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关税: 川普画饼全民发2000美元"关税红包",但预算说不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在支持率下滑、共和党于地方选举中接连受挫之际,美国总统特朗普(专题)再度提出一项引人注目的计划:利用关税收入向美国人发放2000美元的“分红”。


特朗普说明道,这一计划不覆盖“高收入”美国人。他还特别强调:“反对关税的人都是傻瓜!”

这一承诺迅速引发广泛关注与质疑。11月10日,美国联邦预算责任委员会(CRFB)在一份分析报告中表示,若该计划真的实施,所造成的财政损失可能达到关税收入的两倍以上。报告强调,关税收入本身远不足以支撑如此大规模的分红支出,反而可能加剧美国本已严峻的财政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特朗普今年内第二次提出类似主张。早在7月,他就曾表示政府正考虑利用任内征收的数十亿美元关税向民众发放小额退款。

在这一政策提议背后,是特朗普对其公众形象的深切关注。英国新宏睿投资管理公司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夏宇宸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特朗普并不忌惮其他东西,他在意的是自己在美国民众心中的形象。他的权力根基,很大程度上建立于其所展示的强有力姿态。”

最新民调数据显示,特朗普当前面临的舆论环境并不乐观。根据民调机构YouGov的数据,他的净支持率已跌至-18%,较第一任期任内最低点还低三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民主党本月在纽约(专题)、弗吉尼亚、新泽西(专题)和加利福尼亚州的地方选举中接连取得胜利,这一政治态势更为特朗普政府增添了压力。

分红怎么发、够不够发

根据美国法律,通常情况下,此类款项发放或刺激性支出需通过税法体系实施,这意味着国会必须通过新的立法授权财政部发放支票。例如,疫情期间实施的三轮刺激支票均经由国会授权,并由特朗普和拜登两位总统签署成法。

11月9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回应关税分配相关问题时表示,虽然征收关税在初期确实能为政府带来一波可观的财政收入,但其长期目标是通过将制造业带回美国,实现贸易再平衡。

贝森特还表示,他暂未在分红这件事上与特朗普“直接交流”,但这笔款项可能“以多种形式和方式实现”,例如“在总统议程中已提出的减税措施,包括对小费收入、加班收入、社会保障收入免税,以及汽车贷款税收扣除等”。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国会通过了特朗普政府力推的税收与支出法案《大而美法案》。该法案对税法作出重大修订,并引入诸如取消部分小费与加班收入税收等新减免措施,但其中并未包含任何面向纳税人的返款或分红安排。

根据CRFB的估算,若向所有美国人一次性发放2000美元分红,覆盖范围与疫情期间的支付标准一致,涵盖成人与儿童,那么联邦政府每年将面临约6000亿美元的支出压力。而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在截至9月30日的财年中,联邦关税收入仅为1950亿美元。这意味着巨大的收支赤字。

美国税务基金会联邦税务政策副总裁约克(Erica York)进一步测算称,即使将发放对象限定为美国约1.5亿年收入低于10万美元的成年人,总额仍将高达约3000亿美元。她称,问题在于新关税带来的收入“远不足以支撑这一计划”。


此外,历史经验表明,大规模发放现金可能引发通胀风险。疫情期间的刺激支票曾推动美国通胀率在2022年达到四十年来的最高点。

约克警告称,若再次向几乎每个家庭发放关税支票,可能在刺激商品和服务需求的同时未能相应增加供给,从而再度推高通货膨胀。她表示,关税分红“将成为助推通胀而非抑制通胀的因素”,并强调上一轮刺激支票可能使通胀上升了1至3个百分点。

“尽管规模较小,但通过增加民众可支配收入,这类支出仍会扩大预算赤字。”她补充道。

美国财政难题

当前,美国正面临严峻的财政挑战。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2025财年的联邦预算赤字高达1.8万亿美元。同时,自9月30日以来,由于两党未能就临时拨款法案协商一致,美联邦政府进入了史上最长的“停摆”期。

CRFB在分析中写道:“若每年实施关税分红,十年内赤字将增加6万亿美元”,这一数字约为同期特朗普关税措施预期收入的两倍。为增强数据可比性,CRFB还模拟了“收支平衡”情境,即分红金额与实际关税收入相匹配。结果显示,在这种情况下,分红可能从2027年起每两年才能发放一次。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77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