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Lipont Place力邦艺术港:活动场地租赁,拍摄场地租赁!

[电影] 影评:经典电影《东方西方》观后感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电影《东方西方》观后感

  文/桑宜川


  昨日下午文友小莉姊妹召集家庭电影聚会,又承蒙陈洛兄慨然提供贵府后厅作为场地,我遂相约天仁兄一道联袂前往。甫抵不久,文友们相继来到,旧雨新知,济济一堂,好不热闹。这次播放的是一部欧美五国合拍的外语故事片,片名是法文EST OUEST,英文版译为East/West,中文的意思是《东方西方》,并配有中文字幕,便不难理解剧情内容。

  这是我错过了的一部经典剧情片,当年忙于生计,无暇欣赏,如今补课,犹为未晚。这部拍摄于1999年的影片曾获2000年金球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剧情中的故事发生在1946年,满目疮痍的欧洲土地尚未从战争阴霾下复原,斯大林宣布赦免十月革命后逃亡海外的俄国知识分子归国,因此,艾利克斯Aleksei(欧列格·米契柯夫 Oleg Menshikov 饰)便带着法国妻子玛丽(桑德里娜·伯奈尔 Sandrine Bonnaire 饰)和儿子回到了故国的怀抱。

  

  哪知这是一场斯大林蓄意策划的骗局。影片一开始便是令人惊愕的画面,在夜幕中从船上俯瞰倒退的海水,一望无垠,令人眩晕而又胆寒。男主角艾利克斯的家庭背景并没有交代,只知道他是一位法籍俄裔医生,会讲俄语和法语,妻子是法国人,儿子尚幼。当时谁都不知道回国后会有怎样的境遇,但他们出于对祖国的向往还是回来了。可是整整一船人到了岸就知道回来错了,大部分人被当作间谍立即就地处决,或投入集中营。艾利克斯一家的法国护照也被克格勃当面撕毁。回国前,艾利克斯曾对妻子乐意与他一起回归故国非常感激,告别宴会上还特意演奏了一首优美的钢琴曲,温情醉人,声声入耳。不过影片结尾再听到那首曲子已经物事人非了。此处的剧情里展现了下船的归侨,被克格勃分成两路,年长的走向一边,随后枪决。其中有一位老学者模样的耆英长者,下船后跪在码头的土地上,俯身亲吻故国的黑土地,转瞬之间,走向另一边的孙子因不愿分开,跑向爷爷,即被当场枪毙,观之触目惊心。斯大林迫害俄国知识分子的残酷性,由此在剧中埋下了埋笔。

  这让我想起了上世纪中叶,当时侨居在海外的中国知识分子,也有成千上万怀抱人文理想,回归祖国,孰料他们的人生随后发生了急剧的变迁,在历次政治运动中被整肃,大多命运不济,其中不少人不堪羞辱,以死明志,有如着名文学翻译家傅雷们;或逃往海外,有如原中央音乐学院院长马思聪们。最后这个群体在“文革”中在劫难逃,几乎无一人幸免,倍受磨难。还记得五十年代初,在海峡对岸的胡适知道了留在大陆的同辈挚友们,短短几年中,当年刚直不阿的士者风骨已不存,自我作贱,尊严扫地,大师远去,不禁让他几天仰天长叹,以泪洗面。那是一段不堪回首,太过于伤感的悲情故事,惟愿今后的历史不要再重演。



  随着剧情的演绎,铁幕时代斯大林迫害知识分子的场景得以再现,艾利克斯一家受到了严酷的调查。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艾利克斯为了家庭,主张委曲求全,为政府粉饰太平,还入了党。妻子玛丽则不堪忍受,想要踏上逃亡之路,返回法国。他们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夫妻逐渐反目。玛丽因自己的法国人身份,受到怀疑,最后被抓进集中营。岁月流逝,六年之后玛丽回到了艾利克斯的身旁,然而,那个曾经灵动睿智,活泼可爱的女人早已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有伤痕累累的躯体,及脆弱抑郁的内心。为了挽救这个家,几年以后,艾利克斯设计了一个大胆的逃跑计划,并遇到贵人相助,曾与玛丽有一面之缘的法国女演员通过外交途径,带来了她们母子所需的护照。原来十年以来,他一直在悄悄地联系法国女演员,秘密筹划送妻子返回法国。但鉴于艾利克斯的苏联公民身份,法国政府不敢给他提供护照。不

  


  久,机会终于来了,已经成为医院院长的艾利克斯被允许带家小去保加利亚旅行,他忍辱负重10年就为了出走的这一天。

  此时,克格勃已怀疑上他们,使他们向往自由的梦想瞬间即逝,又变得遥不可及。但在法国女演员的冒死帮助下,玛丽与儿子终于夺路,跑进保加利亚的法国大使馆,从此获得了自由。但一个家庭就此生离死别,纵然一墙之隔,而这已是他们所能期待的最好结局,正应了中国老话:“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我不由得感叹,柏林墙被掀倒之后的德国,戈尔巴乔夫之后的俄罗斯,勇于反思,正视现实,以史为鉴,参与拍摄这样的重大历史题材电影,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善举,将会永存人类社会文明史册,至于是否是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已经毫不重要。

  回望历史,影片中的前苏联国情与上世纪50年代初的中国颇有相似,彼时苏联曾是中国一边倒的学习榜样。影片从西方的视角来定义“自由”的概念,通过一家归侨人的悲情故事来诠释共产主义和自由世界的不同价值观。行笔于此,我不由得想起了车尔仁尼琴的代表作《古拉格群岛》,其中寓意的斯大林时代的恐怖统治,流放与迫害了数不清的俄罗斯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几百万“右派”长达二十多年的苦难人生,以及株连到的逾千万家庭成员,影响至深,过去几十年都抬不起头来,有殊途同归的境遇,发人深思,以史为鉴,不再重演。


  

  这部影片也使我自然联想到《惊惧黑书》和《窃听风暴》这两部2006年获得佳评的欧洲电影,虽然时代背景各有不同,但所表现的内容具有很多相似点,异曲同工。当下欧洲社会对二战带来的苦难,对东欧社会主义时期专制统治,在影像上的表现总是显得很有张力,也很客观,有反思也有讽刺。《东方西方》一片讲述了斯大林暴政后期,一家法国侨民回归祖国后发现失去了自由的苦闷,渴望重新寻找自由之路的故事,法国导演致力表现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差异,相应忽略了塑造人物的丰满度,几段感情戏略显拖沓。在当时的铁幕统治下,一个法国女演员纵然长袖善舞,是否能真正对抗苏联克格勃的魔爪,从而冒死拯救一个素昧平生的女人逃出苦海?当然,剧情的演绎本是虚构的,体现了导演的道义担当与艺术理念。作为对前苏联历史的了解,本片不失为一部功力深厚的电影。



  这部影片的寓意在于,人类社会对自由的向往,从古到今,直到将来,都是守恒的定律,这是一个普世价值观。虽然影片中的四个逃亡者如同候鸟,最后又都从东方飞到了西方,不过艾利克斯一家最初是抱着美好的人生信念从西方回到东方,要去参与建设自己的祖国,但是祖国却没能用一种海纳百川的方式迎接远方游子的回归,代之以残暴的整肃,才造成了这个非典型成功的典型逃亡故事。

  影片中还有一个重要角色萨沙(Sasha),是一位游泳选手。他在玛丽的帮助下,成为了游泳健将。两人日久生情。最后他决定报恩,帮助玛丽,把她渴望返回法国,寻求自由的信息传出去,于是铤而走险,买通土耳其船长,坐船偷渡出国。他按照约定,在夜晚的波涛中需要游出十英里,以期与在公海上接应他的船长会合,我分明看到他已体力不支,被淹没在汹涌的海水中。其实,萨沙并没有淹死,玛丽入狱前,从老羞成怒的克格勃那里欣慰地看到了萨沙和她家人在一起的合影照片,说明他已平安到达了法国,并找到了那位热心肠的女演员,后来去了加拿大避难,奔向了自由。这是一个充满了人性美和悲情色彩的历史童话。我猜测,没准儿如今他就寓居在温哥华,已是耄耋老人;没准儿在金色的秋天,满地落英的枫树林里,过去的某一天我曾与他擦肩而过。

  

  2017年11月29日星期三晚作于加拿大温哥华枫树谷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已经有 10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注:
  • 加西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或许可,严禁转载或摘录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当前评论

    当前评论
    评论1 游客 [取.者.亡.礼] 2017-12-13 14:35
    加西网上的两个傻缺-东邪西毒和谈笑风声的长者就应该在前苏联和中共灭绝人性的强权下被日死!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加西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