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News

Forums

Realty

大温餐馆点评

Car

Education

Yellow Page

Travel

新冠疫情: 美中应对肺炎的做法比拼 孰优孰劣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武汉肺炎”去年底爆发至今,中国中央政府总算在1月22日召开首次新闻发布会,并称今后将每天都会公布相关数据。几乎同一时间,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也在美国出现确诊病例后,立刻召开电话会议,公布信息。美中两国在处理疫情的手法上的不同,可以说是大相径庭。


  同样召开关于“武汉肺炎”疫情进展的记者会,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21日的电话会议上,一开始就直接说重点。

  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呼吸道疾病暨免疫中心主任梅森尼尔(Nancy Messonnier)说:“今天,我和华盛顿州政府官员要一同向大家宣布,美国出现第一起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确诊病例。”


  不只如此,官员还仔细说明,病患是15日从武汉经转机返美、19日就医、20日确诊,21日随即召开记者会公布资讯,并且宣布了美国加强机场入境筛检的相关措施。

  

  这已经是美国联邦政府针对“武汉肺炎”召开的第二次新闻简报会。

  而疫情的中心地区中国去年十二月底传出疫情,却直到1月22日,才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北京召开首场记者会。记者会一开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李斌却是对上级领导大唱赞歌:“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过问疫情和患者救治情况,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李克强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

  在这场充满中国特色的发布会上,面对外国记者媒体质疑,官方在疫情早期是否有隐瞒的情况,北京官员仍众口一词地强调,“中国高度重视信息公开”,承诺会每日汇总发布全国确诊病例相关数据。


  中央与地方数据打架 记者叹美中透明度大不同

  湖北省政府22日晚间8时公布,当地感染病例已达444例,单单是湖北就已经有17例死亡。但是,这个时候国家卫健委官网上的数据,仍停留在截至1月21日24时,收到确诊病例440例、死亡9例。

  中央与地方政府资讯更新不同步,只是中国整体防疫问题的冰山一角。才派驻美国不久的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中国记者在参加美国的新闻发布会后与自由亚洲电台分享了她的鲜明感受。


  她说:“我非常、非常惊讶,因为,我来这边工作的时间没有很久,给我最大的感触是美国在信息透明度和资讯上的高度流通。比如说,所有的信息都可以在网上非常快的方式找到。但这件事情发生在中国大陆,因为我们没有一个透明自由的互联网,民众其实很难获得比较准确的信息,也很难找到(从哪个部门能够得到帮助)。”

  资讯的公开透明,不只是关乎民众知情权,还有在面对未知疾病时,需要更多专业的卫生教育知识。

  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的官网上详细列举了包括勤洗手、避免非必要出游以及若必须拜访有疫情的地区,该如何做好自我防护。

  而中国卫健委的官网上,同样也看到关于“武汉肺炎”的专门介绍栏目,但最新防控方案仍强调,官方的严管防控,还提到要加强组织领导、病例发现与报告,不见一些最基本的卫教知识。

  最讽刺的是,武汉警方1月1日新年时公布消息,抓捕了8名最早在网路上披露当时仍称作“不明肺炎”的人士。武汉官方还称,这些“造谣者”转发不实信息,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但最后证明,造谣者是勇敢的“吹哨人”。一篇向8位造谣者致敬的文章,不到1天就在微信上遭删除。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Prev Page12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87 Seconds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