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專家遇刺為拜登設下的難題
移民生活北美論壇 -> 溫哥華不眠夜

#1: 作者: 逍遙時間: 2020-11-30 01:55

重返《伊朗核協議》是拜登重回多邊主義合作、重建美國國際地位、重建美歐關系,以至重拾奧巴馬外交遺產的核心外交政策。在伊朗強硬派來年料將上台之際,加上特朗普2018年以來的極限施壓制裁,這條路本來已經不好走,然而,11月27日在德黑蘭郊區的爆炸與槍聲,使這個難題難上加難。

在德黑蘭以東44公裡的阿布薩德(Absard),一向行蹤神秘的伊朗核計劃核心人物、核子工程師法克裡扎德(Mohsen Fakhrizadeh)在遭遇汽車爆炸後,於其坐駕內被數名槍手開槍擊傷,送院不治。

#2: 作者: 逍遙時間: 2020-11-30 01:55

旨在破壞外交的恐怖主義

事件雖與本年初伊朗革命衛隊“聖城軍”指揮官蘇萊曼尼(Qasem Soleimani)被美方刺殺的案情相似,然而蘇萊曼尼至少可被勉強當作在戰場上對對方有威脅。相較之下,法克裡扎德作為政府任用的科學家而遭伏擊刺殺,卻是明顯的恐怖主義行為:一來是阿布薩德的工作本身不會構成威脅到他國安全(其政府的決定當然是另一回事),二是其主理傳聞中的核武計劃早在2003年結束,至今正因美國制裁而逐步違反核協議的伊朗也未有重新發展核武。

#3: 作者: 逍遙時間: 2020-11-30 01:56

雖然法克裡扎德是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2015年對伊核計劃“最終評估”中唯一有點名的伊朗科學家,可是外界普遍認為法克裡扎德之死並不會影響伊朗的核發展,亦不會影響他據報有份參與的導彈計劃。智庫“歐洲外交關系委員會”(ECFR)的一名高級政策研究員就指出,刺殺的目標並不是要阻礙核計劃,而是要破壞外交。

刺殺事件發生當晚,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大樓外就有示威者不顧疫情宵禁令聚集,高呼反對對美談判的口號,並要求當局趕走聯合國的核監察人員作報復。

#4: 作者: 逍遙時間: 2020-11-30 01:57

以色列手影昭然若揭

雖然沒有人為刺殺承認責任,不過行凶主腦身份昭然若揭,即以色列特工組織摩薩德(Mossad)。伊朗外長扎裡夫(Mohammed Javad Zarif)在刺殺當日已在Twitter上指有“嚴重跡象”顯示出以色列的角色。不過,以色列當局就未有為此作出回應。

其實早在2010年至2012年,摩薩德早已被指有份殺害4位伊朗核子科學家,後者亦有以美兩國記者在2012年出書陳述事件。到2013年伊朗核談判展開之時,據報出於奧巴馬對以色列施壓,刺殺行動才見止息。

#5: 作者: 逍遙時間: 2020-11-30 01:58

法克裡扎德本人亦早在國際社會的雷達上出現。他在2007年開始就被聯合國以威脅導致核擴散為由實施制裁;IAEA在一項2011年的報告中也點名指出他是1989年至2003年伊朗核武計劃“阿馬德工程(Project Amad)的“執行官員”;據美國消息由法克裡扎德於2011年成立、涉嫌與核武技術有關的國防創新與研究組織(SPND)也在2014年被美國納入制裁之中。

到2018年以色列聲稱獲得文件指證伊朗繼續尋求發展核武之時,以國總理內塔尼亞胡(Netanyahu)更曾親身在一場發布會上首次公開法克裡扎德的照片,叫人記住“法克裡扎德”這個名字;以色列前總理奧爾默特(Ehud Olmert)同年也曾聲言法克裡扎德不知道“我對他認識有多深”,更稱“如果我在行頭上碰到他,我很可能會認得出他”。

由此可見,法克裡扎德很有可能早就成為摩薩德的刺殺目標之一。

#6: 作者: 逍遙時間: 2020-11-30 01:59

特朗普政府的角色

事有“湊巧”,本月中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到訪完以色列後,盛傳在11月22日於沙特阿拉伯紅海沿岸城市“新未來”(Neom)與內塔尼亞胡、摩薩德局長科恩(Yossi Cohen),以及沙特王儲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Salman)見面。雖然沙特當局否定相關報道,而內塔尼亞胡也未有正面回應,不過在以色列教育部長公開承認會面存在的背景下,我們已可假設會面確有發生。

#7: 作者: 逍遙時間: 2020-11-30 01:59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消息,相關會面主要目的是以方想確認穆罕默德對雙邊關系正常化之意,可是後者出於拜登當選的變局,決定靜觀其變,或以此舉作為與新白宮改善關系的籌碼。

不過,刺殺法克裡扎德之舉,摩薩德若未得美國首肯,卻絕不敢妄為。而蓬佩奧訪以時間的“湊合”,加上他訪問期間明言對付伊朗的所有選擇都“還在桌上”,余下任期不足兩個月的特朗普政府似乎對刺殺事件也有一定責任。

#8: 作者: 逍遙時間: 2020-11-30 02:00

為何事件會在此時發生?

對於特朗普當局而言,這很可能是為了阻礙拜登的對伊外交政策。早在11月12日,特朗普據報已曾詢問攻擊伊朗核設施的可行性,最終因行動可能造成大型軍事沖突而放棄。此次疑容許以色列刺殺深得伊朗最高領導層信任的核計劃要員,可算是圖達至同一目的的弱化手段。

如果伊朗即時為此作出強硬報復行動,與周邊國家打起小戰爭來,傳統上親近以色列和沙特的美國,在拜登上台後,也無法以政治上可行的方式積極重返伊朗核協議。如果伊朗不作出強硬報復,其國內強硬派仇美呼聲更高,也將加大美國重回核協議的難度。無論結果如何,這也有利特朗普當局與以色列(甚至沙特)。

#9: 作者: 逍遙時間: 2020-11-30 02:01

雖然伊朗方面一如既往有大談報復的言論,可是從其官員言行看來,此報復即使發生,其規模也只會是像年初報復蘇萊曼尼之死的行動般,未有造成對方人員死亡的形式動作。

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Ayatollah Ali Khamenei)的軍事顧問兼前國防部長德甘(Hossein Dehghan)雖然將揚會以“閃電之勢降臨於這個受屈烈士的凶手之上”,卻點明以色列方面是想藉特朗普“最後的日子”去一博伊朗開戰。對此,他就說:“黑夜很長,我們醒著”——似乎暗示伊朗不會馬上作出強硬回應。而素有與以方交手的黎巴嫩真主黨也表明“對這宗罪行的回應在伊朗之手”。

即使伊朗沒有落入以色列布置的“陷阱”而導致局勢一發不可收拾,要如何收拾這個爛攤子也確實考起拜登團隊——如何在伊朗再加受到不公對待、美國政治上又難以作出“補償”之時,說服對方(特別是料將上台的強硬派)放棄違反核協議,與美國“和好如初”?




移民生活北美論壇 -> 溫哥華不眠夜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時間均為 美國太平洋時間

1頁,共1

Powered by phpBB 2.0.8
Content received from: 加西網 (溫哥華門戶網), https://www.west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