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许晴: 前男友欠债40亿客死日本 许晴祸水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刘波是个颇为神秘的传奇人物,是中国资本市场早期大鳄,也非常善于自我包装。


  他号称14岁就考上了武汉大学,后考入北京大学读博,曾师从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事实却并非如此。

  刘波经历复杂,80年代曾从文、从政,90年代初下海,是最早一批到海南淘金的弄潮儿,先后涉足地产、医疗保健、文化出版等领域的经营活动,曾参与编制出版《传世藏书》。


  而刘波真正的生财之道,却是向银行大额骗贷。最终因此败走麦城、隐退江湖。

  2003年7月,刘波出逃,涉嫌信用证诈骗,之后又成为红色通缉令通缉的目标。媒体曝出,1997年至1998年期间,刘波提供虚假的信用证单据和证明文件,骗取中国银行海南分行38.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3亿元。

  但刘波能够被人记住,还是因为他跟大明星许晴的一段闺阁往事。

  刘波被通缉后,许晴并未避嫌,向媒体坦言,“他带给过我很多美好,结果真的不重要。”

  

  大美人情史颇丰,但亲口承认的恋情并不多,刘波是她公开过的,为数不多的“前男友”之一。

  跟许晴的一段情

  时间回到1997年夏天,许晴参加朋友聚会的时候认识了当年的风云人物、“儒商”刘波。

  他30来岁,戴着一副眼镜,穿一件老式大褂,脚上穿的是一双布鞋,正在北大随季羡林老先生读博士,研究东方哲学。刘波的气韵谈吐皆是放荡不羁的诗人才情,周身也半点没有暴发户的油腻和迫不及待,如此种种自然就吸引到了许晴

  许晴家世显赫,并非出身底层,靠美貌傍身的艺人明星。

  

  她出身于外交官世家,曾外祖父是熊文卿,湖北省最后一位参议长,担任过“共进会”的主要负责人,曾变卖所有家产捐给辛亥革命,是黄兴好友。许晴的姥姥、小姨、姨父都是外交官,妈妈是总政歌舞团舞蹈队队长,父亲曾是贺龙的警卫员。

  1988年,许晴放弃了国际关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这样的履历背景,再加上容貌出众、气质甜腻爱撒娇,几乎是一代中国男人性幻想的对象。

  



  一些专栏作家曾这样赞美过许晴:中年富豪们最仰慕的则是脸有福相,丰乳肥臀,沃野千里,见之忘忧的许晴中国男人更喜欢许晴式的性感,那百合花一般让你无法忘记又有点下不去手的清纯。

  这样的女人,绝非单靠金钱、权势,就能买通。自古佳人,爱的都是才子。

  而刘波的履历也貌似光鲜:他自幼聪慧敏捷,14岁就考上了武汉大学中文系,15岁出版过两本个人诗集。之后,在湖南中医研究院学习中医,拿到硕士文凭。更为难得的是,他在北京大学读博,拜在了国学大师季羡林门下。

  

  两人还是半个老乡,许晴祖籍湖北武汉,而刘波是湖南株洲人。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说的就是湖南、湖北楚地的儿女。

  唯一遗憾的是,此时刘波已经结婚,并育有一女。许晴知道以后,提出让刘波在自己和原来的家庭之间做一个选择。1999年,刘波离婚,两人才算是名正言顺。

  这样的章回段落,完全不像是随意处置的露水姻缘。虽然日后,有情人没有成眷属,但过程中,至少也是真诚相待。

  坊间传言,为了金屋藏娇,刘波曾花3000万买下位于北京宽街,一条短巷中,一座闹中取静的四合院。据传,少帅张学良曾在此居住。

  佳人在侧,红袖添香夜读书,两人在这里过了几年“只羡鸳鸯不羡仙”的日子。

  但许晴回忆当年,给出了比地摊文学,更加隐晦、暧昧的说法,但也道出了一部分真相,她说,“刘波租了个四合院,是以前张作霖的。我之前为什么特别爱他,是因为他当时跟季老(季羡林)读书,我经常跟他去上课,我觉得这段时间太幸福了......”

  按照许晴的逻辑,刘波原本是学者、文人,并非商人,认识了许晴以后才开始大肆敛财。某种程度上来说,刘波作为许晴的男友,内心的欲望和膨胀让他加快了事业扩张的步伐,同时也加速了他的毁灭。

  客观上,作为季羡林弟子、许晴的男友,刘波也曾因此带来生意上的便利。

  

  红颜究竟是不是祸水,不得而知,但刘波的事业的确是连续冲了好几个涨停板,又稀里糊涂崩了盘。

  2001年,正值纽约股票风波,刘波投资的“武汉诚成文化集团”因此遭受重创并欠下巨债。两人就此分手,刘波以治病为由出走美国,媒体曝出,“许晴前老公诈骗数亿跑了”。

  2003年,媒体再次曝出,刘波涉嫌欠下40亿元人民币的贷款黑洞,以及数目不详的担保贷款。南方周末的记者曾算过一笔账,从上市公司诚成文化(后更名为奥园发展)披露的数据来看,2001年、2002年的财务费用分别是1748万、2023万,按照约5%的企业年贷款利率来计算,大约可折合40个亿人民币



  当年9月,刘波潜逃日本,一走就是14年,再也没有回来。

  2014年,许晴接受采访时称,自己并未和刘波结婚,但从不后悔这段情。两人是刘波出事(2003年出逃日本)之前一年半,跟他分的手。

  坊间另有传闻,刘波落难出走前,曾给许晴留下几个亿。许晴回应,“如果他给我几个亿,我早进去了。”

  古人云,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说的便是如此。

  但刘波逃亡也好,被通缉也罢,许晴都没有特别撇清自己。单从这点看,都堪称佳话。

  人的灵魂,有很多个切面。刘波,一面是宠溺、体贴的情人,另一面又是冒险、投机、不择手段的商人。

  混迹高层的庙堂智慧

  一个家世普通的年轻人,究竟该如何创造机会,向上攀爬?

  写诗、读大学、结交高层人脉,往自己脸上贴金,这些套路他都用过。

  许晴眼里的刘波,原本是学者,不该经商。

  这一点逻辑上有疏漏。很多资料显示,刘波经商的历史,早于跟许晴谈恋爱的历史。而跟许晴谈恋爱的那几年,他也经历了从青年得志到败走麦城的种种。

  许大美人多次强调,爱的是刘波的才华,但才子的学历却禁不起推敲。江湖上,关于刘波的学历就有三种传言。

  第一种是刘波自己所说的第一学历是武汉大学,第二种是株洲师范学院。而他的第一份工作是株洲某小学体育教师。

  

  年轻时候的刘波

  第三个版本是,作为湖南株洲电力机车厂的普通职工子弟,刘波的第一学历是湖南中医学院毕业,中专。

  据此推测,刘波1988年应该确实在武汉大学作家班短暂学习过,但“14岁考入武汉大学”应该是当事人在给自己贴金。


  刘波能伪造学历,一样也能伪造别的信息。他的发迹之路,充满了忽悠、谎言、诗人的浪漫幻想和混迹高层的庙堂智慧。

  1984年,18岁的年轻诗人在《诗刊》上发表了诗作《年轻的布尔什维克》,一举成名。这是改变诗人人生命运的标志性事件。

  刘波的人生就此开挂。在那个文学的年代,发表诗歌、文学作品可以给当事人带来种种便利和优待。

  1985年起,他走上了一条“笔杆子从政”的道路,历任共青团株洲市委宣传部,任青年诗社《青年诗刊》主编。之后的刘波又先后担任杂志社总编辑、市政府研究室科员,以及广播电台记者等。

  作为政治嗅觉极为敏感的才子,诗词歌赋才不会是刘波全部的抱负和野心。

  90年代初,刘波从湖南空降海南,任《海南特区报》社副总编辑。这一时期的海南是冒险者的天堂和淘金者的乐土,刘波利用在报社工作的便利,广交朋友,先后涉足地产、文化、商贸、医药保健等领域。

  没有钱怎么办?找银行借啊!

  依赖个人人脉从银行获得巨额贷款,成就了刘波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

  这一时期,“骗贷”成了刘波的主要运作手段,无论是湖南、海南的制药厂,还是武汉、海南的地产项目,刘波都能通过与当地的银行特殊关系获得巨额贷款支持。



  骗贷运营、败落跑路

  一个暴发户,谈不上什么影响力。有钱并不能满足刘波的虚荣心,他还要“有势”,获得真正的社会认可。

  但刘波真正从“倒爷”升级为“儒商”,还是因为他编撰、发行《传世藏书》。

  从文化产品的角度看,《传世藏书》堪称鸿篇巨着,涵盖了经史子集,所选各书均以传世善本或公认最好的通行本。从声誉上来看,已过耄耋之年的季羡林先生亲自担任总编辑,另有2000名古籍工作者共同参与编辑注校。

  最重要的是,刘波的“概念套利运营”的本领在发行过程中,被使用得淋漓尽致。

  1992年,海南建设银行为刘波提供了3000万的贷款,而海南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也向刘波提供了500万美元的资金。这些款项后来都成了呆账。

  简单来说,就是用卖书的钱,用来还银行贷款,如果书卖不出去,兜底、吃亏的是银行。

  传言,刘波因《传世藏书》赚了足足2亿元之多。


  为了积累人脉,刘波向各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单位,甚至是庙宇,大量赠送《传世藏书》。

  刘波也因此拿到了登堂入室的“护身符”,他开始担任世界华人协会常务理事,中华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会理事等社会职务。

  这与许晴所说,“我、季羡林都是他的王牌”基本一致。

  

  但是,单靠银行贷款,开疆拓土、扩大地盘最大的风险是,一旦经营不善,又从银行贷不到钱,资金链很快就会断裂。

  但刘波不怕,还不上钱还可以跑路嘛。

  1998年8月,刘波收购了武汉的一家上市公司——武汉长印20.91%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并将其更名为诚成文化,之后又更名为奥园发展。刘波最初扬名资本市场,也是因为这次收购。

  但武汉长印根本就是垃圾股。但在刘波的忽悠包装下,诚成文化很快成为“文化产业第一股”。

  接下来,刘波乘胜追击,大举扩张商业版图,不仅收购了国内40余家杂志,还投资了证券公司、开夜总会、做房地产、办药厂等。

  从1999年12月开始,诚成文化的股价在短短8周内,上涨了4倍,冲到了历史最高价24.38元。

  再后来,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大举扩张,高度依赖现金流。一旦无法在股市上圈钱,资金链就会断裂,他也就玩完了。不幸的是,刘波正是遇到了这样的窘境。

  股价虚高,而他此前拖欠长沙、广州、北京、武汉数家银行的数亿元贷款依旧还不上,现金流成了最大的隐患。

  为了拆东墙补西墙,解燃眉之急,诚成文化又背上了数亿元的担保贷款,再加上2002年上半年业绩大幅滑坡,在股市中“圈钱”更不可能。

  曾经的第一大文化股——诚成文化成了一块烫手的山芋。

  无奈之下,刘波将诚成文化的大部分股权转让给了湖南出版集团,湖南出版集团又将股权转给了广东奥园发展集团。海南诚成文化退居为第二大股东。

  纸包不住火。2003年,诚成文化的资金链问题终于暴露在了公众面前。

  奥园发展公开发公告称,公司面临银行债务需要偿还,怀疑前董事长刘波对公司套现,将其他债务转嫁给上市公司。



  至此,股价崩盘、股民陪葬。

  当奥园发展发布“特别风险提示”的时候,海南警方正以涉嫌信用证诈骗的罪名逮捕刘波。文件显示,1997年至1998年期间,刘波提供虚假的信用证单据和证明文件,骗取中国银行海南分行38.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3亿元)。

  不过2个月前,刘波就已经逃到日本去了。

  狡兔三窟、刘波的日本洗钱管道

  2003年春天,刘波写下“佛佑我等,共避一劫”。2003年9月,刘波逃亡日本,此后几年,有人称在日本见过他,但生活谈不上宽裕。刘波前半生的传奇,算是落下了帷幕。

  业内人士分析,刘波很有可能像很多市场上套利的人一样,把从银行借来的钱,股市圈来的钱,“洗”到海外去了。

  狡兔三窟,无非是为了避祸藏身。

  1998年,也就是刘波跟许晴的热恋,还未离婚的时期。刘波像是预感到资金链会断,早已为自己想好了退路。

  这一年,他在日本成立了企业集团日本株式会社,隶属在香港注册的诚成企业集团(中国)株式会社,法人正是刘波,办公地点座落于东京繁华地段之一——东京车站八重洲北口。

  知情人士透露,公司主要是做文化交流,规模不是很大,经营情况一般,勉强维持而已。

  

  沧海桑田

  2014年12月,国际刑警组织以涉嫌“信用证诈骗”,将刘波纳入红色通缉令名单。

  11月14日上午10时许,刘波在日本因心肌梗塞去世,享年53岁,不算年轻,也不是太老。

  不过世人提起他,唯一能让人记住的标签,还是“许晴前男友”。

  刘波的生前好友,土家野夫发文遥寄送,“他的传奇和绯闻以及诗,都随他十四年的流亡而去了”。

  很多人不知道,风光无限处,也是险象环生时。20年前,初见许晴的天之骄子刘波正是青年得意,那时他大概没有想到,自己会是这样的收梢。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3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