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Uber CEO 卡蘭尼克:我還會回來 | 溫哥華財稅中心


[優步] Uber CEO 卡蘭尼克:我還會回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北京時間6月22日,在芝加哥市中心的一家酒店包間內,特拉維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度過了他作為Uber CEO的最後幾個小時。

  卡蘭尼克原本是去芝加哥為Uber面試高管候選人,但是卻遇到了意外來訪的投資者。Uber 大股東之一、硅谷風投公司Benchmark的兩位合伙人馬特·科勒和彼得·芬頓飛赴芝加哥,把一封由五家大股東簽署的聯名信當面交給了卡蘭尼克。Uber大股東在信中對卡蘭尼克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包括在周二結束前辭職。

  就在周二臨近結束時,在經過了幾個小時的爭論和爭吵後,卡蘭尼克同意辭去Uber CEO一職。


  今年2月,Uber前工程師蘇珊·福勒公開發表博文,詳細介紹了她在Uber遭遇的性騷擾歷史。這讓Uber一下陷入危機,其它投訴和調查也一擁而入。

  然而性騷擾事件很可能只是一個契機,背後的根本原因並不是那麼簡單。

  “性騷擾”是一把獵槍

  

  圍繞Uber 的丑聞一直不絕於耳,但盡管如此,Uber在全球各個市場依然高歌猛進,市場占有率依然在提升。


  2月份Uber前工程師蘇珊·福勒爆出她在Uber遭遇的性騷擾,隨後,Uber的更多丑聞被扒了出來:3月1日,彭博社放出了卡蘭尼克與專車司機口角並爆粗口的視頻;6月,一篇報道中聲稱卡蘭尼克曾在員工內部郵件中公開談論性行為。緊接著,卡蘭尼克前女友加比·霍爾茨瓦又向《赫芬頓郵報》爆料了Uber高管集體去KTV召喚陪酒女郎的事件。最後卡蘭尼克在投資人的壓力下被迫辭職,成為了被“性騷擾”事件發酵下的犧牲品。

  最蹊蹺的是,在卡蘭尼克辭職後,關於Uber的丑聞好像就立馬平息了,好像那個媒體眼中的那個有倫理問題的Uber就立馬成了道德模范。當然我們並沒有陰謀論的意思,但媒體的確成功把火燒到卡蘭尼克本人。

  值得指出的,卡蘭尼克並不是“性騷擾”事件的第一個犧牲品,卡蘭尼克也用“性別歧視”這把獵槍幹掉Uber的一位董事。


  來自TPG資本的大衛·邦德曼(David Bonderman)在董事會議上與卡蘭尼克沖突不斷,因為他感覺卡蘭尼克拖慢了自己為Uber尋找關鍵高管的步伐,包括COO、CFO。

  

  TPG資本的大衛·邦德曼(David Bonderman)

  而卡蘭尼克迫於投資人壓力在北京時間6月14日宣布休假後,隨即打電話要求邦德曼為其在Uber員工大會上發表性別歧視言論退出董事會。卡蘭尼克向自己的盟友打去了電話,並發了一通短信、郵件,目的是向邦德曼施壓,要求他退出Uber董事會。

  幾個小時後,邦德曼宣布辭去Uber董事。這次卡蘭尼克扳回一局,但不知道他是否意識到危險的臨近。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