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移民故事: 在这个大使馆1个中国人感受的绝望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在国内的时候,我们总是抱怨官僚机构办事不力,弄一个证要跑遍大半个城,像集龙珠一样集齐各种章;


  以为西方国家就是天堂?错。在国外,官僚依旧是每个人咬牙切齿的对象。

  所有的地方都是长队,两层厚玻璃,办事人员冰冷的脸,以及办事不成的时候感到的那种深深的恼怒、焦虑、甚至绝望。


  为什么我们和国家机器的较量,总是如此让人恼火?

  我在牛津的朋友晓宇,在和德国大使馆对峙三回合之后,写了这么一篇文章。

  

  一

  连续三次,我五点半起床,登上牛津开往伦敦的列车,赶往德国大使馆解决签证问题。

  七点半,我准时到达伦敦,和通勤的上班族一起迈进公交,昏昏沉沉地经过大理石拱门,海德公园和希尔顿酒店。下车后,还需快步二十分钟,这样勉强能在约定的时间达到使馆。

  德国人只开放早上 8 点到 10 点的时段,且没有英国人允许五分钟迟到的宽容。

  我不能直接进入使馆。所有赴约的人在大门对面的人行道排队,由安保人员招呼依次进门。


  

  安保人员是印度裔。事实上,使馆所有的安保人员都是印度裔。站在门外,控制人流的印度小哥裹得十分严实。「Next, please!」 他每隔一分钟的宣言喘出白气。头顶上方,有两盏橘红色的取暖灯。

  过了安检,锁上随身的手机,就正式进入德国的国家空间。唯一的电子屏幕上显示排号信息和滚动新闻。无声的新闻每隔三分钟重复一次,直到下一次更新。这像是中转飞机时漫长的等待,我没有耐心等它更新。


  剥夺了电子产品后,剩下的是老人的咳嗽声和小孩的哭闹。总有一群孩子,在等待解决他们的身份认同问题。德国大使馆的建筑喜欢用玻璃,在北京也是;你抬头就能看到他们在二楼的办公室间穿行。

  但这一层玻璃很厚,厚到我需要借助麦克风才能听到那边人说话。到我了,柜台那边的人同我用英文交流。

  「你有这个文件的公证吗?」 她问。

  「公证?我有德国签发的版本。」 我从窗口下递过去。

  她看了一眼,「不行,我们还需要你英国版本的公证。」

  「德国签发的时候不已经认证英国的了?要不然怎么签发?」

  「不行,我们还需要你英国版本的公证。不能证明英国版本的真假。」她头也没抬,把话重复了一遍。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已经有 3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共有 3 人参与评论    (其它新闻评论)
    评论1 游客 [四.所.西.命] 2017-03-04 14:32
    切,那是没去过某领馆,要啥不告诉你,就说帮不上忙
    上一页1下一页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24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2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