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亚省无头尸: 乾隆式反腐:人头落地杀不住腐败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发生了乾隆皇帝时期反腐的最大一案,也就是“甘肃冒赈案”,这场大案之中有56个官员被杀,46个官员被发配边疆,所有的贪官的儿子只要有官职就要被罢免。


  

  乾隆重任贪官和珅,注定了反腐风暴的失败(图源:VCG)


  这场特大贪污案件的首犯,就是乾隆皇帝曾十分倚重的封疆大吏王亶望。

  王亶望,江苏巡抚王师之子,早年为举人。因捐资获得知县职务,授官云南武定知府。乾隆三十九年,王亶望调任甘肃布政使。作为掌管一省的民政、田赋、户籍的官员,王亶望,受命专门办理“收捐监粮”。

  “收捐监粮”本是一种临时措施,为解决粮食歉收问题,允许一些人通过捐粮换取监生资格,可享受与秀才同等的权利,是富商入仕的捷径。

  然而钱一多,是非就多。本来为了节省国库开支,然而那些聪明绝顶的官员很快发明一套挪用捐监粮的做法。

  王亶望上任伊始,便向乾隆皇帝保证,“随时随处,实心实力,务期颗粒均归实在”。实际上和以前的官员一样,把粮食折成银两,进行“监生”资格拍卖。他把捐纳的银两全部私分,从总督到州县官员人人有份。

  为了掩饰这一切,他向朝廷谎报旱情,填补窟窿。

  这一套方法行之有效,乾隆四十二年,王亶望带着他贪污的钱财擢升浙江巡抚,并风光的为乾隆第五次南巡接驾。

  意外的是,乾隆四十六年,大学士阿桂与尚书和珅前往甘肃平乱,提及甘肃连降大雨之时,乾隆怀疑甘肃官员谎报灾情,由此揭开了乾隆朝最大贪污案。


  乾隆对待贪腐是毫不容情的,他要让腐败者付出惨重的代价。为此,乾隆规定贪污可以追惩,即便腐败分子死了,也要追究责任,还要其子孙清退赃款。

  对这起案件的处理,乾隆延续了以往严惩的政策,此案陆续正法处决的前后共56人, 免死发遣者46人,其他判处徒刑、流刑,以及革职的更不烦细说了。

  乾隆皇帝希望这个大案能够起到对于贪官的震慑作用“俾触目警心。共知侵贪之吏。天理所不容。即国法所难宥”。

  可惜的是,负责查办这个案件的陈辉祖,竟然顶风作案,隐藏玉器,将贵重器物占为己有,贪污了赃物。


  乾隆顺着线索发现陈辉祖在任上还亏空仓谷银钱多达130余万,并且武备废弛,贻误地方,乾隆下旨“令其自尽”。

  然而,56颗人头没有刹住贪腐风。

  到了乾隆晚期,高层腐败、窝案串案层出不穷。随着乾隆在位时间越来越长,反腐行动不断推进,落马高官名单越拉越长,官场腐败却越发严重。乾隆掀起的反腐风暴,无一不以失败而告终。

  乾隆晚年承认:“各省督抚中廉洁自爱者不过十之二三,而防闲不峻者,亦恐不一而足。”

  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么严厉的反腐还腐败不止呢?

  和珅或许能告诉他答案。

  作为当时最大的贪官,乾隆能不知情吗?但是他选择了放任,并晋升他为吏部尚书。没有人愿意扳倒和珅,就算人证俱在,以乾隆对和珅宠爱程度,怕也是与贪腐的云贵总督李侍尧一样,在乾隆的授意下,免去死刑、戴罪立功。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73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