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过年返乡 我们目睹农村经济的衰落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过年假期结束。有一部分打工者早已提前启程,从偏远的家乡回到大城市;另一些准备在春节假期后稍作停留的人,想必有更多时间亲身体会到,在光鲜的大城市之外,中国的远郊以及农村地区最真实的一面。

  这既是牵连着大多数中国人故土乡愁的一面,同时也是中国经济的高增长背后隐而不显的一面。这平时不易看到的农村经济状况,恰恰与我们每个人的利益最息息相关。


  或许你会质疑说,自己并不是农村人,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坦白讲,这种看法实在是肤浅。中国自古乃是农业大国,历朝历代的农民数量都大大超过了城镇居民数量,经济基础也是以传统的农业为根基。

  即使是现在所谓的“城里人”,往上倒腾三代,大部分其实都是来自中国广袤的乡村。然而,反观当下城市经济的“繁荣”,其代价恰恰是农村的不断萎缩和凋敝。

  一,劳动力不断外流造成农村的“空心化”

  有不少人应该还记得,前几年有一篇在网上流传颇广的“博士回乡记”。在这篇文章中,从一线城市上海回到老家的作者记录了从大城市回到农村地区带来的不适感。

  大致来说,中国农村的社会现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现在住在农村的人口多以老人和孩子为主,年轻人在外打工,不少人已经在城镇里安家,只是在节假日偶尔回来老家看看。

  因此,随着年轻人四散外出务工,农村过去那种热络的人际关系也就逐渐变得淡漠,农民的后代继续留在农村的可能性也日益降低。

  而那些进城务工的人,久而久之也被城市的价值观同化,每天最关心的事情从乡土亲情变成了房子车子和票子。

  最悲催的是从农村考入城市的大学生,他们毕业以后的就业状况异常困难,即使找到工作,微薄的工资却很难使他们能够在城市立足,真正拥有“房子车子票子”。


  这就道出一个很难堪的现实:城市生活成本高企,造成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很难在城市立足;然而他们即使回乡,其学到的知识也依然无法反哺乡村。原因在于农村地区的工作岗位更少工资更低,并且那里根本没有他们发挥专业知识的机会。

  因此,即使城里的生活“压力山大”,城市更加诱人的吸引力仍然使得人们涌进城市,农村劳动力人口以每年2%的速度缩减。

  广袤的农村,就在劳动力人口的逐年流失中,渐渐形成了今天“空心化”的格局。人的精神的颓败,以及乡村文明的没落,都因为农村经济的持续“空心化”,而变得越来越明显。

  相信这也是很多人在春节期间返乡的感受:表面上,乡里和睦、家人团聚,而实际上,这种热闹不过是意味着年轻劳动力在春节期间如候鸟般的“迁徙”回归。节日之后,随着劳动力纷纷返回城市的工作岗位,乡村又会显示出其真实、落寞的一面。

  返乡前后,城市与农村一繁华一落寞的对比,更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失衡”的现实。这种“失衡”让中国农村看上去像一个硕大无朋又饱含营养的椰子,在被城市的工业经济长期吸吮汁液以后,如今几乎只剩下一个空荡荡的椰子壳。

  实际上,这个“空心化”的过程,自改革开放之初就已开始。据统计,从1979年到1990年,中国基建总投资额从501亿元增加到1073亿元,增幅达到240%,而农业基本投资建设总额只是从53亿元增加到70亿元,只有约34%的增长,农业占基建投资总额的比例,从1979年的10.6%,下降到1994年的1.7%。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