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搜索:  

 論壇通告:  請不要上傳第三方有版權的照片,請尊重版權,謝謝   轉載新聞請務必注明出處,這些媒體請不要轉,謝謝   批評商家需要注意  
 個人空間: NotmeL8 | 羅蓬特機器人 | XY | 顧曉軍 | 豬頭看世界 | 白龍王許道長 | 一襲絳襦落鵬城,疑似玄女下九天 | 格局 | 五木森林 | 呂洪來的個人空間 | lxls | 客觀中立而實事求是,唯服理據而杜絕辱罵 | 花隨風 | 靜觀雲卷雲舒 | 逸言堂 | 大溫房產和地產研究 | 我的退休生活 | 禪人俗事 | 湖裡湖塗 | 天涯逐夢
 最新求助: 請問誰知道哪裡有賣理發的電動推子?   忽然有個疑問:戰爭時期,加拿大拿PR卡未入籍的永久居民會被強制服兵役嗎?   這個銀條   如何修改會員名?
 論壇轉跳:
     發帖回帖獲取加西鎊, 兌換精彩禮物

論壇首頁 -> 菩提樹下

《正見:佛陀的證悟》(完整版) (發表於13年前)

分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回復主題  圖片幻燈展示  增添帖子到書簽中  給帖子中的發貼者批量贈送獻花或者花籃    |##| -> |=|        發表新主題
閱讀上一個主題 :: 閱讀下一個主題  
作者 正文
四維
(只看此人)




文章 時間: 2011-7-19 16:56 引用回復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著

姚仁喜 譯


一切和合事物皆無常

一切情緒皆苦

一切事物皆無自性

涅槃超越概念



獻給印度王子,淨飯王之子

若不是因為他

至今我還不明了我是一個飄泊的人。


 
花籃
分享
_________________
夢幻泡影


上一次由四維於2011-7-19 17:29修改,總共修改了1次
樓主 | 電梯直達
閱讀會員資料 發送站內短信 主題 User photo gallery 禮物  
四維
(只看此人)




文章 時間: 2011-7-19 16:57 引用回復
譯者序


作為一個中文讀者,我要在此向宗薩蔣楊欽哲仁波切致上最大的感恩。仁波切這本大家期盼多年的著作,他一直計劃要讓中文版與英文版同時問世。事實上,我知道仁波切在寫這本書的時候,一直把中國讀者放在心上,特別寫了不同的內容。因為如此,中文版與英文版不盡相同。

能為宗薩蔣楊欽哲仁波切翻譯他的新書,這是極大的榮幸。然而,仁波切看似簡單的文字,卻包含了深入淺出的層層奧義。仁波切下筆行雲流水,詼諧幽默,又字字珠璣。反復研讀,更體會仁波切的用心良苦。在輕快的字句後面,充滿了引導我們這些無明眾生脫離輪回的佛菩薩的大悲大願。

如同仁波切所說的,他要以最簡單的語言,來說明佛教最核心的四法印見地,因此,中文的翻譯也盡量采取日常而單純的詞匯。在本書中,“emotion”譯為“情緒”而不是傳統的“煩惱”;而“compounded” 一詞則譯為“和合”;同時,在提到四法印時,仁波切在不同的地方用了不同的說法,包括“four truths”、“four seals”及“four views”。 中文則依序翻譯成“四真諦”、“四法印”以及“四見地”而不加以統一。四法印第一次出現在書中時,除了白話翻譯之外,我選擇了一種傳統的說法附在旁邊,以供比較參考。其中,對第二法印在傳統上有比較多的詮釋,包括“諸行無常”、“有為皆苦”、“諸受皆苦”等等。我還選用了“諸漏皆苦”一詞,與仁波切在後記中所敘述的藏文“zag bcas”之意較為接近。

我才疏學淺,在翻譯的過程中,雖然歷經多次修改,還是一再地發現疏漏或尚待改善之處。尤其是每次再讀英文原稿,總又發覺新意。然而,我也愈翻譯愈焦慮,深恐中譯本無法完全傳達仁波切之原意。然而,我也愈翻譯愈感激仁波切,多次反復的閱讀,讓我對如何才是佛教徒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我要感謝項慧齡,廖敏仁兩位共修,在翻譯期間協助我完成部分初稿,感謝田瑾小姐中文輸入的辛勞,更要感謝許功化(Florence Koh)以及司待朗覺(C.C.Szeto)在百忙之中,不厭其煩地為我作修改及建議,以及出版社編輯林雲小姐的校正。當然,所有的錯誤,都是凡於我個人的無知所造成。

謹以此翻譯的功德,回向給我在三十年前今天往生的母親,以及一切如母眾生。

願所有的近乎佛教徒,讀過此書,都成為完全佛教徒。



姚仁喜

2006年新春初六
 
花籃
分享
_________________
夢幻泡影
沙發 | 返回頂端
閱讀會員資料 發送站內短信 主題 User photo gallery 禮物  
四維
(只看此人)



文章 時間: 2011-7-19 16:57 引用回復
自序 又是一本介紹佛教的書


有一回,在橫越大西洋的飛機上,我坐在中間排的中央,鄰座那位具有同情心的先生想要表示友好。看到我剃的頭和穿的藏紅袍子,他猜測我是個佛教徒。當機上開始供應餐點時,這位仁兄主動地提出幫我要素食。他想象我是個佛教徒,應該不吃葷。這是我們閒聊的開頭。這趟飛行相當長,為了免於無聊,於是我們討論了佛教。

多年以來,我漸漸了解人們常常將佛教或佛教徒與祥和、禪定和非暴力聯在一起。事實上,很多人似乎認為黃色或紅色袍子加上平和的笑容,就是佛教徒的全部。身為一個狂熱佛教徒的我,應該對這種名聲感到自豪,特別是非暴力這一項。因為在今天這個戰爭與暴力,尤其是宗教暴力的年代,這是非常稀有的。在人類的歷史上,宗教似乎是殘暴的根源。甚至在今天,宗教極端分子的暴力充斥著新聞。然而我應該可以很有信心地說,到目前為止,我們佛教徒沒有令自己汗顏,暴力從未在佛教的傳揚中扮演過任何角色。然而,身為一個受訓練成的佛教徒,對於佛教只是被聯想成素食主義、非暴力、祥和、禪坐等,還是感到有點不滿足。悉達多太子,舍棄了宮廷生活所有的舒適與豪華,出發去尋求證悟時,所追求的一定不只是消極性和灌木叢而已。

佛教雖然在要義上很簡單,卻不容易很單純地解說。它幾乎是難以想象的復雜、廣大、而且深遠。雖然它既非宗教也非神學的,卻又很難讓它聽起來不理論化或不宗教化。而佛教傳播到世界各地,受到種種文化習俗的影響,更讓它變得復雜而難以破解。諸如香、鈴、彩色帽冠等宗教性的飾物固然可以引起人們的興趣,但同時也可能成為障礙。

有時候,由於悉達多的教法沒有如我所願地風行而引發的挫折感,或有時候出於自己的野心,我會想象一些改革佛教的主意,想把它變得更單純、更直接了當、更清教徒式。以歪理歧見來想象(如同我有時會做的),將佛教簡化成定性、定量的修行,諸如每日禪坐三回,堅持穿著某種服裝,堅信某種意識形態信念,譬如“全世界的人都應該轉信佛教”。如果我們能許諾這種修行會帶來立即、實際的結果,我想世界上就會有更多的佛教徒。然而,當我從這種幻想醒過來(鮮少發生在我身上),清醒的心會警告我,一個充滿了自稱佛教徒的世界,不見得會是一個更好的世界。

許多人誤以為佛陀是佛教的“神”,甚至在一般認為的佛教國家,如韓國、日本、不丹等,對佛陀和佛教都有這種神化的看法。難怪局外人會認為佛教徒就是追隨這位外在的、稱為佛陀的人。然而佛陀本人曾說,我們不應該崇拜個人,而應崇拜此人所教導的智慧。類似的,有許多人也同樣的先入為主,認為轉世、業報是佛教最重要的信念。另外還有許多這類粗略的誤解。舉例而言,藏傳佛教有時被稱為“喇嘛教”,而禪宗在某些狀況下甚至被認為不是佛教。有些略懂一點,卻還是被誤導的人,會用諸如“空性”或“涅磐”等字眼,卻不了解其真義。

如同我機艙座伴一般,當話匣子打開,非佛教徒也許會不經意地問道:”如何才是佛教徒?”,這是一個最不容易回答的一個問題。如果問者真正有興趣,那麼完整的回答就不能在晚餐的閒聊中完成,而太過概括性的答案又會導致誤解。假設你要給他們正確的回答,那麼答案就會直指佛教二千五百年傳統的基礎:

如果一個人接受下列四項真理,他就是佛教徒:

一切和合事物皆無常(諸行無常)

一切情緒皆苦(諸漏皆苦)

一切事物皆無自性(諸法無我)

涅磐超越概念(涅磐寂靜)

這四句佛陀宣說的話,稱為“四法印”。“印”在此處意指確定真實性之印記。雖然一般認為這四法印包含了佛教的一切,但在絕大多數的狀況下,這種回答通常會沖淡了興頭,無法引起更多的趣味。話題也就轉變,而結束了這個題目。

四法印的意旨,原本就是要讓人直接了解,而非隱喻性或神秘性的。它不應該像餐後幸運餅幹裡的字條一樣,看看就算了。然而法印也不是教令或聖誡。稍作思惟,也許大家就能看出來,其中沒有任何道德性或儀式性的內容,也沒有提到善或惡的行為。它們是根據智慧而來的世俗(非宗教)真理,而佛教徒最關注的就是智慧。道德和倫理是次要的,偶爾抽一兩口煙或一點點風流,不表示你就不能成為佛教徒。但這並不是說我們就被允許去做邪惡或不道德的事。

廣泛地說,智慧來自佛教徒所謂具有“正見”的心。但一個人甚至不需要自認為是佛教徒,就能具有正見。究竟而言,是這個”見”決定了我們的動機和行為。也就是見,在佛教的道路上指引我們。如果我們能在四法印之上再發展善行,會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佛教徒。但什麼令你不是佛教徒呢?

如果你認為,並非一切和合或造作的事物都是無常,你認為有某些基本的元素或概念是恒常的,那麼你就不是佛教徒。

如果你不能接受一切情緒都是痛苦的,如果你相信實在有某些情緒是純然愉悅的,那麼你就不是佛教徒。

如果你不能接受一切現象都是如幻而性空的,如果你相信有某些事物確實本具自性而存在,那麼你就不是佛教徒。

如果你認為證悟存在於時間、空間及能力的場域之內,那麼你就不是佛教徒。

那麼,什麼令你是佛教徒呢?你也許不是生長在一個佛教的國度,或出生在一個佛教家庭,你也許不穿僧袍或剃光頭,你也許吃肉而且崇拜饒舌歌手Eminem或性感名模Paris Hilton,這不表示你不能是佛教徒。要成為一位佛教徒,你必須接受一切和合現象都是無常,一切情緒都是痛苦,一切事物無自性,以及證悟是超越概念的。

當然你不需要隨時隨地、不停地專注於這四項真理。但它們應該常存於你的心中。就好像你不需要隨處都憶起自己的姓名,但當有人問起來,你馬上就記得,完全不會猶疑。任何接受這四法印的人,即使沒有接受過佛陀的教法,甚至從未聽聞釋迦牟尼佛的名字,也可以與佛同道。

然而,當我試圖將所有這些為飛機上鄰座的人解釋時,我開始聽到輕微的鼾聲,原來他已沉沉入睡。顯然我們的談話沒有能夠為他解悶。

我寫這本書的目的,不是要說服大家都去追隨釋迦牟尼佛,成為佛教徒,修習佛法;我有意地不談禪坐的技巧、修行或咒語。我主要的目的是要指出佛教與其它見地不同的獨特部分。這位印度王子,到底說了什麼,能贏得世人如此的尊敬與景仰,甚至包括如愛因斯坦等現代懷疑論科學家們都如此?他到底說了什麼,能感動成千上萬的朝聖者,從西藏一路跪拜到菩提迦耶(Bodhgaya)?佛教與世界上其它的宗教有什麼不同?我相信四法印提供了答案的精髓,而我在此試圖將這些艱深的概念,以我所知最簡單的語言來說明。

悉達多的重點是要直探問題的根源。佛教是不受文化所限制的。它的利益不局限於某個特定的社會,它與政府或政治完全無關。悉達多對學術論述和科學論證沒有興趣,地球到底是圓的還是扁的,他也不關心。他關切的是另外一種實際性,他想直探痛苦之源。我希望可以讓大家了解,他的教法不是讓你讀完後放回書架上的哲學巨著,而是每一個人都能修持的既可行、又合理的見地。為了這個目的,我嘗試用各類人的各種角度,包括從墜入情網,乃至文明誕生的例子來說明。雖然這些例子和悉達多所用的不同,但它所傳達的訊息是相同的,因為悉達多所說的一切,至今仍然顛撲不破。

然而悉達多也說過,不要不經分析就相信他的話語。因此,像我如此平凡的人,更需要被仔細地審視。我邀請大家分析、思量你即將讀到的內容。


宗薩蔣楊欽哲仁波切
 
花籃
分享
_________________
夢幻泡影


上一次由四維於2011-7-19 17:02修改,總共修改了1次
板凳 | 返回頂端
閱讀會員資料 發送站內短信 主題 User photo gallery 禮物  
四維
(只看此人)



文章 時間: 2011-7-19 16:58 引用回復
第一章 造作與無常



佛陀不是天上的神。他是個凡人。但他又不太平凡,因為他是一位太子。他的名字叫悉達多·喬達摩,他享有優裕的生活,在迦毗羅衛國有美麗的宮殿、鍾愛的妻兒、敬愛的雙親、忠心的臣民、孔雀悠游的蒼翠花園、還一群才華出眾的宮女隨侍在側。他的父親-淨飯王,盡全力要他在宮牆之內不虞匱乏,並且讓他的一切需要都能得到滿足。因為當悉達多還在襁褓時,一位占星家曾預言,太子將來可能會選擇作為一名隱士。但是淨飯王決心要讓悉達多繼承王位。宮中的生活豪華、安全而且相當的平靜,悉達多從不與家人起爭執。事實上,他關懷家人,而且深愛他們。除了偶爾與堂弟有一些緊張的關系之外,悉達多和每個人相處得都很好。

當悉達多漸漸長大成人,他對自己的國土以及外面的世界開始好奇起來。淨飯王拗不過太子多次的懇求,答應讓他到宮外出游。但他嚴令太子的車夫-迦那,只能讓太子看到美好的事物。悉達多確實盡情享受了沿途的山光水色和自然豐沛的大地。但就在回家的路上,他們兩人遇到一個在路邊呻吟的鄉下人,被極大的痛苦所折磨。悉達多功一輩子都被子魁梧的侍衛和健康的宮女所圍繞,聽見呻吟的聲音,見到受病苦折磨的軀體,對他來說是一大沖擊。目睹了人身的脆弱,在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帶著沉重的心情回到皇宮。

隨著時光流逝,太子好像又回復了平常,但是他渴望著再度出游。淨飯王再一次勉為其難地答應了他的請求。這一回,悉達多看到了一位齒牙脫落、老態龍鍾的婦人,步履蹣跚、踽踽獨行。他立刻叫迦那停車,他問迦那:“為什麼她這樣子走路?”
迦那說:“主人,因為她老了。”
“什麼是老?”悉達多問。
“她身體各部分,經長期使用都已經損耗了。”迦那回答他。

悉達多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於是下令迦那掉頭回宮。

如今悉達多的好奇心再也無法平息,他想知道外面到底還有些什麼,於是和車夫第三次出游。這一回他同樣欣賞了沿途美麗的風景,盡覽青山綠水。但是在回程的時候,他看到四個人抬著一個屍架,上面平躺著毫無生氣的軀體。悉達多一生中從來沒有看過這樣的東西。迦那向他解釋個看來羸弱的軀體,事實上已經死亡。

悉達多問迦那:“其他人也會死嗎?”

迦那回答:“是的,主人,每個人都會死。”

“我父王、甚至我的兒子也會嗎?”

“是的,每一個都會。不論你是富裕或者貧窮,種性高貴或低賤,都無法避免死亡。這是生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最終命運。”

* * *

第一次聽到悉達開始邁向證悟的故事,我們可能認為實在是太天真了。聽到一位將要領導整個國家的太子,問出這麼簡單的問題,似乎很奇怪。但其實我們才是真正幼稚的人。在這個資訊時代,斬首、斗牛、血腥謀殺等衰壞與死亡的影像環繞著我們。這些影像環繞著我們。這些影像非但沒有提醒我們最終的命運,反而被拿來作為娛樂和獲取利潤之用。死亡早已成為一種消費產品。我們大多數人並不去深思死亡的本質。我們不去承認自身與環境都是由不穩定的元素所組成,只須要一點小刺激就會分崩離析。我們當然都知道終有一天會死亡,但是除非是被診斷罹患絕症,大部分的人都自認暫時不會有危險。偶爾想到死亡的時候,所思索卻是“我會得到多少遺產?”或者“我的骨灰要灑在什麼地方?”諸如此類的事。從這個觀點來說,我們才是太天真了。

* * *

第三次出游回來後,悉達多對於自己無力保護他的子民、父母,以及最摯愛的妻子耶輸陀羅、兒子羅侯羅免於必然的死亡,感到極度的沮喪。對治貧窮、饑餓、無家可歸等苦難他有辦法,便是對年老與死亡,他卻束手無策。
日以繼夜地沉思著這些問題,悉達多試圖和他的父親討論死亡。對國王而言,這是個理論上兩難的問題,他實在不懂太子為何如此耿耿於懷。淨飯王愈來愈擔心預言成真,說不定他的兒子真會放下繼承王位,選擇苦行之路。不管有沒有預言,在那個時代,有權勢財富的印度教徒變成苦行僧並不乏其例。淨飯王表面上想盡辦法來消除悉達多的執著,但是內心裡,他並沒有忘記那個預言。

然而對太子而言,這並不是短暫的憂傷情緒而已。悉達多完全沉陷其中。為了防止太子愈陷愈深,淨飯王不准他再次離開王宮,並私下指示宮中侍衛監視他。就象任何一個擔心兒子的父親會做的,他也盡其所能不讓太子看到任何死亡和衰壞的跡象。
 
花籃
分享
_________________
夢幻泡影


上一次由四維於2011-7-19 17:02修改,總共修改了1次
地板 | 返回頂端
閱讀會員資料 發送站內短信 主題 User photo gallery 禮物  
四維
(只看此人)



文章 時間: 2011-7-19 17:00 引用回復
嬰兒搖鼓及其他分心物


我們在很多地方和淨飯王一樣。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會不由自主的讓自己和他人避開真相。我們對衰朽的征象已經產生了免疫力。我們告訴自己“不要老想著這些事”,並且用正面的方式來鼓勵自己。我們在生日派對吹熄蠟燭來慶生,而事實上熄滅的蠟燭應該用來提醒自己,離死亡又縮短了一年。我們以煙火與香檳慶祝新年,只讓自己忘掉舊的一年永不復返,新的一年難以預料的事實。然而,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

當這個“任何事情”令不滿意的時候,我們就會故意轉移注意力,如同母親用玩具和小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一樣。如果心情不好,我們就會去逛街,上館子或看電影。我們編織夢想,瞄准終生成就,諸如海邊別墅、徽章、獎座、提早退休、名車、好朋友,好家人、好名聲,最好還有上金氏世界紀錄。到了晚年我們還有個忠誠的伴侶一起坐豪華游輪旅行,或養純種貴賓狗。雜志和電視介紹並強化這種快樂和成功的模范讓人們去追求,不斷地創造新的幻相來引誘我們。這些所謂成功的觀念,就是我們大人的嬰兒搖鼓。

不論是念頭或是行為,我們在一天當中所做的任何事情,幾乎沒有一樣顯示我們覺知生命是多麼的脆弱。我們浪費時間在影城等候一部爛電影開演,或急著趕回家去看電視現場節目。當我們坐著看廣告、等待……,此生的光陰就逐漸消逝了。

* * *

對悉達多而言,僅只一瞥老死的景象,就在他心中生起了追求真理全貌的渴望。第三次出游之後,他好幾次試圖獨自出宮,但都沒有成功。在一個不尋常的夜晚,一個神秘的咒語席卷了整個皇宮,除了悉達多以外,每個人都被制伏了。他在殿中徘徊,發現從淨飯王到最低下的仆人,個個都睡得不省人事。佛教徒相信這場集體的昏睡,是所有人類共同積累的功德結果,因為這個決定性的事件,造就了一位偉人的誕生。

由於不再需要取悅王宮貴族,宮女們睡到張打鼾、四肢橫陳,戴著珠寶的手指浸在咖哩醬中。她們狀若殘花,風華盡失。悉達多並沒有像我們一樣忙著讓一切恢復原狀,反而由於這樣的景象,更加強了他的決心。她們美貌的消逝,正是世事無常的明證。在眾人沉睡之際,太子終能不被監視而離開王宮。他看了耶輸陀羅和羅候羅最後一眼,便悄然地消失在深深的夜裡了。

* * *

在很多地方我們也和悉達多一樣。我們有自己的宮殿----不論是貧民區的單身公寓、郊區的雙層別墅或在巴黎的頂層樓閣。我們也有各自的耶輸陀羅和羅候羅。我們也許不是擁有孔雀的王子,但我們有事業、寵物貓咪和數不盡的責任在身。所有的事情老是出狀況。家電壞了,鄰居吵架、天花板漏水。親愛的人死了;或是他們早上醒來之前,下巴和悉達多的宮女一樣松垮,看起來就像死了一般。也許他們聞起來有積濁的煙味、或昨晚的大蒜味。他們嘮叨不停、而且是張著嘴嚼食物。但我們還是心甘情願地困在那裡,不試圖逃開。或者,我們終於會忍無可忍,心想:“我受夠了!”,然後結束一段關系,卻又再找另一個人重新來過一遍。我們對這樣周而復始的循環從不厭卷,因為我們期待而且相信,有個無瑕的靈魂伴侶或者完美的香格裡拉正在某處等著我們。面對著每天令人懊惱的事,我們自然的反應就是認為我們可以把它們弄對,這一切都能修理,牙齒是可以刷的,我們可以感到完滿。也許我們還會認為,總有一天,我們會從生命中的課題中學會圓滿。我們期望自己變成像星際大戰電影中的智慧長者Yoda一樣,卻不知圓熟只是衰朽的另一個面向。潛意識中,我們期待自己會到達不再需要修理任何東西的境界。總有一天,我們會“從此過著快樂的生活”。我們深信“解決”的概念。好像我們所有經歷的一切,到這一刻止的生命,都只是在彩排。盛大的演出還沒有開始。

對大多數的人來說,這種永無休止的處理、重新安排以及更新版本,就是“生活”的定義。事實上,我們是在等待生命開始。如果有人逼問,大部分的人都會承認自己是為了某種美好的將來而努力,譬如在緬因州肯尼邦克港的木屋。或哥斯達黎加的小屋中安享退休生活。或者有人夢想在中國山水畫般的理想山林裡,在瀑布和鯉魚池畔的茶亭中,禪思靜坐安享晚年。

我們往往也會這麼想:當我們死後,世界依然存在。同樣的太陽會繼續照常大地,同樣的星球會繼續轉動,因為我們認為開天辟地以來,它們一直都是如此。我們的孩子會繼承這個地球。這都顯示出我們對於不斷流轉的世間和一切現象是多麼無知。我們可能會注意到雲在動,指甲在長,但事實上一切都在變動。孩子們不見得比父母長壽,而且他們也不見得依照我們的理想生活。小時候乖巧又可愛的小寶貝,長大後可能會變成吸毒的惡棍,還帶種式各樣的情人回家。你也許會想:這實在不像是我的兒子,但他確實就是。他們毫不在乎地浪費掉你畢生的積蓄,就象人們拿蜜蜂辛苦采集的蜂蜜來泡茶,還覺得理所當然一般。最古板的父母可能會生出最炫目的同性戀小孩,而最散漫的嬉皮卻養新保守派的孩子。可是我們還是執著於家庭的典型。夢想著我們的血統、臉型輪廓、姓氏及傳統都能由子孫留傳下去。
 
花籃
分享
_________________
夢幻泡影


上一次由四維於2011-7-19 17:02修改,總共修改了1次
5 樓 | 返回頂端
閱讀會員資料 發送站內短信 主題 User photo gallery 禮物  
四維
(只看此人)



文章 時間: 2011-7-19 17:00 引用回復
追尋真理可能像個壞事


重要的是,我們要了解太子並不是舍棄他的世間責任。他不是因為逃避兵役而加入有機農場,或者去追尋浪漫的美夢。他身為一家之主,決心犧牲安逸,離家遠行,為的是讓家人獲得最需要、最珍貴的東西,即使他們並不了解。我們很難想象隔天早上淨飯王是多麼悲傷與失望。這種心情類似一些現代的父母,發現他們的青少年孩子,學習六O年代的嬉皮式花童(許多來自安逸富裕的家庭),跑到加德滿都或伊比沙島去追求理想中的烏托邦。但悉達多不是用穿喇叭褲、臉上穿洞、染紫頭發、身體刺青的方式,而是以脫下太子的華服來顛覆傳統。褪去了種種象征教養貴族的外物,披上下一塊破布,他成了一名游方的托缽行者。

我們的社會,會期待悉達多留在宮中,享受權勢,繼承皇統,因為我們習慣以“你擁有什麼”,而不是以“你是什麼樣的人”來評斷他人。在我們的世界中,成功的典范就是比爾蓋茨。我們很少想到甘地式的成功。在某些亞洲及西方社會中,父母要求孩子們在學校取得成就所給的壓力,已經超過身心健康的承受度。孩子們要有好成績才能申請到長春藤名校,要有長春藤的學位才能獲得花旗銀行的高薪職位。凡此種種,都是為了讓家族的光輝永垂不朽。有些父母對家庭的榮耀感特別強烈,如果要選擇讓孩子去拯救整個村莊,或是當大企業的執行長,他們會選擇後者。

想象你的兒子有個顯赫又賺錢的事業,但他洞悉了老死之後,突然辭職。他再也看不出一天工作十四小時、巴結老板、貪婪地並吞對手、破壞環境、壓榨童工、壓力不斷,只換得一年幾天休假的生活有什麼意義。他說要賣掉所有的股票,全數捐給孤兒院,然後去浪跡天涯。這時候你會怎麼做?祝福他並向朋友誇耀你的兒子終於醒悟了嗎?還是斥責他這是完全不負責任的行為,並且送他去看心理醫生?

只是對老與死的厭惡,並不足以讓太子離開王宮而踏入未知的世界;悉達多會采取這麼激烈的行動,是因為他實在無法合理地解釋所有已生和將出生的一切眾生之命運就是如此而已。如果所有生者都必須衰朽死亡,那麼花園中的孔雀、珍寶、華蓋、薰香、音樂、放拖鞋的金質拖盤、進口的琉璃水瓶、他與耶輸陀羅和羅候羅的感情、家庭、國家,都變得毫無意義。這一切的目的到底是什麼?為什麼一個心智正常的人,會對明知終將消散或不得不舍棄的東西而流血流淚?宮殿內造的幸福,又怎麼能讓他繼續沉湎下去?

我們也許會想知道悉達多能去什麼地方?王宮內外並沒有任何地方可以逃避死亡。即使耗盡王室的財富,也不能為他延續生命一分一秒。他是在追求長生不老嗎?我們都知道那是枉然的。我們對希臘神話中的永生神祗、盛滿不死甘露的聖杯(Holy Grail)和龐塞德萊昂(Ponce de Leon)帶領將士尋找青春之泉徒勞無功的故事都覺得十分滑稽。我們對秦始皇派遣童男童女,赴東海尋找青春不死仙丹的傳說也會置之一笑。我們也許以為悉達多也是在追求同樣的東西。的確,悉達多是帶著某種天真的想法離開王宮的,雖然他不能讓他的妻兒長生不老,但是他的探索卻沒有白費。
 
花籃
分享
_________________
夢幻泡影
6 樓 | 返回頂端
閱讀會員資料 發送站內短信 主題 User photo gallery 禮物  
四維
(只看此人)



文章 時間: 2011-7-19 17:03 引用回復
佛陀的發現

完全不憑借任何科學工具,悉達多太子以吉祥草為墊,坐在一棵菩提樹下,探索人類的本性。經過了長時間的思惟,他終於了悟到一切萬有,包括我們的血肉、我們所有的情緒和我們所有的覺受,都是兩個以上的元素組合而成。當兩種或多種元素和合在一起,新的現象就會產生:釘子和木頭產生了桌子;水和葉子產生了茶;而恐懼、虔誠和救世主,就產生了神。這些最終的產物,並沒有獨立於其各別元素的存在。相信它真實獨立存在,是最大的騙局。而在和合的同時,各個元素也起了變化。只因接觸和合,它們的性質也隨之改變了。

他了悟到不僅人類的經驗是如此,所有事物、整個世界、整個宇宙都是如此,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一切事物都會改變。一切萬有,沒有一樣是以獨立、恒常、純粹的狀態存在。你手上的書不是、原子不是,甚至神祗也不是。因此,任何存在於人心可達之物的事物,即使只是想象的,譬如一個四臂人,都需要依賴於其它東西的存在。因此悉達多發現,無常並不像一般人以為的就是意味著死亡,而是意味著變化。任何事物和另一個事物之間的位置或關系轉變了,即使是非常細微的變動,都要依循無常的法則。

透過這些了悟,悉達多終於找到了一個方法解除死亡的痛苦。他接受了變化是不可避免的,而死亡中人是這個循環的一部分。而且他更進一步地體認到沒有全能的力量能夠扭轉死亡之路,因此也就不會困在期待之中。如果沒有盲目的期待,就不會有失望。如果能了解一切都是無常,就不會攀緣執著;如果不攀緣執著,就不會患得患失,也才能真正完完全全地活著。

悉達多從恒常的幻象中覺醒,因此我們稱他為佛陀、覺者。在二千五百年後的今天,我們了解他的發現與教法是無價之寶,不論是學者或是文盲,富人或是窮人,從阿育王到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從忽必烈到甘地,從嘉瓦喇嘛乃至野獸男孩樂軒(Beastie Boys),無數的眾生受其啟發。可是在另一方面,如果悉達多今天再出現的話,可能會滿失望的,因為他的大部分發現都乏人問津。這並不代表現代科學厲害到足以否定他的發現,到現在還是沒有人可以長生不老,每個人終究會死,而且每天大概有二十五萬人死亡。我們親近的人不是已經死亡,就是將會死亡。然而當親人死去的時候,我們還是會震驚和悲傷;我們還是繼續尋找青春之泉,或是長壽的秘方。頻訪健康食品店,家裡一罐罐的二甲氨基乙醇和維他命A、強力瑜珈課、韓國高麗參、整形手術、海洋拉娜乳液…..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內心和秦始皇一樣渴望長生不老的明證。

悉達多太子不再需要或渴求長生不老藥了。由於了悟到一切事物皆是和合而成,解構無止境,而且一切萬有的各個成分,沒有一項是以獨立、恒常與純粹的狀態存在的,他因此獲得解脫。一切和合之物(現在我們知道這是指一切事物)與其無常的本質是合而為一、不可分割的,如同水和冰塊一樣。將冰塊放在飲料當中時,我們同時兼得兩者。同樣的,當悉達多看到一個人走過,即使他很健康,悉達多所看到的是此人的生與滅同時發生。你也許會認為這樣的人生觀不太有趣,但在生命的旅程中能夠同時看到一體的兩面,可以是非常奇妙,而且可能會有很大的滿足感。這不像在期待與失望的雲霄飛車忽上忽下。如此地看待事情,期待與失望會在我們周遭消融,你對現象的覺受會轉化,而且變得比較清晰。你很容易看出人們為什麼會被困在雲霄車當中,而自然對他們生起慈悲心。你生起慈悲心的原因之一,是由於無常縱然如此明顯,人們卻視而不見。
 
花籃
分享
_________________
夢幻泡影
7 樓 | 返回頂端
閱讀會員資料 發送站內短信 主題 User photo gallery 禮物  
四維
(只看此人)



文章 時間: 2011-7-19 17:03 引用回復
“在目前是”

本質上,和合的行動是被時間所限的----它有開始、中間和結束。這本書以前不存在,現在好像存在,最終它會消散。同樣的,昨天存在的自我----就是你和今天存在的自我已經不同。你不好的心情已經變好,你也許學會一些東西,你有了新的記憶,你膝蓋上的擦傷愈合了一點。我們這種看起來似乎連續的存在,是一連串受限於時間的開始與結束。即使是創世紀這個行動也需要時間:存在之前的時間、形成存在的時間以及創世紀這個動作結束的時間。

一般而言,那些相信有全能造物主的人,都不分析他們的時間概念,因為大家都假設造物主是獨立於時間之外的。如果將一切歸功於全能而無所不在的造物主,我們就必須把時間的因素考慮進去。要麼這個世界一直都存在著(那就沒有必要創世紀了),不然就是在創世紀這前有一段時間不存在,而創世紀需要有相續的時間。因此既然創世主(我們就說是上帝好了)也遵循時間的定律,那麼他也一定會改變,即使它唯一曾做的改變是創造這個世界也沒有關系。一個無所不在而永恒的上帝不能改變,所以最好有個無常的上帝能回應禱告並且改變天氣。但只要上帝的行為是由一連串的開始和結束和合而成,他就是無常的,換句話說,也就是不確定與不可靠的。

也許有人會認為,假如地球上的人全都死光了,上帝還是會繼續存在。便這是建立在目前這個時間點上所做的假設。也就表示現在有個“假設者”。悉達多會同意,只要有“假設者”,就會有上帝存在;但如果沒有假設者,就不會有上帝存在。如果沒有紙,就不會有書。如果沒有水,就不會有冰。如果沒有開始,就不會有結束。一件事物的存在,極需依賴其它事物的存在,因此沒有什麼是真正獨立的。由於事物與事物的相互依存性。如果某一成分(例如一雙桌腳)有一點點的轉變,整體的完整性就會改變而不穩定。盡管我們以為可以控制變化,但事實上大多是不可能的,因為無法察覺的影響因素太多了。也因為這種相互依存性,一切事物不可避免地會從目前或原始狀態中解體。每個變化都蘊藏著死亡的因素。今日就是昨日之死。

大部分的人都接受一切生者終將死亡。然而,我們對“一切”與“死亡”的定義或許不太一樣。對悉達多來說,生指的是一切萬有,不僅僅是花朵、蘑菇、人類,而是一切生成或和合的事物。而死亡指的是任何的解體或是解構。悉達多並沒有研究經費或是研究助理,只有炎熱的印度塵土,和幾支路過的水牛為他見證。就這樣,他深刻地了悟了無常的真相。他的了悟並不如發現一顆新星般地驚人,也不是用做道德判斷、發起社會運動或創立宗教,更不是一種預言。無常純粹是一個簡單實在的事實。不太可能有一天,某個突發的和合事物會突然變得恒常,更難想象我們能證明這樣的事。但是在今天,我們不是將佛陀奉為神明,就是想用科技證明自己比佛陀更高明。
 
花籃
分享
_________________
夢幻泡影
8 樓 | 返回頂端
閱讀會員資料 發送站內短信 主題 User photo gallery 禮物  
四維
(只看此人)



文章 時間: 2011-7-19 17:04 引用回復
然而我們仍然忽略它

在悉達多踏出宮門後的兩千五百三十八年,數以百萬計的人正興高采烈地准備慶祝與迎接新的一年開始,有些人正在祈禱贊頌神明,有些人則是趁著商品打折大肆采購時,海嘯大災難震撼了全世界。就算最冷漠的人也震驚不已。當新聞報導出現在電視的時候,許多人希望奧森威爾斯會突然出現插播,告訴我們這一切都是假的,或者希望蜘蛛人可以弭平災難,解救眾生。

看到海嘯的受難者被沖上岸邊,相信悉達多太子也會心碎。但看到我們對這種事情的發生如此震驚,他可能會更為心碎,因為這證明了我們一再地否認無常。這個地球是由多類岩醬所形成。每一個地塊,不管是澳洲、台灣或是美洲,就象草上的露珠一般,隨時會墜落。但是人們從來沒有停止過興建摩天大樓和隧道。我們為了免洗筷子和垃圾信件,貪婪地砍伐森林,只會更加速這無常的反應。人們看到任何現象出現終結的征兆時,應該不會感到意外,但我們卻很難去接受。很多中國人都相信長城會永遠聳立,就象印度人相信泰姬瑪哈陵(Taj Mahal)會永垂不朽,美國人相信自由女神像會永遠長存一般。

然而,即使經過海嘯這麼具摧毀性的警示,死亡與毀壞很快會被埋藏與遺忘。豪華的度假村很快就會聳立在受難者家屬前來認屍的地點。世人依舊會沉迷於組合與造作各種現實,以求取永恒的快樂。渴望“從此快樂地生活”,只不過是冀求恒常的偽裝。造作這些亙古之愛,恒久快樂以及救贖這類的概念,只會得到更多無常的明證。我們的意圖(生)與結果(壞)是相互矛盾的。我們所求的是歷久不衰,但所作所為的卻正好引導我們走向衰毀。

佛陀教導我們,至少我們心中要保持著無常的概念,不要故意去隱藏它。我們借著不斷地覺查和合的現象,便會了知因緣相依。認識因緣相依,我們就會認識無常。而當我們知道一切事物皆無常,才不會被種種假設、僵化的信條(不論宗教的或世俗的)、價值體系和盲目信仰所奴役。這樣的覺察力可以讓我們免於受限於個人的、政治的和感情的戲碼之中。我們還可以將這種覺查力導向大至想象之極,小至原子層次。
 
花籃
分享
_________________
夢幻泡影
9 樓 | 返回頂端
閱讀會員資料 發送站內短信 主題 User photo gallery 禮物  
四維
(只看此人)



文章 時間: 2011-7-19 17:04 引用回復
不穩定性

現在你讀這本書所處的地球,如果沒有先被隕石撞毀,也終將變得象火星一樣,沒有生命。也許是一座超級火山爆發,遮蔽了陽光,使地球上所有生物滅絕。在夜空中,我們浪漫地凝視的星星,許多其實早已消失,我們看到是幾百萬年前的星光。而在這個脆弱的地球表面,陸地持續地還在變化。我們現在所知道的美洲大陸,在三億年前還只是地質學家稱為原始盤古大陸的一部分而已。

但是我們不必等三億年才能看見這種變化。即使在短短的一生中,我們也親眼目睹了所胃的宏傳帝國象熱沙上的水痕,蒸散無蹤。印度曾有一位女皇住在英國,她的日不落旗飄蕩在世界各個角落。但現在落日卻映照在英國國旗上。我們深深認同的國家與種族也不斷在改變。象以前統治整個領土的毛利話和納瓦族戰士,如今住在局促的保留區,而移民反而被認為是原住民。中國人過去稱呼滿洲人為“他們”,現在他們卻變成“我們”。然而這種不斷的轉變,卻從未阻止人們為了建立強大的國家、疆域與社會而犧牲生命。幾個世紀以來,有多少血液是以政治制度之名而流?每一種制度都有是由無數不穩定的元素,如經濟、收成、個人野心、領導者的心臓血管健康狀況、欲望、愛和機運等組合而形成。傳奇的領導者也不是穩定的,就有人因為抽雪茄但不吸入,而導致身敗名裂。

這種復雜性與不穩定性在國際關系中有增無減,因為盟友與敵人的定義一直在改變。美國曾經盲目地強烈討伐一個叫“共產主義”的敵人。即使象切·瓦格拉(Che Guevara)那樣的人民英雄,只因為他屬於某個政黨,而且戴了有紅星的貝雷帽,就被譴責為恐怖分子。事實上,他跟我們把他所刻畫成的標准共產黨員形象,可能一點也不像。而短短的數十年之後,白宮就向世上最大的共產國家----中國示好,並且給她最惠國待遇,卻對於那些曾經讓美國借以號召戰爭的同樣事由,視若無睹。

在人際關系上,我們也同樣經歷到友誼的改變。過去曾和你分享內心秘密的好友,有可能成為最大的敵人,因為他可以拿那些親密的交情來對付你。布希總統、本拉登和海珊就在眾人面前鬧翻而無法收拾。過去他們三個曾是親密戰友,現在卻是最標准的死對頭,利用對彼此的熟稔進行血腥的聖戰,以成千上萬人的性命為代價,就為了執行各處信奉的“道德”版本。

由於我們對自己的道德原則感到自豪,而且常強加於別人身上,因此道德觀還是具有少許價值。然而,在整個人類歷史當中,道德的定義也隨著時代精神而一直在改變。美國度量政治正確性或不正確性的儀表起伏不定,令人迷惑。不管如何稱呼種族或文化群體,總是有人會被冒犯。游戲規劃一直在改變。

在古老的亞洲藝術作品中,常描繪女性裸胸行走,即使在近代,有些亞洲社會還是能接受女性不穿上衣。然而,由於電視與西方價值的和合現象,傳入了新的道德觀,突然間,不戴胸罩變成一種道德上的錯誤,如果女性不把胸部遮起來,會被認為粗鄙,甚至還會遭到逮捕。昔日思想開放的國家,現在正忙著接受種種新的道德觀,訂購胸罩,即使在最熱的雨季也要把自己包得密不透風。胸部並不是天生的壞東西,它也沒有改變過,改變的是道德觀。這種改變,把胸部變成一種罪惡的東西,以至於美國聯邦通訊傳播委員會罰了CBS電視台一千萬美金,只為珍娜傑克遜(Janet Jackson)的三秒露胸。
 
花籃
分享
_________________
夢幻泡影
10 樓 | 返回頂端
閱讀會員資料 發送站內短信 主題 User photo gallery 禮物  
 
回復主題     |##| -> |=|     論壇首頁 -> 菩提樹下 所有的時間均為 美國太平洋時間
1頁,共6 分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注:
  • 以上論壇所有發言僅代表發帖者個人觀點, 並不代表本站觀點或立場, 加西網對此不負任何責任。
  • 投資理財及買房賣房版面的帖子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責任請自負
  • 對二手買賣中的虛假信息,買賣中的糾紛等均與本站無關。
  • 不能在本論壇發表新主題
    不能在本論壇回復主題
    不能在本論壇編輯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論壇刪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論壇發表投票
    不能在這個論壇添加附件
    可以在這個論壇下載文件

    論壇轉跳: 

    四維, 四維, 四維, 四維, 四維, 四維, 四維, 四維, 四維, 四維
    潛力帖子 精華帖子 熱門帖子
    告誡女人們
    川普是紙老虎
    飯都快吃不起了
    日本旅行趕行程時,該坐上「快急」...
    新加坡600萬人口勝過馬來西亞3300萬...
    埃及空軍司令訪華
    動圖,顯示被川普瞅 & 和普京茶...
    真真大媽 ----雞和雞不一樣! 豬和...
    中國這次讓利太大
    西班牙東部介紹之 ----- 加泰羅尼...
    西班牙北部介紹之 ----- 巴斯克地區...
    西班牙北部介紹之 ----- 坎塔布裡...
    西班牙北部介紹之 ----- 阿斯圖裡亞...
    西班牙北部介紹之 ----- 加利西亞 G...
    溫哥華警方說菲律賓節日開車撞人群...
    5月2日換幣盛況
    維達大師,另類收藏,請您欣賞!
    清代福州台伏鈔票
    四川官錢局鈔票
    大漢四川軍政府軍用銀票
    今年新幣發行計劃
    要出一個新的一元
    古董金幣
    mint三月新幣(四月新幣從22樓起,五...
    1999 mule 25分
    2025 蛇年敲幣活動
    加拿大新總理馬克卡尼
    我在小紅書被罵窮得沒錢給孩子買衣服
    美國2025年AWQ(美國婦女25c)發行計劃
    韓國空難FDR黑匣子缺失最後四分鍾關...
    皮爾今天在溫哥華 - 藍色wave - 保...
    幾分鍾前,中國強硬反擊,征34+50,...
    曼谷高樓直接倒了
    我說我希望特朗普贏,老公氣得眼睛...
    知乎?加西網上為什麼有老男人喜歡...
    明明有能力統台,大陸為何遲遲不動手?
    貌似ndp稍占上風。。。。。
    今天是感恩節,跟大家道個別,以後...
    咱最後還是投了ndp
    生平第一次被偷車了
    中國會不會武統台灣
    突發:台灣隊戰勝中國隊奧運奪冠,...
    溫哥華房姐出事了
    有在看總統辯論的嗎?
    退休幾年後的感悟

    最新新聞 熱門新聞 熱評新聞
    廣東耗資10億豪宅將被強拆 引爆輿論
    瑞典提議歐盟加入CPTPP 創建全世界最大自由貿易區
    中國已發放稀土磁鐵出口許可證 大眾汽車供應商獲批
    回應美方關切 越南加強打擊假冒產品和數字盜版
    川普展開中東之旅 首戰簽下巨額大單
    想爭大位,誰在給薄瓜瓜下指導棋?
    阿富汗童養媳成為世界健美冠軍(圖
    墨女子競選市長被當街槍殺 近兩年已有約40人被殺
    庫爾德工人黨為何宣布解散?與土耳其多年恩怨化解?
    《華爾街日報》社論:特朗普敗了,這更像是投降
    220名"特朗普幣"持有者花1.48億美元 獲邀共進晚餐
    "好得超出我預期",中國外貿人熬過最難的一個月
    胡錫進:不能讓一些散布"美國贏了"的聲音帶了節奏
    美國前財長:顯然特朗普先退一步 雖然尷尬但有用
    揭露地方官員不法的律師,被當地警察闖賓館帶走
    中藥注射液,我們還要為此付出多少生命?
    美中互降關稅"國內壓力"是關鍵,智庫:艱難戰役在後頭
    "行人安全距離"造就一種精神黃泛區
    特朗普政府傳接受卡塔爾王室贈送的豪華波音客機
    61歲王寧赴日本換血 金龜子陪同 手術畫面曝光
    他曾一晚輸一億,如今放棄267億家產當和尚
    一生無妻無子,如今55歲姚剛獨居千萬豪宅
    迷倒鄧超,被張譯拋棄,任素汐現在怎樣了
    定檔5.18!預約破400萬的權謀大劇《藏海傳》央8播出,觀眾有福了
    無憂渡後新劇上桌,折腰未播先爆?宋祖兒紅衣封淚,穩坐95花頂流
    宋祖兒劉宇寧新劇《折腰》定檔!網友:與《藏海傳》對打的竟然是你
    53歲鄭秀文放飛自我,演唱會當眾掀起上衣...
    舞蹈老師晁琳去世,年僅38歲,老公透露死因...
    賈玲這個咖位的導演?女明星會有更年期?...
    告別完美大女主的孫儷、陷入演技困局的劉詩詩,哪個戳到你了
    耗了8年花3億 梅西隧道連工都沒動
    多選區重新計票 自由黨或拿171席
    李承鵬:寫在5.12的愛國帖(未刪節版)
    大溫最值得期待的豐富多樣新餐廳
    周一檢查周四手術 加國人國外就醫
    華爾街日報:美中意外大降關稅 全球經濟暫喘口氣
    您或許成為今年煙花匯演尊貴評委
    美中休戰!下個出口管制松綁項目浮出水面
    路透:中國完全取消稀土出口管制可能性不大
    新內閣將很精簡 超過一半是新面孔
    貿易談判北京沒跪?網友:美國征的還是比中國多
    貝森特:不脫鉤 但戰略品必需脫鉤 鋼鐵芯片鏈更去中國化
    德美聯手軍援升級 烏軍如虎添翼
    中美貿易戰休戰90天 股市應聲上漲
    掛了半年 西溫千萬豪宅再降300萬

    更多方式閱讀論壇:

    Android: 加西網
    [下載]

    Android: 溫哥華論壇
    [下載]

    PDA版本: 論壇

    加西網微信

    加西網微博


    Powered by phpBB 2.0.8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62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