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News

Forums

Realty

大温餐馆点评

Car

Education

Yellow Page

Travel

境外大批蝗群入侵云南边境态势严峻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我国云南现在正面临蝗虫大军越境,云南省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9日发布信息指出,邻近的老挝技术不足,导致大量黄脊竹蝗从6月28日起飞越边界入境,至7月8日已经发生灾害,目前已出动502架次无人机灭蝗,仍挡不住蝗军的入侵趋势。


  目前老挝的蝗群还在源源不断规模入侵我国,境外源头防控难度极大。

  


  老挝已有1900万亩田林受灾

  据正在前线参与蝗虫防治的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副所长谌爱东向记者介绍,老挝目前已过了蝗群的防控最佳期,灾情相当严重。

  老挝丰沙里省是2020年老挝黄脊竹蝗的集中发生区域,同时也是我国黄脊竹蝗的主要虫源区,从境外提供的相关信息表明,2020年,丰沙里省7个县黄脊竹蝗的产卵地面积达到2.6万亩,同时,由于老挝前期高温干旱和森林火灾等影响,黄脊竹蝗孵化时间提前15至20天,且孵化成活率高,虫源基数较大,造成当前老挝目前发生面积较2019年明显增加,已对竹林和陆稻、玉米、甘蔗等农作物造成危害。

  从目前虫情看,老挝黄脊竹蝗已进入成蝗发生高峰期,其迁飞扩散范围逐渐加大、速度加快、入侵时间长,将对境内林区竹类及周边禾本科作物构成严重威胁。

  云南境内防控压力大

  由于老挝防治技术力量薄弱,基本未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境外不断增大的成蝗群越过116公里的接壤边境线不断迁飞入境,对境内防控工作带来较大压力。


  竹蝗过处,寸草不生

  黄脊竹蝗爱吃竹子叶,如毛竹、刚竹、水竹等,当此类蝗灾发生时,所有竹叶都会被吃光,整片竹林如同被火烧过,会使竹子枯死,隔年竹林出笋量极为稀少,最后导致竹林腐败,此次入侵中国的黄脊竹蝗是当地产竹区的主要害虫,虫卵能过冬,5月初孵化,至6月底孵化完毕。与目前在非洲和南亚国家发生的沙漠蝗虫并无关系。

  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7月9日证实,6月28日起,首次在老挝边界发现黄脊竹蝗越境入侵中国,受灾的普洱市江城县牛倮河保护区至本月8日已经发生蝗灾,累计已有98872.3亩地遭受侵袭。


  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指出,现在每日均能在灾区发现新蝗虫群体入侵,且蝗虫们扩散速度有上升趋势,正朝着邻近县区不断蔓延,且连农业用地都出现遭殃趋势,官方初判,中老边境地带,7月起至9月份极有可能进一步发生大规模黄脊竹蝗灾害。目前基层一线正在紧张防控中。

  谌爱东介绍,本次入侵的蝗虫名为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 Tsai),网翅蝗科,竹蝗属的一种昆虫,俗称竹蝗、蝗虫。喜爱取食毛竹、淡竹、刚竹等,还取食玉米、水稻等 5 科 25 种植物。

  黄脊竹蝗大发生时,常使竹林大面积枯死,特别是高温干旱年份,常随着竹蝗取食量增大导致为害加剧,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灾难。

  近年来,老挝北部多个地区均发生黄脊竹蝗灾害(是除了登革热、艾滋病、肺结核、禽流感的第 5 个老挝人畜疫情灾害)。受灾地区多为山地竹子与阔叶林混生地带,主要危害旱稻、玉米和竹林,蝗灾所到之处,玉米叶片被啃食,只剩茎秆,水稻和旱稻秧苗的地上部分被大量取食,农业丰收和老挝北部各省人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认识黄脊竹蝗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Prev Page12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49 Seconds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