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城市开始复苏 但有些悲伤刚刚开始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4月16日上午,王涛跪在父亲的墓前。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 强/摄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强


  在武汉,多数人的生活正在慢慢恢复成原来的样子。但总有一些人是少数。

  武汉解封后,一个在疫情中失去姨夫的男人对记者说,当这座城市解封,悲伤才刚刚开始。4月8日解封那天,他看到商店重新开门,马路上有了人气,想到自己身边人少了一个。说着,他的眼泪就流了出来。

  失去父亲的王涛也属于少数人。那个他五六年前才察觉到开始变老的男人,从他身边消失了;那个“落后于时代,不会玩微信”的武汉钢铁公司退休钳工,把老虎钳留在了柜子里。

  从发病到离世,仅相隔6天,他父亲辗转3家医院,没来得及做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就在一张设在走廊里的临时病床上走了。门诊病历上写着:“患者因‘疑似新冠肺’入住门诊留观室,给以吸氧、抗炎、平喘等对症治疗。”

  母亲常问他父亲的死因。他只能说:“‘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走的!”武汉市第九医院1月31日开具的死亡证明上,就是这么写的:“根本死亡原因:重症肺炎,呼吸衰竭。”

  回 家

  王涛害怕路过医院。他总想起那个下午,最后一次和父亲王京生一起回家。

  1月30日那天阳光普照,农历新年正月初六,武汉市绝大多数街道上,全然没有往年正月的气氛,空空荡荡。但医院门口,私家车几乎塞满了整条马路。

  在此之前的5天里,王京生辗转3家医院求一张床位。最后一次转院是1月29日夜里,他的嘴唇已经因为缺氧开始发乌。


  那天,武汉市公布的累计确诊病例2261例,4个多月后,累计确诊病例数量是这个数字的20多倍。

  那个深夜,王涛几乎是拖着父亲的身体,从拿到CT报告的普仁医院走到第九医院的。他本打算寻求救护车的帮助,但120接线员告诉他,“前面还有400多人在等”。

  从1月30日凌晨开始,王京生就坐在九医院留观室一张铁椅上,输液、吸氧,排队等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那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已公布。疑似病例要想确诊,要么核酸检测为阳性,要么病毒基因测序与新冠病毒高度同源。


  医院里人手紧缺,王涛需要帮忙搬氧气罐,以及自己摸索着学会给父亲打针、换药。有人带着脸盆和被子在楼下等着住院。

  这天下午,喘气且乏力的王京生,在得到医生“今天(核酸检测)不做了”的答复后,对儿子说:“我们回去吧!”

  王涛花了3000元钱,买下九医院附近一家药店里当时最后一台制氧机,决定回家。

  他没想到,这是父亲最后一次回家。

  从九医院到青山区钢花街121社区,1000多米的路,每走几步,父亲就得歇一歇。一路上,父亲留给他的只是颤颤巍巍的背影,那让他想起小时候,每年春天,父亲骑车载他去逛武汉东湖时,他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看到的也是这个背影。

  但在父亲最后一次回家这天,他眼前的背影驼了,看上去连走路都吃力极了,他想走上前去搀着,被父亲一把推开。

  遗 憾

  在钢花街121社区,一栋住了17年的单元楼里,父亲一个人住着吸氧。他和母亲住在隔壁才惠社区的出租屋里,那是王涛的住处。自从父亲出现症状,他和母亲开始“遵从规定”,与病人隔离,以免造成家庭聚集性感染。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5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