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这三家公司悲情时刻 浓缩旅业一年 | 温哥华财税中心


这三家公司悲情时刻 浓缩旅业一年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这三家公司的悲情时刻,浓缩了旅游业过去一年

  

  栏目 | 文旅商业评论


  领域 | 旅游

  2021年的最后一个月,中国旅游还是没什么好消息。

  秋冬以来,国内疫情防控一直压力重重,多个地区再次发出“就地过年”倡议——尽管12月18日卫健委专家发声“全国不能一刀切”、给予了归乡人几分宽慰,但旅游业者对这次的春节生意也有了预判。

  可以参考的是,今年1月“就地过年”期间,国内春节旅游人次只恢复至疫情前的75.3%,前不如去年十一、后不及今年清明,在前后一年间的节令假日里属于一个小低谷。

  事实上,从今年7月台风与疫情的无缝衔接开始,中国旅游市场就开始“反复去世”模式: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省市自治区在2021年一共宣布了38次跨省游暂停,基本都发生在下半年;而年底出现的奥密克戎,也让关于出境游重启的猜测再次冷场。

  雪上加霜的是,旅游和疫情还有了被绑定的刻板印象:7-10月间,媒体报道中频频出现“南京禄口机场疫情”和“旅行团疫情”,这两个词截止12月23日还能在百度搜出4400万和2200万个结果。

  与很多行业一样,旅游业在2021年也深陷焦灼,始终面对着一个预期不明确的市场,而这也催生了很多意味深长、或将永远改变这个行业的故事。在此笔者节选了众信、亚朵、小红书三家公司的某个横截面,希望以此洞察这个靠天吃饭的产业正在遭遇什么,又将迎来什么。


  上帝正在掷骰子,但可能谁也没有准备好。

  众信自救:旅行社龙头坐困愁城

  疫情爆发以来,中国旅行社行业几乎便陷入“噩梦之旅”。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旅行社的营收结构中,47%的收入来自于出入境游——疫情则直接摧毁了这笔进账。另外,由于出境游商业价值远高于国内游,大旅行社几乎都重仓出境游,所以陡然爆发的疫情、以及“出境很快就会重开”预期的破灭,让这些头部旅行社坐困愁城。

  2020至2021年,一系列知名公司或交出了惨淡的业绩,或直接破产倒闭:百程旅行网、途牛、众信旅游、凯撒旅业、和平国旅、南湖国旅、山东嘉华文化...其中,疫情前约九成营收源于出境游业务的众信,就是典型案例。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1年前三季度,众信净亏损2.05亿元,相当于亏掉了疫情之前三年(2017到2019年)净利润总和的64%,疫情对这家公司利润的吞噬可谓触目惊心。

  尽管身为“A股第一家上市的民营旅行社”,尽管众信已经在业内做到了一览众山小,此刻却也不得不借助外力才能自救:从2020年9月到2021年12月,众信两次出让股份、接受阿里“江湖救急”式的投资——而代价是其前后出让股份的价格缩水了47%。

  转型国内旅游,对这些龙头旅行社来说是个出路吗?也许很难。旅行社接待国内游客人次占国内旅游总人次的比例,已经从2012年的5.51%下降至2019年的3.08%。疫情前,旅行社业务就正在被自由行挤出市场。

  而疫情后的旅游消费,则呈现出偏向周边、户外和私密的特征:有数据显示,2021年携程平台上,传统节假日的本地酒店订单占比超过了五成,租车自驾的订单同比增长80%。在这种趋势下,旅行社能分到的蛋糕很有限。

  2021上半年国内旅游复苏显着,但很多旅行社自觉与这份热闹无关,根源即在于此。

  对这批旅行社来说,目前最好的选择也许就是一边“找钱”一边“省钱”、全力以赴活下去,撑到出境游重开。这种预判同样有数据支持:我国旅行社组织出境游客人次占出境游客总人次比例,从 2012年的34.02%一路提升至2019年的40.57%,与国内游市场的趋势刚好相反。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中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当前评论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