華人始終還是小心防備,不敢掉以輕心的。

盡管BC省每周疫情報告的陽性數據一直居高不下,但在我認識的人當中,除單位一位印度工友檢測出陽性外,其它沒聽說有誰中招(即便是有人得了新冠也不會在網上或朋友圈公開曬)。但最近一位朋友告訴我,他在新年前後得了新冠,現在剛剛痊愈。
這位朋友是個醫生,也是一名基督徒,他的工作需要每天接觸患者病人。50歲左右的他自認身體素質還不錯,雖談不上強壯,但無基礎病。去年年末開始發病,主要就是晚上發熱,沒有其它症狀。開始他並沒當回事,因為他太太剛剛得過感冒初愈,朋友以為是太太將感冒傳染給他了。
今年新年第一天,他去做了檢測,當天得知是陽性。我問他,後來是怎麼想到要去檢測的?知道具體傳染源嗎?除隔離外還采取了什麼措施?痊愈後有什麼後遺症嗎?我的問題很多,我想知道他在這期間到底經歷了什麼,朋友就毫無保留地向我講述了他發病前後的過程。他也希望自己親歷的實情能給別人帶來 些參考借鑒,帶來些幫助,起碼能減少盲目的恐慌之感,以健康的心理狀態積極防疫抗疫。
下面就是他以第一人稱的自述——
從去年12月到今年2月初,我遭遇了新冠病毒的襲擊,在聖誕節之前,每到晚上就發燒,最高發燒到39度多,白天卻像沒事一樣。我的一個師兄給開了些退燒的中藥,吃後體溫就慢慢降下來了,達到37度左右。(後一階段曾出現輕微咳嗽氣喘的現象,但持續沒幾天就恢復正常了)。
想到去做新冠檢測,是因為在去年12月初,有個患者打電話告訴我,說他檢測出新冠陽性,他去醫院看病,醫生讓他回家自我隔離,說明病情也不嚴重。但他在我這看過病,也算是密切接觸者,所以打電話提醒我注意。算一算時間,我與這位患者接觸15天之後才開始發燒的,但為了謹慎起見,就去做了檢測,結果真的是陽性,不知這位患者是不是我的傳染源。

此外還有另一方面的懷疑線索,在那一階段,我一直在幫教會裡的老弱兄弟姐妹采買食物,每天都要出入麗晶、大統華等華人超市,買菜及生活必需品,再一一給送上家門,在困境中也給他們帶去些許溫暖。雖然這期間我都戴著口罩,也做到了勤洗手,但每天頻繁出入公共場所接觸不同的人,也有被感染中招的可能。這兩方面都有可能是感染源,但都不太確定。
做過檢測後,衛生官說我這種情況只需在家隔離。於是我打電話將我的情況通知了近期接觸過的十幾個人,讓他們注意觀察自己的情況。後來聽說其中有5個人去做了檢測,均為陰性,其他人沒任何症狀沒做檢測,也就是說沒有人因為與我接觸而被傳染,對此我很欣慰,也因此而寬心,放心在家養病。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正在熱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