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僅一株!中國科學家發現滅絕的植物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記者從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和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中,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綜合研究保護團隊在四川省涼山州木裡縣山區發現了被認為野外滅絕多年的奇花——枯魯杜鵑。


  

  考察隊在木裡枯魯山區重新發現枯魯杜鵑(圖源:昆明植物研究所)


  1929年9月,美國植物學家洛克在四川西南部的枯魯山區采到一份杜鵑標本,但未命名。直到1953年,該標本被作為粘毛杜鵑的變種發表,於1978年升格為種。根據國際植物命名法規的原則,被命名為R. adenosum,中文名為“枯魯杜鵑”。在2013年中國環境保護部和中國科學院聯合發布的《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和覃海寧等人2017年發表的《中國高等植物紅色名錄》中,枯魯杜鵑均被評估為野外滅絕。1929年以後,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僅有2008年采自四川省涼山州普格縣螺髻山的“疑似枯魯杜鵑”標本記錄。

  

  枯魯杜鵑的花(圖源:昆明植物研究所)


  今年5月,研究團隊成員馬永鵬、劉德團、姚剛等人對四川省涼山州普格縣螺髻山,以及該種模式標本采集地木裡縣枯魯山展開調查。在螺髻山的調查過程中,他們發現螺髻山的疑似種與枯魯杜鵑至少在毛被、花色、花形方面有明顯區別,因此判斷疑似種並非枯魯杜鵑。

  “由於在目前的地圖上,枯魯山已經不存在,我們經過查閱相關資料,在一本典籍中找到了相關記載。”馬永鵬說,“kulu”意指木裡縣的“康塢”,而木裡縣唯一保留“康塢”這一地名關鍵詞的,只有明神宗年間建造的康塢大寺。於是,考察隊在復建的康塢大寺周圍山區開展了為期2天的調查,就在隊員們覺得此次調查或將無果而終且快要下山時,意外發現了一株花團錦簇的杜鵑。經與模式標本比對,並與《中國植物志》核對,確認為枯魯杜鵑。“目前雖只發現一株,但足以讓隊員們渾身的疲憊與饑餓感瞬間消失。”馬永鵬興奮地說。


  

  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員在木裡枯魯山區(圖源:昆明植物研究所)

  此次采用多學科結合的野外科學考察,改寫了枯魯杜鵑“野外滅絕”的歷史。研究團隊認為有必要進一步采取系統調查,徹底摸清該種的資源本底,同時開展搶救性保護和系統研究工作。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0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2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