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有人 把歷屆金馬頒獎禮都看了一遍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文 | 獨孤島主


  作為幾乎可以說是華語世界最具公信力與包容度的電影獎項,金馬獎如今呈現在大眾面前的主流形象標志,是一尊奔騰的金馬。

  身處承平年代的觀眾可能已經忘記了,這個獎在1962年初創於台灣之時,取意來自金門、馬祖兩個地名,在兩岸關系劍拔弩張的時期,具有非常濃重的冷戰意識形態味道。


  

  實際上在更早的1957年,「台語片金馬獎」字眼已經出現在首屆「台語片電影展覽會」上,但該展覽會只辦了一屆便壽終正寢,因此現在約定俗成的「金馬獎」指的還是以更廣泛的華語電影范圍上的電影評選,當然在1990年代之前,基本限於台港兩地出品的電影。

  今天的觀眾若提起金馬獎,會條件反射一樣想到一年一度的頒獎盛典,與此對照鮮明的是,1978年以前,由於沒有提名評審機制,所有獲獎影片都在頒獎禮之前直接公布,隨在頒獎當日直接進行發獎儀式,整個過程完全缺乏競賽趣味。


  

  現在司空見慣的星光熠熠頒獎陣容、嘉賓的各色玩笑、主持的精彩串場及至頒獎前一刻營造出的緊張氣氛,在當年幾乎付之闕如。


  在今天可以看到的非常有限的歷史影像中,可以窺見早期金馬獎頒獎中濃厚的「長官化」色彩,獲獎者固然也是那個時代電影工業的佼佼者,但由於冷戰時代背景,獲獎的電影大多為符合官方意識形態或宣教性濃厚的作品,娛樂意味其實與嘉獎功效二位一體。

  

  早期金馬獎授獎畫面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7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