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國人小病不醫因看病無門要給紅包?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近年來,內地醫院頻頻因*「醫鬧」等問題成為輿論焦點,至近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病例之多、傳播性之高,為內地醫療系統帶來巨大挑戰。在湖北武漢,至今仍不斷傳出醫院空間過度擁擠、應接病患不及的情況,暴露了疫情下中國衞生醫療體系的問題。


  在內地,醫療資源集中於頂層,普通科門診短缺,但上佳的公立醫院服務及名醫,卻是「爭崩頭」。因此,人們普遍抱有「小病不求醫」的想法,遇到感冒、咳嗽、腹瀉等輕微症狀,不少人寧願到藥局或上網買藥,「去醫院」可能是稍顯陌生的體驗。這種「沒大礙」的看病習慣,是由於心理因素,還是社會制度配套所限?又是否會對個人預防疾病、以至公共健康造成影響?

  「像我們這些年輕人,小病自己吃藥解決,大病就去大醫院……像感冒這種難免都會得的病,去醫院也不就是給你開個藥嘛,沒有必要,還可能交叉感染。」在北京生活近十年、27歲的天津人余先生表示。他平日在出租屋常備消炎、止痛、退燒藥,每年去醫院的次數不超過兩次,通常都是「三甲」大型綜合醫院。


  余先生的說法也許反映不少內地求醫者的心態,通常病情較嚴重時才會去醫院,要去醫院都會選擇較大型的公立醫院。某程度上也反映出內地醫院系統的「斷層」:理應負責治療「小病」的醫療機構並不為大眾所信,其功能很多時候被藥店取代,症結正正在於內地基礎醫療(primary care)的缺失。

  由於醫療系統呈「倒三角」的狀態,普通科門診等基礎醫療缺乏,就算到公立醫院看急症,也大多由專科醫生看診,全科醫生僅占全國醫生總數4.8%。

  赤腳醫生印象負面 難推社區醫療

  在香港,以預防為主、以社區為中心的基礎醫療功能,由大量私家診所、醫務中心分擔。內地則建立一套有別於醫院的「基層醫療衞生機構」體系:城市裡有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等,村鎮則有衞生室、衞生院,旨在為社區居民提供基本醫療及公共衞生服務。根據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衞健委)編撰的《中國衞生健康統計年鑒》,2018年全國共有逾94萬間此類機構,逾65%位處農村。

  然而,大眾對這類衞生所的印象一般。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中國政府曾推動一項改善農村「看病難」的計劃,培養數以千計在農村行醫的「赤腳醫生」,大多數僅經過最基本的醫療培訓便走馬上任。來到今天,內地醫療水平及醫務人員學歷均大幅提升,逾半執業醫生有大學本科或以上學歷,但基層對「赤腳醫生」的負面印象仍揮之不去。


  再加上在不同地區,基層醫療機構的設備、服務水平參差不齊,難免讓民眾質疑其專業性。2018年,這類機構的診療人次大約44.1億,當中不足兩成在城市;作為對比,全國約33,000間醫院,合共為35.7億人次提供服務。

  民眾對承擔基礎醫療功能的機構缺乏了解與信任,提及「看病」只想到大型醫院,體現了醫療服務結構失調。尤其在大城市,社區醫療服務往往門可羅雀,大型綜合及專科醫院則人滿為患,門診掛號時「一號難求」。

  畢業於北京高校的余先生憶述,感冒時曾光顧大學內的醫院(校醫),「沒有藥的時候才去,只是想開藥……現在租房的地方,還真不知道附近有哪些(社區醫療機構)。」他補充,近年來北京各大醫院均采用網上預約門診掛號方式,以疏緩在現場排隊的人流。


  托關系給紅包 「專家號」最難求

  余先生說,在大醫院看門診,第一步要使用微信公眾號「北京114預約掛號」,其涵蓋北京二、三級以上所有公立醫院,民眾可以預約未來一周左右的門診掛號,到時去醫院取號即可,之後再輪候看診。「現在比較少出現(現場)掛號台排長隊的情況,除非有長輩不知道可以網上預約,程序的確簡便很多。」

  盡管網上預約系統能夠縮短在醫院排隊的時間,卻紓緩不了優質醫療資源供不應求的難題。例如預約掛號時可以選擇專科、甚至指定某位專家看診,不過「專家號」難搶,動輒等待一周以上,背後滋生「托關系」、「給紅包」、「黃牛號」等等的灰色行為。

  「北京的醫療資源比較豐富,有很多專業性特別強的醫院,比如說看眼科就會去同仁醫院,暑假有很多家長特地從外地帶著孩子來配眼鏡……當然,人人都想要最好的資源。」余先生續指,專家看診自不必說,普通的專科門診在周末也較難掛號,因此對打工仔來說,去醫院並不是一件很方便的事。

  實際上,單就數量而言,內地醫生資源放在世界標准並不輸蝕:每千人口對應2.6名執業醫生,在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之上(2016年香港是1.9名)。內地城市地區,每千人口平均有4名醫生,這數字在北京為7名,是內地31個一級行政區當中最多。但連北京民眾也尚且對所謂「專家」、優質醫生資源如此趨之若鶩,其他地區的情況可想而知。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已經有 7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7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3 游客 [五.癸.記.至] 2020-02-27 18:05
    此評論因為含有不合適言語, 已經被禁止
    評論2 游客 [父.月.遷.共] 2020-02-27 17:24
    西方國家流行的家庭醫生制是一個聽起來很好但實際運作起來是一個很惡心的一個制度,他不但作用不大反而還耽誤了疾病的救治,是一個需要取消的制度,但西方國家主要是私人醫院其實力不行,無法建立像中國那樣門診科室齊全的大型醫院,也就只能實行這種小型的全科醫生的家庭醫生制,這是西方的缺陷它不是優點,中國千萬不要被某些人忽悠了掉進這個陷阱。
    評論1 游客 [當.玉.經.作] 2020-02-27 10:17
    小病去醫院真的沒用,白扔錢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34 秒 and 8 DB Queries in 0.005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