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人工智能危險來自於輸出的不確定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人工智能,從上世紀50年代到現在起起伏伏。我最早不喜歡神經網絡的原因是在於它的不確定性,即最後輸出的結果是不確定的,今天深度學習卷積神經網絡的不確定性依然存在。當時從哲學意義上來講它是一種革新,所以大家很喜歡,到2005年又開始興起,起因是說它好像又非常好,把結果推廣到一些人類的競賽上。其實在美國機器學習學術界依然是兩派,一部分還是看不起深度學習,今天宣傳深度學習更多是工業背景。很多領域都開始嘗試深度學習,包括我們實驗室也做了3-4年,因為所有觀點和意見都要和深度學習方法對比,調網絡調一個月,很多時候是要靠調試員的經驗,因為有不確定性。


  

  說人工智能是洪水猛獸,我更多的是從安全性角度來講。首先它的推動主體是企業,既然它具有不確定性,而且又是企業和資本來推動,我認為這對公眾安全存在問題,不透明,存在黑箱操作的空間。第二,它的技術本身,包括學界對深度學習排斥的一點在於不可解釋性,由於它本身來自於神經網絡,很多時候是靠窮盡局部的采樣特性和不明確的非線性,喪失了理論的簡潔和優美,如果科學的本意是告訴我們這個世界可以認知。相對我們原來竭盡心力,基於數學或者是幾何的原理解釋,理解明確的原因,最近我們兩三年一直在做的動機,現在從事的一些課題,就是希望確實能確認深度學習的可解釋性,同時嘗試從傳統的技術來演化深度機制,二者尋求共同性,單純從神經計算來似是而非的解釋,其實是不負責任的,知識應該是可追朔的,否則這種經驗是不可靠的,工具和方法必須要有原理來支撐!以前我們了解的傳統技術,在控制上都是有因果性來推動,我們希望能發展非常非常簡潔的算法。今天深度學習的算法不具有廣泛的一致性,從應用上,一個具有個性的深度學習算法,需要從小數據移植到大數據上去,也需要一套調試規則來闡述。



  


  今天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最大的推動力不在於算法,而是在於數據。其實現在這些大公司開源算法架構,只是為了占領人工智能的生態,這是商業策略。也就是說數據才是最後關鍵的因素。一個最後的結果,它的不確定性和不可操作性來源於數據,即使同一個數據不同的人操作也不一樣,這就帶來很大的問題:公共安全性,把這運用到生命醫療,現在都認為是最重要的應用,但這方面在美國就很謹慎。我們國家也在推動這方面,也引起關注,各種各樣的數據被共享、被采納。首先,它是把雙刃劍,這東西帶來的危害我覺得會更大。想想看,迄今我們人類一切技術的發展,都是以超越我們人自身的限制作為推動的。那這個大數據共享深度學習會走到哪裡去,所有的機器都會聯網,成為單方面龐大的力量,這個力量會決策我們每個人的命運。從倫理講,我不知道這將來會是什麼樣一種方式來決定我們個人的命運,因為我們原來所形成的知識是個人可認知和可掌握的,是科學性的,是自由且公平的,這是做研究的最大動力。

  今天說人臉識別在什麼數據集下到了99%,不停刷性能,學術思想變成了各種排列組合的途徑,這其實沒有任何意義,學術的意義在哪裡?首先,我們要認識這個世界,我們想讓自身更自由一些,如果只是為了得到最後的某個結果,其實長遠看沒有什麼太大價值。其次,要真實認識人工智能背後的基理所在,如果這個方式不解決,一旦壟斷在一些大公司手裡,現在跨國資本聯合,實際上來講是對我們個人的命運可能會很難。真實原因不在於機器,而是人性其實是不可靠的!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