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新冠疫情: 累!超長假期讓年輕媽媽們不堪重負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這兩個月,90後媽媽陳奚萌跟小學一年級的兒子“杠”上了。一邊“吼”著上網課,一邊悄悄找心理醫生咨詢。


  實際上,陳奚萌的兒子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真正在課堂學習的時間只有幾個月而已。老師在線上講課,他在本子上塗鴉,不完成作業,甚至在上課期間睡著了。

  “我把平時逛街、美甲、唱k的時間統統給了兒子!然而,他的行為卻讓人抓狂。”疫情期間,全天候陪伴兒子的陳奚萌在吐槽的同時,透露著委屈。


  焦慮的不止陳奚萌一個。疫情發生後,不少為人母的女性都感到家庭教育的壓力陡增,不僅要照料在家學習子女的一日三餐,還要承擔起學校教育的部分責任。有的還吃力不討好,付出不少,結果卻導致親子關系愈發緊張,“比上班累多了”。

  疫情期間,心理咨詢熱線收到不少焦慮媽媽們的求助

  疫情期間,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心理精神科副主任醫師李一花和同事們忙於心理幹預,接到了不少媽媽們的“求助”,已經超過300人次。

  這些求助媽媽的孩子主要集中就讀於中小學階段。疫情改變了學生日常的習慣,暴露出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廣州市不少醫院開通了免費心理咨詢熱線,廣州市12355青少年服務熱線也接到了很多這種個案。咨詢對象幾乎清一色是各個家庭中的“媽媽”,但問題卻出奇的相似:“上網課玩游戲”“回答問題吃早餐”“做作業抄答案”“蓬頭垢臉”“跟家長對著幹”……

  


  3月28日,武漢火車站,剛剛下車的瑾涵(中)和家人准備回家。瑾涵10歲,她的父母在武漢經營一家超市。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趙迪/攝

  不堪重負的媽媽,不僅出現心理焦慮、抑郁等問題,伴隨著還出現頭痛、心慌等情緒障礙的軀體表現,有的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心理精神科的統計發現,這些求助的媽媽,此前基本沒有遇見這樣的問題,她們之中,大都沒有精神疾病和物質濫用史,也無其他特殊疾病史。

  梁芳是廣州一家外資公司的高管,由於疫情管控,目前在家遠程辦公。一開始,她還想著因為疫情拉近了母女的距離,信心滿滿地做計劃、學做飯,誰知8歲的女兒對此並不買賬。


  梁芳形容這段時間她跟孩子的斗智斗勇,比對付刁鑽的客戶還棘手。作為一名職業女性,她經常與領導同事開著視頻會議時,淘氣的孩子就在身後大喊大叫,充當背景音樂,弄得媽媽灰頭土臉,又不好發作;工作間隙又要隨時插空,切換到教育頻道,與學校線上教育同步,在班級群裡完成任務打卡,跟著家長點評點贊。更讓她無法接受的是,從前在她眼中一向乖巧的女兒,有時竟會因為上課發呆,作業潦草被她批評幾句,跟她對“吼”。

  把女兒寵上天的丈夫,也屢屢打擊梁芳,認為是她沒有找對和女兒的相處方式。心疼孫女的婆婆也責怪梁芳說:“你上班那會兒,孩子不知道多有規律,你這段時間倒是把孩子帶歪了。”孩子所有的錯都歸結到梁芳身上,接近崩潰邊緣的她,決定看心理醫生。

  肖樺是一名小學英語教師,第一天上網課,前一夜竟然緊張得失眠了。早晨,她必須把兒子安頓在一個房間上課,然後自己先調試好設備,給自己的學生上課。第一節課,因為電腦卡殼出不了聲音而宣告失敗,她只能草草布置了作業。這時,她才想起房間裡上課的兒子。

  然而,肖樺管得住線上的上百號學生,卻說服不了自己的孩子要認真聽講。這種矛盾的情緒一直纏繞著她。在一旁的先生,幹脆當甩手掌櫃,不參與母子糾紛。他的理由很簡單,特級教師都對付不了區區一個小娃,更何況“非專業”人士了。

  教育功能轉移使家庭教育問題凸顯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54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17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