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溫金牌地產經紀—張毅,專業誠實可靠! Queenie Zhao—溫哥華地產經紀,誠信至上,周到服務!
 

莫讓農民進城的“後院”著火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城鎮化,是我們這個時代當下發生著的對國人影響最為深遠的一項跨地域、永久性生活變革。在城鎮化進程中,一直以來,我們多關注農民如何進城,而對於農民如何在村生活,關注不多,但問題在於,正如賀雪峰教授所言,中國經濟的發展極在城市,可是穩定器卻在農村,一旦農村這一“後院”著了火,或在不恰當的時候人為地瓦解了農村生產生活體系,那城鎮化一定是走不穩、走不好的,農民失去了退路,中國也便沒有了出路。因此,農民進城的這個“後院”,尤其值得我們小心呵護和妥善處置,在此之前,理解並探究其內在機理,便成為基礎性、前提性工作。

  春節之前,筆者及所在華中村治研究團隊曾到寧夏平羅縣做駐村調研,發現當地近五年內城鎮化速度提升尤其快,目前已達到70%左右。據悉,平羅縣人口總計30萬不到,五年之前,城市人口9萬人,農村人口20萬,五年之後,城市人口已近20萬,在村者,多為不必進城的老人和條件較差而實在無力購房的困難群體。期間,我們隨機走訪的一個普通村莊,邵家橋村5隊,全隊人口原有60/70戶,可現在在村生活者不足十戶,可見當地城鎮化速度之快、規模之大。反觀筆者豫南家鄉,農民進城景觀則有所不同。現結合筆者日常駐村調研及回鄉觀察,簡單談一談農民進城的愛與恨。

  農民進城,為什麼?


  農民進城,具有廣泛的內生性需求,是集婚姻、教育、工作、生活四位於一體的生活選擇。據悉,目前,當地婚姻市場中,進城買房結婚和“一包蔥”(指男方家庭用金錢包辦彩禮、三金、衣服等結婚所需)已成為剛需,不禁有村民感歎道:“平羅有房子,對象有得談;沒有房子,對象都沒得談!沒有房子,現在根本不可能找到對象!”此外,當地近些年撤點並校政策的影響也日漸顯現,以頭閘鎮為例,全鎮12個行政村、1個新建社區,目前只保留了鎮上一所九年制義務教育學校,很多農村孩子上學非常不方便,怎麼辦呢?於是就有大批農村家長選擇進城買房,用他們的話說就是“只是圖個環境”。


  再就是08年金融危機之後,當地依托其便利的交通區位和豐富的礦藏資源,充分利用承接中東部產業轉移之利,縣域經濟空前發展,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當地農民進城步伐加快,在城工作,就會產生在城生活的內生需求,於是,為了工作而買房,也成為當地購房潮中的重要因素。此外,平羅地處西北,天幹地燥,冬季漫長而寒冷,在村生活,取暖就是個大問題,以一四口之家為例,每年冬季需要用煤5噸左右,一噸400元,一個冬季下來就需要2000元,不僅費錢,關鍵還不衛生,於是,進城購房,選擇集中供暖、衛生取暖,便成為村民的共同選擇。如上所述,也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而言,當地農民進城,是在農民內生需求驅動下、集婚戀、教育、工作和生活四位於一體的生活選擇。

  當地農民進城,是在當地政府土地、教育、信貸等政策的綜合引導下進行的短時間、大規模進城運動,就像一陣風一樣,翻動著村民的每一根毛細血管。據悉,當地農民進城,主要發生在2010年之後,2013、2014年達到高潮,從去年開始,已有部分村民選擇進而復返,甚至部分村民開始“租房種地”。這裡,值得注意的有兩點:


  一是當地農民進城的節奏,和當地縣域經濟的發展波動、當地地方政府政策高度契合。

  2010年,依托交通和資源優勢,憑借中東部產業轉移東風,當地縣域經濟進入高速發展期,因此,當地縣域經濟產業格局中,資源型企業分量極重,也就是我們在村中常聽村民提及的“兒子在大地鐵合金廠工作”,在此期間,地方政府鼓勵村民進行土地流轉,並支持大戶進村開展規模經營,以每畝50元或30元的補貼進行扶持,與此同時,也動員鄉村組幹部幫助大戶進行土地流轉,土地流轉之後,村民自然要外出打工,此時又恰好縣域經濟發展提供了工作崗位,村民本身有對城市生活的向往和城市教育的需求,可謂各得其所、兩全其美。可好景不長,2014年,全國煤炭市場開始回落,加之資源型工廠開始進行技術升級換代,原先一個鍋爐需要二三十人,現在只需要四五個人即可,那失業的村民怎麼辦呢?問題恰恰在於,當地縣域經濟中,其他行業發展又非常有限,無法為進城農民提供穩定、有保障且可持續的工作崗位。這時,農民開始進而復返,有些村民就問大戶把流轉的土地要回來自己耕種,有些村民在自家承包地基礎上適度擴大經營規模,並輔以牛羊等養殖,打造豐富的庭院經濟實踐,以此來對抗來自城市和市場的風險,典型代表即是正閘村5隊張家莊的一張姓村民,今年50多歲,前些年把土地流轉給本村大戶,今年進城打工困難,據其自述,“出去廠裡不要,半年沒掙錢,回來了!”於是便把自家10多畝的承包地要回來自己耕種,在他看來,種地雖說辛苦,但不用出去打工了,有保障,多少有些收入。此外,鎮上一位經常和村民打交道且經營農資20多年包地大戶吳學軍,一語道破這一群體的困境: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加西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