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2017諾獎證實中醫兩千年前養生論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為什麼人到了晚上會犯困,早上會自然醒來?為什麼要在早、中、晚吃飯?2017年的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揭示了這一謎題的答案。


  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公布了。三位研究“晝夜節律的分子運作機制”的科學家傑弗裡·霍爾(Jeffrey C. Hall)、邁克爾·羅斯巴克(Michael Rosbash)和邁克爾·楊(Michael W. Young)得此殊榮。

  


  今年成為諾貝爾獎醫學獎得主的三位科學家利用果蠅作為模式生物,分離出一個能控制日常生物節律的基因。他們發現這種基因編碼一種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夜間在細胞中增加,白天則減少。

  什麼是“晝夜節律”?就是人類、動物和植物會隨著時間的變換,出現不同的生理和行為變化。晝夜節律是由體內的“生物鍾”操控的,它可以測到白天和夜晚的循環,將生理功能調整到最佳狀態。很久以前人們就發現了這個現象,但“生物鍾是否存在”一直在科學界備受爭議。科學家一直在爭論,這到底是人體受外部刺激的反應,還是體內真的有個生物鍾?

  人體內真的有個“鍾”嗎?

  科學界真正對生物鍾有所了解,還要從1971年說起。有兩位科學家在研究果蠅的時候,發現幾只果蠅的生理機制出現了奇怪的改變。有的果蠅把一天24小時當成了19小時,有的當成了28小時。而這個變化,是因為它們的基因突變導致的。科學家在這些果蠅的X染色體上鎖定了突變的基因,取名為“周期(Period)”。


  後來,霍爾、羅斯巴克和楊分離出了這種基因。他們發現,該基因之所以能控制生物鍾,因為它能制造出一種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在夜裡逐漸增多,在白天又逐漸減少,產生的機制就像細胞裡的發條,調節著細胞工作的節奏。人體也是這樣一種機制。

  研究還發現,人體內有兩類生物鍾。一個是位於下丘腦內的“中央生物鍾”,起總指揮的作用;還有許多“外圍生物鍾”機制分布全身。奇妙的是,不同的外圍生物鍾控制不同的生理功能,它們獨立運作、各行其是,同時,所有的生物鍾又能和諧地同步運行。


  

  生物鍾對人體生理的多方面都有影響。

  生物鍾可以影響人的睡眠、體溫、血壓、激素水平和新陳代謝等行為及生理功能。如果打破了生物鍾,就會出現不適,如熬夜、倒時差等等。譬如時鍾基因被切除的動物,會出現荷爾蒙失調。如果人們的生活規律長期和生物鍾不符,會引發癌症、神經疾病、代謝紊亂等多種疾病風險。諾貝爾獎官網表示,這一發現將對人類的健康帶來深遠影響。

  中醫的晝夜節律養生始於兩千多年前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55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