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房奴時代?現在僅是開場時間(圖)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在實行貨幣局制度(或類貨幣局制度)的情形下,中國國內貨幣不斷超發,必然造成資產價格不斷膨脹,生產要素價格不斷提高。而貨幣局制度相當於綁定了國內外商品的價格(美元價格),當國內生產要素價格上升到了一定程度之後,對企業來說,與其費勁自產,不如直接進口,逐漸導致進口依存度不斷提升(這個邏輯是清晰的)。對於油企來說,費勁地自己勘探、開采原油,不如直接買油更劃算,所以,中國原油的對外依存度不斷上升(當然,這其中也有一部分是地理因素,中國本身就不是豐油國);對於農產品也一樣,與其種田,不如買糧,所以,一方面大量進口,一方面土地拋荒不斷產生與發展,進口依存度也在不斷上升;近幾年,海淘更是不斷發展,因為國產的商品無論質量還是價格,都處於劣勢,讓海淘有更高的利潤空間,等等。這都是貨幣局制度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的必然——要牢記這個前置。既然享受貨幣局制度帶來的好處——通脹可控,就要承擔其帶來的後果——進口依存度不斷上升。

  2014年開始,央行開始金融“創新”,脫離外匯占款發行本幣、用其它方式投放基礎貨幣。實事求是地說,市場中有無數經濟學家,但周小川行長是最值得佩服的,惟有他最清楚這種貨幣發行方式轉換之後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所以,央行創新投放的基礎貨幣都是有一定時間限制的,央行可以隨時回收。同時,他去年發文說,一定要全力推進改革,實現人民幣可自由兌換,當人民幣可自由兌換的時候,意味著人民幣自身成為了國際通貨,就可以繼續維持低通脹低利率的經濟環境。但前提是改革全社會的管理效率、轉換經濟增長模式,告別房地產經濟,實現自身財政的可持續性(擺脫對印鈔的依賴)——而這卻不是周小川自己可以做到的。


  人民幣發行方式實際已經進行了一輪實驗,實行“房地產本位”,也就是依托房地產發行貨幣,但遭到了失敗。

  2015-2016年,央行通過金融創新方式投放的基礎貨幣數量開始急劇放大,讓外匯占款投放的人民幣和市場中總人民幣數量之比明顯下滑,但管理者推動房地產,希望繼續將增發的人民幣趕入這個池子,既可以解決財政問題,又希望不造成貨幣貶值和通脹發展,但未成功:第一,雖然2015-2016年通脹未見到明顯加速,但根源在於中國原有的外匯儲備規模比較高,尚未明顯威脅到進口(但個別方面已經威脅,西藥價格、紙張價格的快速上漲,應該與此有關。只是還未威脅到原油和農產品等最基礎的商品進口),但這種對商品進口的威脅在未來會逐漸放大,貨幣局制度造成的進口依存度不斷增高的隱患必然會發作;第二,房地產價格越上漲,生產要素價格不斷上升,企業在沒有財政補貼的情形下就難以生存,所以內外資企業跑路潮愈演愈烈,資本加速外逃,造成了人民幣貶值,這種現象,相信是周小川也不願意看到的。


  既然房地產本位會造成本幣貶值,當外儲被持續削弱之後也會導致通脹惡化(原油和農產品進口無法保證的時候會馬上惡化),這種貨幣發行機制的轉換就是失敗的。

  房地產本位,不過是幻想。


  2017年3月16日起,央行調整常備借貸便利利率,調整後隔夜、7天、1個月利率分別為3.30%、3.45%和3.8%。而此前2月份的常備借貸便利隔夜、7天、1個月利率分別為3.1%、3.35%和3.7%。利率水平有明顯的提升,這說明,無奈之下,央行只能開啟“利率本位制”,一邊被動投放基礎貨幣,一邊用利率調整人民幣匯率和通脹。

  央行在2017年3月的加息是歷史性的,這意味著貨幣發行機制的轉變,利率上升將是歷史性的,中國將從低利率時代進入高利率時代。

  為什麼要不斷投放基礎貨幣?緣於以往中國是通脹型經濟體,債務規模高速膨脹,如果不繼續投放基礎貨幣,債務危機就會爆發;同時,財政收支嚴重依賴資產價格,如果不投放基礎貨幣,資產價格必定爆掉,財政特別是地方財政危機就會到來。這決定基礎貨幣投放是剛性的,當進口能力逐漸下降、而基礎貨幣的不斷投放就會不斷推升通脹水平,這決定央行發放基礎貨幣的利率將不斷提升,讓中國走向高利率時代——利率提升是歷史性行為而不是短期的。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40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8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